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優秀鄉村作家

優秀鄉村作家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0-17 06:19:52

上個世紀末因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一舉成名的作家劉亮程,今年已到60歲的耳順之年。最近,他出現在紀錄片《文學的日常》第二季中。鏡頭裡的他,不愧“農民作家”稱号 ,戴着草帽、扛着鋤頭,帶着朋友穿行于他在新疆昌吉州木壘縣英格堡鄉菜籽溝村裡建的木壘書院,隻見他走兩步就蹲下來揪一根可以生嚼的苜蓿或者蒲公英,望着一草一木說着詩一樣的語言,豐富的生活哲理撲面而來。網友因此發彈幕稱他是“鄉村哲學家”。

5月9日晚,北京青年報記者電話連線采訪了已經在木壘書院生活了8年的劉亮程。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1

農民劉亮程 将廢棄學校改造成耕讀書院

北青報:什麼樣的機緣讓人到中年的你,離開繁華的大都市,重又回到鄉村生活,在這菜籽溝村創辦了木壘書院?

劉亮程:年輕的時候,大家都向往遠處的城市,但是等你活到你父母年齡的時候,你會發現你又回去了,回到你出發的地方。

尤其是對文人來說,鄉村是一個最詩意的居住地。它既可以安頓你的身體,也讓你在大地上勞動、有所收獲。所以很多文人都有田園夢。有的把這個想法和機緣變成了鄉村遊,一次又一次地消費掉了。我是在2014年的一次旅途中,看上了菜籽溝這樣一個美麗的村子,便買下了村子裡一所廢棄的學校,改造成書院,又邀請了30多位藝術家來此居住,開始了邊種地邊寫作的耕讀生活。

2014年我剛到菜籽溝村時,村裡隻有一家百貨商店。我們建起了書院,邀請藝術家入駐,把這裡搞成了遠近聞名的旅遊景區。村子裡總共有200多戶人,其中有幾十戶搞起了農家樂。2020年疫情爆發之前,村裡的民宿每年一共能接待60萬遊客。可以說,這個村莊本來就很美,首先被我們發現,然後被遊客發現。我們書院也成了引流的網紅打卡地。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2

北青報:最近教育部要求從今年秋季開學起,勞動課将正式成為中小學的一門獨立課程,您怎樣看??

劉亮程:早該這樣了。我年少時在鄉下,一放學就幹農活,學校裡也有勞動課,我還學會了各種手工藝。再到後來,我做了作家,這些手藝活雖然未派上用場,但我的作品當中寫到某個手藝人、某種勞動的時候,我能寫得非常好,就在因為我是一個勞動者,我知道土地上所有的勞動。生活中的很多常識及細節,特别有助于一個作家源源不斷地從中汲取創作養分。

在我看來,耕讀生活非常重要。古人講究晴耕雨讀。孔子的72個弟子,手中都有一些實實在在的活要幹。他們在大地上邊勞作邊思考邊學習,這樣的獲得感可能更豐富,因為它是連天接地的。

現在的孩子動手機會太少了,他們幾乎不會動手去做一些事,或者完整地幹完一件事。在我來看,這是要不得的。因為學會一個最基本的技能,對以後的生活非常重要——包括做飯、種菜。假如你的小院子裡有巴掌大的一塊地,你種幾株西紅柿,看到紅得醉人的果實時,你就會有收獲感。生活就是這樣,所有的事都不是小事。

勞動能夠讓一個人變得非常快樂,也讓人安靜下來。你懂得了種植技術,在家裡面的陽台上栽種幾株黃瓜,當你看到它生長的時候,你内心會有期待感;而且你從事這樣的勞動時,你會安靜下來,這就是勞動對一個人最大的回饋。

勞動也能夠使人輕松,把頭腦中的事都放下來。我平時寫作,寫上一兩個小時,就會幹幹農活。當我從寫作的狀态進入幹活的狀态,我會覺得這個農活是最輕松的,它把我頭腦中的重負全卸下了。可以說,對一個腦力勞動的人來說,懂一點體力勞動,可能反而是一種最好的休息。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3

作家劉亮程 兩部小說同時動筆一部已完成

北青報:除了在書院的耕讀生活,最近兩年,您手頭上都在搞哪些創作?有無出新書?

劉亮程:2020年春節探親,因為疫情被封在了沙灣縣的一所單元樓裡。我無事可做,竟把小說《本巴》的主體基本寫完,原本半年的計劃最後僅花了40多天。

最近手頭上正在寫的一部長篇小說不太方便透露。想說的是,一部作品我要寫好長時間。從構思開始,到素材準備,要用兩三年時間。但真正開始動筆,一兩年時間也就寫完了。

我是兩部小說同時動筆的,寫《本巴》的時候,我現在的這部作品就已經在構思,片斷性的寫作了。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4

北青報:父輩逃荒,少年喪父,青年打工,創業失敗,您的人生也經曆了很多苦難。有些作家都把苦難當作說不盡的痛訴,您的文學作品裡卻看不到這種苦難,字裡行間透着自然美,給人以向上的力量,大家都稱呼您為鄉村哲學家,稱您的作品能夠治愈人的心理,對此,您怎樣看??

劉亮程:我是把苦難自我消化掉的。我不願意把苦難變成苦難的文字,傳遞給讀者。這不是我喜歡的寫作風格。我會被把苦難理解了,把草木蟲鳴,大自然的美帶給讀者,把最通俗易懂的生活哲學展現出來。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5

老師劉亮程 手把手教志願者手藝活

北青報:這些年木壘書院從内地分批招募志願者,具體有啥條件要求麼?他們在書院裡都幹些啥,學到了什麼?

劉亮程:我們木壘書院面積比較大,有30多畝地。有個廚師幫我們做飯,平常雇一些村民幫忙種菜,再招募一些愛好文藝的大學生志願者,跟我們一塊耕讀。我會帶着他們幹活,用老式的車軸,還有一個圓木,做了一個看上去很壯觀的跷跷闆,做這樣的遊戲用具需要動用鋸子、鑿子、錘子等工具。從選料到設計,我都手把手教他們幹這木工活。

每年秋天,我還帶志願者砍榆樹條做筐子,選一根稍粗的木條,壓彎了做成這筐子的把兒。我們還紮了一段籬笆牆,邊做邊拍短視頻,在社交平台上分享。這些孩子來這耕讀之前,好多沒拿過農具,有的長到二十歲,連鐵鍬都沒扛過。我教他們在菜地裡幹農活,這是挺有意思的一件事。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6

我還記得那是三年前,我們書院招募來了一個編劇,他在上海戲劇學院學習,正在寫劇本,很苦悶寫不下去,就到這裡來了。他是一個很有藝術潛質的孩子,年少時在新疆待了那麼久時間,卻從來沒有用過鐵鍬。當時我買了很多樹苗,帶他一起栽樹,他第一次學會了挖坑,把樹苗栽進去,再培土澆水。

我們招募的志願者,有人數和服務時長限制。同一批次隻招三四名志願者,一年招好幾批。書院創辦八年時間,我們招募了上百名志願者。他們在書院裡最短要得待半個月,這樣才能夠深度體驗耕讀生活。有的志願者來了興趣,一待就是兩三個月。

他們還會幫我接待來自全國各地的教培機構組織的親子遊學活動,我們隻提供書院的場地,教培機構會配置一些勞動課程,帶孩子們到農家随訪,割麥子,到田地裡勞動。我會在這期間給孩子們上一些寫作課,志願者會在一旁當助理講解員。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7

鍊接:志願者眼中的劉亮程

8年間,劉亮程的木壘書院招募上百名文藝青年志願者共享耕讀生活,陝西師範大學博士生喻雪玲就是其中的一位。為了完成20萬字的劉亮程作品研究論文,她專程來到這裡做了兩個多月的田野調查。“日常生活中的節氣、生死、方言、地理、曆史等地方性知識,在劉亮程老師那裡被賦予異常鮮活的生命力。他将地方經驗與文本創作相結合,通過語言叙述再造着一個地方。這些也都為我的論文寫作提供了重要思考方向。”

2021年7月,喻雪玲為博士畢業論文寫作聯系到劉亮程,并作為志願者在木壘書院耕讀三個月時間。

在拜訪劉亮程之前,喻雪玲内心多有忐忑。因為盡管讀了劉亮程的全部作品,但她了解的還隻是一個文字中的劉亮程,不知在現實中該如何跟一個作家去相處。“見到劉老師後才發現,之前的擔憂都是多餘。劉老師溫和儒雅,坦然真誠,柔和中透露着風骨和堅毅,身上有古代文人的氣質和影子,令人不由心生敬重。”

談及木壘書院的生活,喻雪玲介紹:平時劉老師上午寫作結束,會帶她們幾個志願者在書院勞作,給他2歲的外孫女做了一個非常有意思的跷跷闆,還帶大家紮了一段看起來什麼都擋不住的木頭籬笆牆,給雞鋪了一條青磚小路,給兔子搭了一個窩。

“立秋那天,劉老師還帶我們用一個下午編織一隻筐,期間教會我們選筐把、钐樹條、削樹枝、編筐。”喻雪玲說,飯後散步時,劉老師會教她們識别草木藥材、認識農具,還給洋灰渠水洞做一個攔壩。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8

值得一提的是,去年八月中旬有流星雨的時候,劉亮程帶志願者們在書房露天陽台觀月看星座,講了很多關于星空的常識。白露節氣,劉老師跟大家一起摘菜晾曬,聊關于節氣的事情。“我記住一句種菜口訣,‘水茄子、旱辣子,黃瓜溝裡養鴨子’。”喻雪玲告訴北青報記者,九月份,菜籽溝播種冬小麥的時候,劉老師會跟她們講冬小麥和春小麥種植區别。

幾個月下來,喻雪玲發現劉亮程會幹的活太多了,而且樣樣精通,她時常覺得劉老師不寫作也可以憑手藝過得很好。

“說實話,相對于要寫作的長篇論文,我更願意跟随劉老師一起動手幹活。”喻雪玲坦言道,劉老師曾在《一個人的村莊》中寫到:有些活,不幹也就沒有了,幹起來一輩子幹不完。他們跟劉老師幹的活,多是“不幹也就沒有”的活,劉老師也不急于幹完它,“劉老師話不多,但句句有意思。說話跟他的散文語言是一樣的,或者說,他說出來就是散文。”

在木壘書院的耕讀生活,讓喻雪玲一下子回到曾經熟悉的生活中,簡單、快樂又充實。早晨在羊咩聲和拖拉機的轟隆響動聲中醒來,散步時可以随手摘下一個蘋果---她幾乎嘗遍每一棵樹上的蘋果,從蘋果青澀嘗到成熟香甜。

甯靜甜美的日常也有讓劉亮程發火的時候。喻雪玲第一次見劉老師發火,是因為草木。新來的志願者剛學會使用鐮刀,過于興奮,随手腰斬花草,把一棵長了一個夏天、已經半人高而且好不容易長老結籽的艾蒿攔腰砍斷,沒有及時清理。劉老師把所有志願者叫到一起,發了一通火,這也是她唯一一次見劉老師生氣。生活中,劉老師十分愛惜草木,平時連院子的一棵草都不願意拔除,說草長着不會礙人的事。

另一次,在十月份,書院果樹因為害了枯死病需要修剪樹枝,劉老師找了園藝工來幫忙。那天剛好有縣上領導來談事,事剛談完,還沒等領導走出大門,他就急忙趕去果園,生怕園藝工多砍掉一個蘋果樹枝。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9

完工後,劉老師請三位園藝工吃飯,期間玩你問我答的遊戲,輸的人要喝酒。令喻雪玲詫異的是,問題竟是些如“玉米棒子結在第幾片葉子之間”、“螞蟻有幾條腿”、“羊有幾顆牙,有沒有下門牙”“魚有幾個翅膀”“貓在雪地上的腳印什麼樣”等問題——如果沒有百度幫忙,她肯定答不上幾道。但她發現劉老師對生活常識的了解程度,遠遠超出她的想象,難怪他被稱為“鄉村哲學家”。

喻雪玲告訴記者,來木壘書院耕讀,讓她有機會走進劉亮程老師的生活,在這樣的生活中慢慢看懂一些劉老師的文字。比如,以前她讀劉亮程《大地落日》那篇文章時,一直想不明白為什麼劉老師會說太陽落山是天地間最大的事情。“當我們和劉老師坐在書院後山坡一起看日落時,紅彤彤的夕陽泛着金光在天邊一點點西沉下落。那一刻,我理解了大地落日的深厚含義,就像劉老師所說,‘屬于萬物的夜晚就要降臨了。’”

也是在木壘書院,喻雪玲學會了不再怕黑,敢在沒有燈光的夜裡一個人走路。而她自己回頭梳理劉亮程老師創作的研究現狀時,心中的迷霧也在一點點散去,“感謝生命中這麼一段美好的時光,它将成為我之後漫長生活與寫作中的一束溫暖之光。”

優秀鄉村作家(農民作家變身鄉村哲學家)10

簡介:劉亮程

作家、中國作家協會散文委員會副主任 ,1962年出生在新疆古爾班通古特沙漠邊緣的一個小村莊。著有詩集《曬曬黃沙梁的太陽》,散文集《一個人的村莊》《在新疆》《一片葉子下生活》等,小說《虛土》《鑿空》《捎話》。被譽為“20世紀中國最後一位散文家”和“鄉村哲學家”。

文/北京青年報記者 張恩傑

編輯/喬穎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