一、
老子何為其人?
曆史上對于老子這個人物到底是誰?一直争論不休,有人說是李耳,也有人說是老聃,老萊子。
司馬遷在《史記 ·老莊申韓列傳》裡面是這麼說的:
“老子者,楚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也,姓李氏,名耳,字聃,周守藏室之史也。……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隐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老子之子名宗,宗為魏将,封于段幹。宗子注,注子宮,宮玄孫假,假仕于漢孝文帝。而假之子解為膠西王昂太傅,因家于齊焉。”
就是說,曆史上确實有這麼一個人,名叫李耳,是楚國的苦縣厲鄉曲仁裡人,他的兒子名叫李宗,在魏國當将領,李宗的兒子是李注,李注的兒子是李宮,李宮的玄孫叫李假,李假在漢孝文帝身邊做官,李假的兒子李解是膠西王卯的太傅。
司馬遷對李耳一族發展的脈絡寫得很清楚,說明他當時肯定查了很多資料,李耳這個人的情況應該是比較可靠的。
但是他在《史記 ·老莊申韓列傳》的後面又寫道:
“老子修道德,其學以自隐無名為務。居周久之,見周之衰,乃遂去。至關,關令尹喜曰:“子将隐矣,強為我著書。”于是老子乃著書上下篇,言道德之意五千餘言而去,莫知其所終。或曰:老萊子亦楚人也,著書十五篇,言道家之用,與孔子同時雲。蓋老子百有六十餘歲,或言二百餘歲,以其修道而養壽也。”
司馬遷又說了這個老子好像活了兩百多歲,又有人說是活了六百多歲,但是世人也說不清楚這個人到底是什麼情況。這就奇怪了,司馬遷難道寫的是神話嗎?如果說,孔子拜訪過的老子确實很長壽,那活了幾百年也有可能。
隻是曆史過去太久了,現在我們也說不清楚,不過呢,馮友蘭先生在他《《老子》及道家中之《老》學》一文中是這樣理解老子的身世的,
“《老子》一書,相傳為系較孔子為年長之勞聃所作。其書之成,在孔子以前。今以為《老子》系戰國時人所做。”
也就是說,孔子所見的老子和寫《老子》一書的李耳是兩個人,老子本來就是隐君子,所以世人對他的認識甚少,李耳很有可能是老子的弟子,或者是後來的傳人,他自己本身也是個不好功名之人,所以他用了老子的名來著他的書,這樣既流傳了他的學說,也表示了他自己的低調。
或許呢,當時司馬遷寫《史記》的時候,隻找到了李耳這個人的資料,但再往前關于老子這個人的資料就很少,所以,他很可能是把兩個人混在一起了。于是,老子就成了傳說。
當然,馮友蘭先生這樣認為,也是有依據的。
為什麼呢?
有這麼三點,第一,在孔子之前,私人著書是沒有的,從曆史記載的角度來說,孔子是第一個人。第二,《論語》、《孟子》是問答體,這個時候的文體還不是很成熟,那麼《老子》不是問答體的形式,應該成書在兩者的後面。第三,《老子》一書,應該屬于“經”體,也就是說,應該是戰國時候的作品,那麼這樣一來,老子這個人的曆史就可以解釋清楚了。
《老子》應該是李耳的作品。
不過呢,這本書距離今天已經太久了,資料保存得不完整,具體什麼樣我們現在也說不清楚了,也有可能這本書不是一個人寫成的。因為我們現在看到的作品,應該是漢朝人後來整理過的版本,所以,很多問題也隻能是猜測。
但是,雖然有些問題搞不清楚,《老子》一書的精髓還是保留下來了,我們能夠理解其中的關鍵性問題,也就能夠理解書中内容的大概了。
二、
“道”和“德”的真正含義
《老子》這本書呢,我們通常也叫它《道德經》,最關鍵的兩個字呢,就是“道”和“德”。
那麼老子說的“道”是什麼意思呢?
在孔子的時候,他考慮到的就是人在社會中如何生存的問題,孟子也是如此,他提出了民為貴的思想,“民為貴,社稷次之,君為輕””。
但是,後人就不一樣了,随着社會的發展,每個人的思想也在發生變化,肯定也有很多人在思考超出這個社會之外的問題。比如,人是怎麼來的,我們生存的環境是什麼樣的等等,那麼《老子》一書的作者他或許也在思索這樣的問題。
于是經過他的觀察,他就得出了“道”這個概念,他覺得萬事萬物的變化是有規律的,但是很多問題,他目前又說不清楚,他隻能用“道”這個詞來概括。
“道”就是他所認為的萬物之所以生長凋謝的總原理,這種狀态是自發的,自然的,而不是人為能夠控制的。
“有物混成,先天地生。寂兮寥兮,獨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可以為天地母。吾不知其名,字之曰道,強為之名曰大。”
就比如說,一顆種子播撒到土地,他能自己長出來,這個過程并不是人給予它的意志,而是自然界本身就有這種力量,所以“道”也體現了人對自然的一種敬畏之情。
接着呢,作者又提出了“德”的概念,那麼“德”又是什麼呢?
“德”是物體之所以成為某一物體,或者具有某一特性的機理。
"孔德之容,唯道是從“
這又是什麼意思呢?
我們還以剛才的種子舉例子,一顆種子種下去,最後長成了大樹,大家都開了花。但每一種樹開的花是不一樣的。
比如梨樹開梨花,桃樹開桃花。哪怕是同一棵樹開的花朵,它的每一朵也是不一樣的。俗話說,這世上,沒有兩片一模一樣的樹葉。因為它本身的特性就是不一樣的。
就好比人,同樣是男人和女人,但是每個人都有每個人的個性和特征,之所以會有這樣的差别,原因就在“德”。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勢成之。是以萬物莫不尊道而貴德。”
從“道”和“德”的概念上,我們能夠感受到古人對于世界和社會最初步的認知,盡管這種說法有它不完善的地方,但是它依舊給後人有了很多的啟發。
所以,有了“道”和“德”的觀念,再根據作者對世間萬物的觀察,他又有了更加具體的想法,理解了這幾點想法,那麼你就可以把握住“道德經”的内涵。
三、
“道德經”的三個重點
第一,世間萬物是在變化中的,這個變化就是“常”。
“道常無名。”
道它本身不是一種物質,沒有具體的形狀特性,但是它是事物發生變化的根本性原因,隻不過我們看不見,摸不着,正是因為它無時無刻不在發生作用,所以,古人用了一個字“常”來說明它的無常。
“知常曰明。”
如果你明白了這一個點,你就學會了變通,不會拘泥和固執。
世間萬物是在變化的,那麼人也是在變化的,人與人之間的關系也時刻在變化,因此古人認為自然萬物的變化規律也可以運用到人事中,道理是一樣的。
于是,作者又接着提出了一個觀點。
第二,當事物的變化到達一個極端的時候,它就會作出反向的運動。
“反者道之動。”
這一說法,跟黑格爾所提出的曆史進化的論點是相似的,事物有“正”、“反”、“合”三個階段,當某一事物發展到極點,它本身就有自發的能力,轉向它的背面。
所以說,“正”“反”“反”“正”它都在相互轉化。
理解了這一點,那麼“道德經”中的很多觀點就能夠讀懂了。
比如,
“禍兮福所倚,福兮禍所伏。”
看起來很危難的處境中可能蘊藏着機會,看起來很平淡的生活中可能也暗藏着危機,很多問題它遠遠不是你表面看到的那個樣子。
那麼,最後一點,我們就可以講講《老子》 中的辯證法了。
第三,事物的相對論法則。
老子說,
“天下皆知美之為美,斯惡已;皆知善之為善,斯不善已。”
美醜是一個相對的概念,這句話也可以有很多的理解。
就比如說,我們身邊的某一個人,她看起來非常漂亮,很多人喜歡她。但是她的品行其實很不好,所以很多人跟她接觸以後,反而不喜歡和她在一起相處了。那麼你說,這個人是美呢?還是不美呢?
善惡也是如此。
所謂的好人,也可能暗藏禍心。所謂的壞人,也可能有善良的一面。
似是似非,不可一言斷論。
這是《老子》一書中非常重要的一個觀點,他也有很多這樣的言論,比如,
"将欲歙之,必固張之;将欲弱之,必固強之;将欲廢之,必固興之;将欲取之,必固與之。"
一個人當他登峰造極的時候,可能也是他衰敗的開始。所以說,一個人才要保持一個良好的心态,富貴不能驕,貧賤不能移,以平和的心面對世事。
那麼,還有一個觀點,就是作者常常用水來比喻人事的處理,
“上善若水,水善利萬物而不争。居衆人之所惡,故幾于道矣。居善地,心善淵,予善信,正善治,事善能,動善時。夫唯不争,故無尤。”
要處下,也就是人要低調,要看起來柔和,要圓滑,不過,雖然你柔和,但在根本性的問題上你要堅定自己,這其實也是一種剛毅。
水恰好就代表了作者的處世觀點,如果仔細想一想的話,也是很有道理的。
那麼從“道”“德”的基本觀,到“反者道之動”的基本法則,以及人事的運用,《老子》都講清楚了。
這也是我的一些思考,希望對你有所幫助。
《老子》的文字看起來很高深,比較難理解,這大概跟作者本身是個隐君子也有關系吧,他本就不想把所有東西都講得太明白。不過呢,我們花點心思,還是能夠理解一二的。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