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達嶺長城發布遊客流量紅色預警#
果然今年的五一勞動節,八達嶺長城還是人滿為患。已經傳出了八達嶺長城發布遊客流量紅色預警。
不曉得大家對紅色預警有什麼概念,按照氣象災害預警的區分來看,分為了藍黃橙紅四個檔次,其中藍色預警最輕,紅色預警最重。
這表明如今八達嶺長城的遊客量,已經接近飽和。根據統計,目前假期前3天,在網上訂購八達嶺長城門票的遊客已經超過了5萬人。我的天哪!這讓我想起了有個人國慶節出來玩,然後在路上大喊大叫:我後悔了!
很多人到了八達嶺長城上,隻知道拍個照,笑一笑。其實遊玩長城,真正要感受的,是它的曆史厚重感。隻有知道長城背後的曆史,你才能覺得這趟不虛此行,哪怕擠一點也值!
早在2500多年前的戰國時代,各國就已經開始修建長城的。當時秦國、趙國、燕國都跟匈奴接壤,所以為了防範匈奴南下,他們各自都修了各自那一段的長城。
不知道大家知不知道什麼叫斷頭路,比如說兩個城市接壤,彼此經濟發展都不錯,所以都開始修橋造路。可是大家都沒有對隔壁市道路的規劃做研究,因此隻負責修好自己這一段就行了,結果就造成了兩個城市之間到處都是斷頭路,也就是接不上的路。
其實長城也是這樣,秦長城、趙長城和燕長城其實就是若幹條斷頭路,想要拼接起來相當不容易。
第一次拼接起來,那就是秦始皇一統六國以後。當時秦王掃六合,便打算将長城都連在一起,于是便讓蒙恬帶着30萬大軍修長城,也就是把這些斷頭路都給接起來。
這就出現了我們現在所看到的場景,萬裡長城是曲折蜿蜒的,畢竟當初大家也沒坐在一起規劃一下統一以後該怎麼拼接。
其實戰國時期,除了秦長城、趙長城、燕長城外,還有一個齊長城。很多人就不能理解了,秦國、趙國和燕國都跟匈奴接壤,所以修長城很正常,你齊國修長城幹嘛呢?
原來真正發明長城的諸侯國,就是齊國!齊國長城早在春秋時期就已經修建,花了170多年,一直建到戰國時期,才算完工,距今已經有2600多年曆史,是中國曆史上最古老的長城。
其他各國也正是從齊長城中得到了靈感,這才開始修築長城防範匈奴。齊國修長城的目的很簡單,給國家畫個圈圈。
最早齊長城隻有齊國和魯國之間有,後來伴随着齊國的不斷擴張,萊、紀諸國都被齊國給吞并了,所以齊國再次加班加點修邊境長城。
整條齊國長城,在泰沂山脈上蜿蜒盤旋,非常壯觀。從平陰縣一直到青島,全長有1200多裡路。齊宣王時期,齊國長城修築完成,這也是為啥齊國對秦國有恃無恐的原因。
其實長城壓根就擋不住敵人,真正要想擋住敵人,就必須要先發展好自己才對。顯然齊國沒有發展好自己,一味地依靠齊國長城,最後其他五國都被滅了,齊國也就不戰而降了。
别看秦始皇咋咋呼呼,動用了幾十萬人去修長城,可是秦國隻維持了十幾年就滅亡了。此後的漢朝雖然也使用長城,可是免不了後來遭到破壞。
尤其是到了晉朝五胡亂華時期,長城基本上就成了一個擺設,壓根就防不住五胡南下。而南北朝一下子就維持了幾百年時間,這期間長城失去了原有的作用,損毀嚴重。
隋朝為防止突厥南下,也修過長城。而到了唐朝時期,其實長城失去了原有的作用,因為唐朝太能打了,北方的遊牧民族一言不合就被唐朝摁在地上摩擦。而且唐朝的名将沒事兒就喜歡滅國,吓得那幫遊牧民族的國家瑟瑟發抖。
宋朝壓根就沒機會将長城全境收入版圖之中,所以他們隻在南宋時期的湖北、河南等地,修築了一小段長城,傳說是嶽飛讓修的。
元朝不需要長城,他們本來就是越過長城南下的。所以說到了明朝初年,萬裡長城已經經曆了各種風吹雨打,上千年的磨損後,早就不成樣子了。
因此我們現在看到的長城,基本全都是明朝時期修築的長城。朱元璋把元朝趕走以後,并沒有徹底消滅對方,所以北方形成了北元集團,一直在鬧騰。
所以朱元璋動起了修長城的念頭,明朝的長城,也就是我們現在看到的萬裡長城。明朝用長城防禦北方遊牧民族長達200多年。結果到了清朝,長城再次成了擺設。
八達嶺長城是比較靠近北京的一段長城,所以成為了非常熱門的景點。由于在明朝,它有着保衛北京的重要重任,所以是明朝時期最重要的一段長城。
早在戰國時期,八達嶺地區就已經有人修築長城了,甚至今天還能看到相關遺迹。到了北魏、北齊時期,八達嶺地區也有過多次修長城的記錄。
不過我們現在看到的八達嶺長城,是在明朝弘治年間所修建而成的。而且修築者之一,我們十分熟悉,那就是著名的抗倭名将戚繼光。
很多人不知道,原來戚繼光除了抗倭以外,還是一位重要的邊塞将軍。當初他花了很長時間,在浙江福建一帶,徹底把倭寇給打服氣了。
此後戚繼光就被調到了北方來防禦鞑靼,也就是這個時候,戚繼光開始負責邊處理八達嶺長城的修繕工作,邊在這裡訓練士兵,排兵布防。
整條八達嶺長城,全長7600多米,目前已經開放了3741米。不到長城非好漢,要想做好漢的,還真得跑八達嶺長城逛一逛。
萬裡長城從春秋時期開始修建,到了現在我們還能看得到。這條長城貫穿了中華2600多年的曆史,還有什麼文物能夠有如此特别的性質呢?隻有萬裡長城擁有。
所以說這條萬裡長城,也就是見證中華曆史的古迹。我們走在萬裡長城之上,所欣賞到了不僅僅是長城内外美麗的風光,更是長城本身所散發出來的那股濃濃的曆史氣息。如果能這麼想的話,即使這次勞動節八達嶺長城人滿為患,大家的心情也一定會不錯的。
參考資料:《史記》、《明史》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