恰逢一年中最美的驚蟄季節,放眼望去,草長莺飛,柳綠花紅,公園賞花之人絡繹不絕,都不想錯過這大好韶光。
在這春光明媚的春日,忽然想起杜甫寫的《絕句》,這首詩家喻戶曉,讀起來朗朗上口,畫面清新明淨,四句詩仿佛為我們勾勒出四幅優美的畫卷。
兩個黃鹂鳴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
窗含西嶺千秋雪,門泊東吳萬裡船。
我們知道,杜甫寫這首詩的時候,不是在長安城,而是在四川成都。安史之亂爆發後,杜甫一家開啟了漂泊無依的生活,在好友嚴武的幫助下,杜甫終于在成都暫時有了栖身之地,度過了一段相對平靜美好的歲月。
杜甫居住的地方在成都郊區,這裡有一條清澈的浣花溪,自己蓋起了幾間草堂,後人稱其為“杜甫草堂”。杜甫閑暇時,經常會欣賞這裡的風景,并留下了200多首脍炙人口的詩歌,大多描寫他在成都閑适而輕松的心情,這首《絕句》便是其中的一首。
詩中第一句描寫了兩隻黃鹂在柳樹上鳴叫,鮮豔的黃色搭配明亮的綠色,我們眼前立刻便有了非常鮮活的畫面感,心情也随着春天的到來變得愉悅起來。
從第一句我們便可以看出,杜甫不僅是一位悲天憫人的詩人,更是一位懂得色彩搭配的繪畫大師,一句“兩個黃鹂鳴翠柳”,便讓我們感受到“詩中有畫,畫中有詩”的境界。
描寫完近處的景色,杜甫的視角又開始轉向遠方。隻見一行白鹭直沖雲霄,飛向高空。自由翺翔的白鹭,不僅讓我們感受到一種自由之感,更感悟出一種春天積極向上的力量。
詩中的“西嶺”,指的是岷山,上面常年覆蓋着積雪,似乎從未融化。如果我們自己來寫,或許會直接描寫雪山的景色有多麼美麗和壯觀,但是杜甫卻另辟蹊徑,他沒有直接站在窗外看雪山,而是透過窗戶,感受雪山之美。
我們似乎也有過這種感覺,我們如果直接用眼睛看一幅景色,或許會覺得有些單調,但是如果隔着镂空的窗戶看外面的景緻,看到的畫面會更加豐富多彩,也更加充滿意趣。
在門前的碼頭,停泊着從萬裡的東吳遠行而來的船隻,來來往往的船隻,讓寂靜一個冬天的碼頭又煥發出新的生機。我們知道,杜甫在年輕時曾漫遊吳越,他或許在此時想起了在吳越時的美好歲月,所以當年的所見所聞浮上心頭。
杜甫寫的這首詩,視角忽近忽遠,事物豐富多彩,為我們呈現出非常栩栩如生的春日畫面。
這首詩沒有标題,以絕句而稱,就像李商隐經常寫一些《無題》詩一樣,看似沒有什麼需要特别強調的東西,如果理解了這首詩的背景,我們不僅能悟出對春天的喜悅,更飽含着一絲淡淡的哀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