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甄小紅
那是一個極熱的午後,天空灰蒙蒙的。像極了《駱駝祥子》裡,老舍寫得祥子在烈日和暴雨下拉車的那天。巧的很,下面領着大家盡興玩的那小子也叫祥子。
麥子已經入倉,玉米也已經下種,這時的打麥場既寬敞又平整,隻剩下邊上和角上堆着一個個金黃的麥稭垛。這些麥稭垛的下面是圓柱形的底座,上面再加上一個圓錐形的帽子,正如一個個吃的肚大腰圓的傻小子,頂着白花花的大太陽,墩墩實實地坐在那裡,好像在考驗一下它們戴的帽子的遮陽效果。
過完麥秋的莊稼人終于可以踏踏實實地睡個午覺了。孩子們卻仿佛永遠不知疲倦,飯碗一推就都溜出來了。這時的打麥場簡直成了他們的天然遊樂園。在孩子們來之前打麥場上顯得空蕩蕩的,一群麻雀正在叽叽喳喳、蹦蹦跳跳地低頭覓食。他們一到,麻雀們就知趣地一哄而散了。這麼熱的天一點也阻擋不了孩子們玩兒的興緻,你看他們,大的一夥,小的一撥,跳房子的跳房子,跳繩的跳繩,幾個身體靈巧的女孩子,還借着麥稭垛玩起了折跟頭,倒立的遊戲。那些個追逐打鬧,到處亂蹿的男孩子,個個熱成了落湯雞,一把一把地揩着臉上的汗,有的幹脆撩起本來就已貼在身上的背心在臉上不停地擦着,不一會兒功夫,他們的臉全變成了花貓臉,背心上也畫上了各種形狀的“地圖”。
不知什麼時候,空中多了幾隻花花綠綠的蜻蜓。一開始幾隻,不多時像地上的孩子一樣,越聚越多。它們像一架架直升飛機,忽高忽低,忽遠忽近,仿佛正在和孩子們玩捉迷藏的遊戲。這引起了大家的興趣,一個個都丢開玩着的遊戲追起了蜻蜓。蜻蜓在天空飛,孩子在地上追,整個場院俨然是一個歡樂的海洋。鄰居家的祥子也在其中,隻見他仿佛想起了什麼,撒腿向他家的方向跑去。不一會兒工夫他拖來了一把打掃庭院的大掃帚,從遠處就高喊着:“蜻蜓,蜻蜓,我來了;蜻蜓,蜻蜓,我來了。”大家為他的這一舉動歡呼着,跳躍着。隻見他飛快地來到場院中間,舉着掃帚,仰着頭高喊着:“蜻蜓蜻蜓飛,前面有草堆;蜻蜓蜻蜓落,前面有草垛;蜻蜓蜻蜓來,我給你做雙大花鞋。”一時間,那把大掃帚仿佛是紅軍長征路上高舉着的一面引路的旗幟,在他後面的“紅小鬼們”已經不自覺地排起了長長的隊伍。大家都跟随着他的節奏高喊着:“蜻蜓蜻蜓飛,前面有草堆;蜻蜓蜻蜓落,前面有草垛;蜻蜓蜻蜓來,我給你做雙大花鞋……”隻見祥子瞅準了一隻蜻蜓,一掃帚下去,後面的孩子們就一窩蜂似的圍上去,祥子也立馬俯下身子,小心翼翼地,一點兒一點兒地掀起掃帚,仿佛他撲到的是什麼奇珍異寶,唯恐會跑掉了,一直把掃帚翻個底兒朝天,也沒見蜻蜓的影子。他也許是怕大家失望,連說:“再來,再來!”于是聲勢浩大的撲蜻蜓大軍又出發了,再看祥子那勁頭,那雄赳赳氣昂昂的架勢,仿佛他就是一個真正的紅軍領袖。有時僥幸捉到一隻,他也無暇顧及,把它交給在一旁看孩子的大嬸,然後又高高地舉起了那面“旗幟”。遊戲就這樣樂此不疲地進行着。反而是那位大嬸坐收漁翁之利。她找來一根長麻繩,拴住蜻蜓,用它哄起了孩子。
那叫喊聲仿佛是一首高昂的《義勇軍進行曲》在場院的上空久久回蕩。吸引來了許多午睡的大人。他們都苦笑着紛紛搖頭,其中一個說:“你看這群傻孩子,也不知道熱。”現在想來他們真是“以中有足樂者,不知天氣如此之熱也”。
直到一場大雨的到來,才澆滅了大家的玩興。那個午後給大家帶來的那無盡的歡樂,時至今日,還深深的珍藏在我記憶的深處,久久不能忘懷,因為我就是那群孩子中的一個。
(圖片源自網絡)
【作者簡介】甄小紅,濟南市商河縣人,語文教師。曾在《山東教育》《濟南教育》發表散文數篇。酷愛讀書,尤喜名家散文。希望用手中之筆描繪周圍美麗的世界,傳播社會正能量,留住一段段美好的回憶。
壹點号當代散文
找記者、求報道、求幫助,各大應用市場下載“齊魯壹點”APP或搜索微信小程序“壹點情報站”,全省600多位主流媒體記者在線等你來報料!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