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韓信背水一戰的戰役

韓信背水一戰的戰役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20 03:55:01

韓信背水一戰的戰役?《孫子兵法·九地篇》中說道:“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這裡的“亡地”與“死地”是一種“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的境地,因此,“投之亡地”與“陷之死地”實乃大患曆代兵家正是利用“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的特點,将軍士“投之亡地”、“陷之死地”,從而激起将士同仇敵忾、奮力死戰的鬥志,達到轉死為生、轉患為利、轉敗為勝的目的能否實現這個目的,關鍵在于軍士所置之地、所處之勢,能否激發萬衆一心、決一死戰的氣概而韓信則充分利用了“死地”激發了将士拼死一搏的鬥志,達到了轉死為生的目的井陉之戰中漢軍統帥韓信表現出了“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卓越智謀和用兵韬略,其戰績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陉之戰則是他經典戰例中的代表作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一精彩戰例,下面我們就來聊聊關于韓信背水一戰的戰役?接下來我們就一起去了解一下吧!

韓信背水一戰的戰役(韓信經典戰例之井陉之戰)1

韓信背水一戰的戰役

《孫子兵法·九地篇》中說道:“投之亡地然後存,陷之死地然後生。”這裡的“亡地”與“死地”是一種“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的境地,因此,“投之亡地”與“陷之死地”實乃大患。曆代兵家正是利用“疾戰則存,不疾戰則亡”的特點,将軍士“投之亡地”、“陷之死地”,從而激起将士同仇敵忾、奮力死戰的鬥志,達到轉死為生、轉患為利、轉敗為勝的目的。能否實現這個目的,關鍵在于軍士所置之地、所處之勢,能否激發萬衆一心、決一死戰的氣概。而韓信則充分利用了“死地”激發了将士拼死一搏的鬥志,達到了轉死為生的目的。井陉之戰中漢軍統帥韓信表現出了“連百萬之軍,戰必勝,攻必取”的卓越智謀和用兵韬略,其戰績堪稱軍事史上的奇觀,井陉之戰則是他經典戰例中的代表作。讓我們來回顧一下這一精彩戰例。

公元前205年,項羽在彭城以少勝多擊敗了劉邦,本來看漢軍形勢大好而投靠劉邦的各路人馬,看到劉邦被打敗後又紛紛脫離劉邦,這使得許多諸侯紛紛選擇中立,嚴重威脅漢軍側翼,為了擺脫這一不利局面,劉邦采納了張良等人的建議,制定了正面堅守對持、側翼發展、敵後襲擾破敵的戰略。

韓信針對各路諸侯隻圖據地自保、互不救援的特點,便向劉邦提出進一步開辟北方戰場,逐次消滅代、趙、燕,東擊田齊,南絕楚軍糧道,對楚軍實施側翼迂回,最後同劉邦會師荥陽的戰略規劃。并得到了劉邦的稱贊并同意此計劃。

公元前204年十月,韓信親自統率大軍,越過太行山,開始東征,率先對趙國發起攻擊。趙王歇、趙軍主帥陳餘聞訊後集結大軍于井陉口防守,等待漢軍到來後決戰。

井陉口是太行山有名的八大隘口之一,就是現在河北獲鹿西10裡的土木關。在它以西,有一條長約幾十公裡的狹窄驿道,易守難攻,不利于大部隊的行動。當時趙軍先期扼守住井陉口,居高臨下,以逸待勞,趙國上下都充滿了必勝的信心。

當時趙軍主帥陳餘手下的廣武君李左車,是一位有戰略眼光的謀士。他對陳餘仔細的分析了漢軍形勢和地形,說道:韓信越過黃河後,實施外線作戰,前段時間俘虜了魏王豹、夏說,并乘勝進攻趙國,士氣正旺,“其鋒不可擋”,所以趙軍必須暫時避開漢軍的鋒芒,不要急于與漢軍決戰,等待有利時機再進行決戰。李左車也分析了漢軍方面也存在着很大的弱點。漢軍的軍糧必須從千裡以外運送,補給困難。井陉口道路狹窄,車馬不能并行,因此漢軍糧秣輸送一定滞後不濟。鑒于這種情況,李左車向陳餘建議:由他帶領奇兵3萬人馬從小道出擊,去奪取漢軍的辎重,切斷韓信的糧道;而由陳餘本人統率趙軍主力深溝高壘,堅壁不戰,與韓信軍周旋相持。李左車認為隻要運用這一戰法,就能使得韓信求戰不得,後退無路,不出10天,漢軍糧草不濟,肯定會失敗。

然而,剛愎自用且又愚蠢迂腐的陳餘卻拘泥于“義兵不用詐謀奇計”的教條,且認為韓信兵少而且勞師遠征将士疲憊,不應避而不擊,應該趁着漢軍疲憊之時速戰速決。拒絕采納李左車的建議。韓信探知李左車的計策沒有被采納,趙軍主帥陳餘輕敵情緒和希望速戰速決的情況後,非常高興,當即制定了出奇制勝、一舉破趙的良策。他指揮部隊開進到距井陉口30裡的地方紮下營寨。到了半夜時分,迅速實施作戰部署:一面挑選2000名輕騎,讓他們每人手持一面漢軍的紅色戰旗,由偏僻小路迂回到趙軍大營側翼的抱犢寨潛伏下來,準備乘隙襲占趙軍大營,斷敵歸路;一面又派出1萬人為前鋒,乘着夜深人靜、趙軍未察之際,越過井陉口,到綿蔓水(今河北井陉縣境内)東岸背靠河水布列陣勢,以迷惑趙軍,增長其輕敵情緒。剛剛部署完畢,天就要亮了,一場大決戰也要開始了。

陳餘對漢軍的部署毫不知情,望見漢軍背水列陣,一旦被打敗就無路可逃,将會全軍覆沒,忍不住笑出了聲,認為韓信置兵于“死地”,根本不懂得用兵的常識,因而對漢軍更加輕視。趙軍的看法也不是沒有道理。因為兵法上說,布陣要“右倍山陵,前左水澤”,韓信反其道而用之,豈不是不懂兵法?可是他們哪裡知道“兵仙”的戰術啊?等一會兒他們連哭都找不着北了。

天亮之後,韓信親自率領正面部隊,高舉着大将軍的旗幟,攜帶大将軍的儀仗,浩浩蕩蕩向井陉口東邊的趙軍殺将過來。陳餘見狀,果然躊躇滿志,立即迎戰。兩軍刀槍并舉大打出手,厮殺了一陣子後,韓信就佯裝戰敗,讓部下胡亂扔掉旗鼓儀仗,向綿蔓水方向逃跑,與事先在那裡背水列陣的部隊迅速會合,趙王歇和陳餘誤以為漢軍真的打了敗仗,豈肯輕易放過機會,于是就揮軍追殺過來,全力猛攻背水的漢軍,企圖一舉全殲漢軍。

漢軍士兵看到前有敵人,後有水阻,無路可退,所以人人拚命死戰,趙軍的兇猛攻勢就這樣被抑制住了。而在此時,埋伏在趙軍營壘翼側的漢軍二千輕騎,按照計劃乘着趙軍大營空虛無備,突然出擊,占領了趙營。他們迅速拔下趙軍旗幟,插上漢軍戰旗,一時間紅旗林立,迎風招展,好像滿世界都是漢軍的樣子。

趙軍久攻背水的漢軍不能取得勝利,陳餘隻好下令收兵。而此時趙軍卻突然發現自己大營上插滿了漢軍紅色戰旗,大營丢了。這樣一來,趙軍上下頓時驚慌失措,紛紛四散奔逃。漢軍輕騎見趙軍做鳥獸散,當即乘機出擊,從側後切斷了趙軍的歸路;而韓信則指揮漢軍主力全線發起反擊。趙軍倉皇向泜水方向敗退,被漢軍追上,結果全部被殲,主帥陳餘被殺,趙王歇和李左車束手就擒。漢軍取得全面勝利。

在井陉之戰中,韓信能一戰而勝,關鍵在于他能夠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有計劃地制造和引導趙軍的錯誤思維,巧妙地掌握士卒“兵士甚陷則不懼,無所往則固,深入則拘,不得已則鬥”這一心理狀态,奇正并用,背水列陣,置之死地而後生,速戰速決,從而一舉殲滅趙軍,殺死趙軍主帥,俘虜趙王,達到了戰争目的。

井陉之戰對楚漢戰争的整個進程具有重大的意義。漢軍的勝利,使得其在戰略全局上逐步獲得優勢,消滅了北方戰場上最強勁的對手,為下一步“不戰而屈人之兵”、順手拿下燕國創造了條件和聲望,并為東進擊齊鋪平了道路,從而形成了孤立項羽的有利态勢。這雖然是一次局部戰争,但對全局卻有着戰略意義。

背水一戰是千古絕唱,具有不可複制性,後人模仿韓信的背水一戰無不失利。例如馬谡失街亭。背水一戰成功的最為重要的一點就是:兵法的運用,貴在靈活創新,切忌死闆教條。而且要做到知己知彼方能百戰百勝。這正如宋代嶽飛所說的那樣:“先陣後戰,兵法之常,運用之妙,存乎一心。”在這方面,知己知彼的韓信可謂是做到了極緻,所以“兵仙”達到了“戰必勝,攻必克”的無敵境界,一生無一敗績!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