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李白豪邁的四言絕句

李白豪邁的四言絕句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3 10:59:33

“君不見黃河之水天上來,奔流到海不複回!……”每當讀起這首詩,便有一股浩浩蕩蕩的醉酒浪潮和萬古悠悠的大悲大愁湧上心頭。《将進酒》是“詩仙”李白的名篇,很多人也把它稱為李白的文學創作的巅峰。郭沫若先生曾經說過:“嗜酒自然是壞事,但對李白來說,既有有害的一面,也有有害的一面。”李白的好詩很多都是在醉酒之後所作,酒沒有使他糊塗,反而更加清醒,清醒自己如何從不滿中覺醒,清醒自己該如何面對黑暗的現實。今天我們就從《将進酒》這首詩走進李白,走進他充滿傳奇色彩的一生。

李白豪邁的四言絕句(一腔熱血卻壯志難酬)1

一、《将進酒》的創作背景

李白年少時期便胸懷抱負,詩詞歌賦,涉獵廣泛。年輕時期的他便隻身出蜀,遊曆各地,浏覽過洞庭湘江,寓居過安陸應山,遍訪過名士好友,拜谒過社會名流。不想應試做官的他一直等待着伯樂的舉薦,直到天寶元年,因人推薦,被昭至長安做官,并由于他極富文采的文章而名震天下,這也是他最為意氣風發的幾年。

好景不長,深受皇上寵信的他遭到小人的額妒恨,不被權貴所容。桀骜不馴的他在京城僅僅三年,就忍受不了摧眉折腰的生活,棄官而去,繼續自己漂泊流浪的自由生活。但此刻的他仍然難以釋懷自己的一腔抱負,無奈政治上的挫敗給了他沉重的打擊。《将進酒》就是李白在昭許還山後,與好友相會飲酒時所作。

李白豪邁的四言絕句(一腔熱血卻壯志難酬)2

二、《将進酒》中豐富的思想感情

李白的内心是糾結的,他始終徘徊在“入世”與“出世”的思想鬥争之間,既不能如自己所願“達則兼濟天下”,又不能徹底放下夢想“窮則獨善其身”,因而這首詩蘊含的情感也是極其複雜的。内心的矛盾與不甘猶如大江大河波濤洶湧,使作者無法釋懷,無法回避。

1、在官場失意中體悟到的政治黑暗

身處開元盛世,人生本來應該是充滿希冀和光明的,李白原本以為自己在入長安之後可以一展宏圖,實現自己的夙願,可最後卻落得個賜金放還、掃興而歸的下場,現實與理想之間的矛盾感成了李白作品中揮之不去的陰霾。“烹羊宰牛且為樂,會須一飲三百杯”,表面上的他縱情豪飲,及時行樂,實則在用酒精麻痹自己内心的壓抑和苦悶,以此求得寬慰和解脫。如若真的不在意,又怎麼會在永王的邀請之下加入他的幕僚呢?又怎會心甘情願的趟這場帝王之争的渾水呢?

在那個時代,一些有才能、有理想、有高尚品格的人,在政治上卻總是失意,心情十分孤獨、憂傷,但詩人畢竟是一個積極面世并懷有強烈政治抱負的人,所以在詩中唱道:“ 古來聖賢皆寂寞,惟有飲者留其名。” 這是詩人代表無數在封建制度壓抑下的人們叫出來的呼聲,也是詩人内心深處的一種反抗的豪語。面對政治的醜惡之态,他狂傲不羁,不随波逐流,才敢在天子面前不加掩飾,才敢叫高力士剃靴,才不會在意鐘鼓馔玉,千金散盡。即使政治的黑暗幾乎要将他内心的熱情與抱負消磨殆盡,但他仍然在内心保持自己的孤傲與自律,這份執着是他對自己的自信和對夢想的堅定,也是“詩仙”的本色。

李白豪邁的四言絕句(一腔熱血卻壯志難酬)3

2、在縱情豪飲中張揚個性

《将進酒》中有李白的憤懑與愁緒,更糅合着他獨有的樂觀與豪邁,在自己坎坷不順之際,他仍然沒有忘記給人以積極的思想激勵,故而唱出了“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盡還複來"的豪邁之詞,似乎要将郁結于胸的愁緒揮灑殆盡。這種極度自信與豁達,可以說是李白面對失意坦然自若的思想基礎,是詩人肯定人生、肯定自我的宣言。老天既然造就了我這樣的棟梁之才,必定會有我的用武之地,即使散盡了千兩的黃金,也會失而複得的,那我還有什麼理由一蹶不振呢?

“但願長醉不願醒”,從字面看來極為頹廢,可它并不使人産生頹廢的感覺,反使人産生奮發的情緒,“ 與爾同銷萬古愁”,也并不是詩人鬥争失敗後的消沉,相反的,正是詩人對于現實不滿的極端憤懑的表現。應該說,這些都是詩人的“濟世”願望無法實現時發出的憤激之詞,背後隐藏着對現實社會的強烈不滿和憤怒抗議。

3、在跌宕起伏中思考人生

“君不見高堂明鏡悲白發,朝如青絲暮成雪。” 黃河之水奔流向前、一去不返,青絲在朝朝暮暮之間變為白發,在時間和空間的催促下,人生是如此的短暫易逝,生命是如此的卑微渺小,這份對光陰似箭的感慨中隐藏的是李白壯志未酬的郁結,更是他對人生喜怒哀樂的深切感悟。加上從小受到儒家“經世緻用”思想的熏陶,李白更加清楚自己的人生價值所在,是為芸芸衆生造福,為萬世開太平。于是,他并沒有桎梏于對時光易逝的感歎上,而是回歸現實,在消沉失意中尋求些許的快意,在清醒與糊塗之間追求平衡,以酩酊大醉排遣内心的萬古愁。

你我皆是凡人,又如何對抗的過時間的流逝、命運的安排?正如曹操在《短歌行》中感歎:“譬如朝露,去日苦多”人生苦短,時光匆匆, “何以解憂?唯有杜康。”既然不能阻止煩心之事的到來,就讓你我把酒言歡,銷萬古愁于茜鬥酒之中,暫時丢去這不開心的事吧。

李白豪邁的四言絕句(一腔熱血卻壯志難酬)4

三、《将進酒》中的藝術手法

1、以曠達抒憤懑

提起李白,世人多稱贊他曠達豪放,桀骜不馴,掙脫名利的枷鎖,是極具浪漫主義的“詩仙”。其實這并不是真正的李白,作為封建社會下的知識分子,他也曾給達官貴人寫過信,請求他們的舉薦,他的詩集也曾歌頌過帝王貴妃的美好愛情,他也是一位普通人,一位奉昭進京時欣喜若狂,賜金歸山時失望悲痛的普通人。《将進酒》以狂放蓋失望,以歌酒代悲痛,背後隐藏的實則是自始至終萦繞心頭的“萬古愁”。

詩人的氣質不同,抒發情感的方式自然是多種多樣的,李白這種以曠達的态度抒發憤懑之情的方式,笑中蘊含着哭,樂中蘊含着哭,初讀令人敬佩,再讀令人傷感。這首詩以抒情為主,“情動于中,而形于言”,這種獨特的情感抒發,使他的作品極具現實主義的色彩,因此得以維持旺盛的生命力。

2、豐富奇特的想象和大膽貼切的誇張

想象和誇張是李白的詩歌中經常運用的一種手法,也是他的詩作極具浪漫主義色彩的原因。比如我們耳熟能詳的“飛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銀河落九天”,就因其對廬山瀑布奇特誇張的描寫而成為千古絕句。同樣,在《将進酒》中,也不乏這種浪漫的氛圍。“黃河之水”本不是天上而來,而詩人用“天上來”這一天馬行空的想象描寫出黃河的壯觀與雄偉,一種滔滔不絕的不可阻擋之勢躍然紙上。“朝如青絲暮成雪”更是誇張時間的流逝,更加引起人們對時光荏苒的感歎,也為後文的及時行樂做了鋪墊。

這些奇特的誇張和大膽的想象,都令李白的詩中多了許多豪放飄逸的氣息,也使得情感的抒發更加熱情和飽滿,這種豪邁奔放的表達效果超越了時空的限制,一次又一次的散發出鼓舞人心的力量。

李白豪邁的四言絕句(一腔熱血卻壯志難酬)5

3、流水意象背後的隐喻

時間與流水之間有着強烈的相似性,他們都是不可逆的,又是永恒流逝的,因此,文人經常用流水來隐喻時間,長此以往就積澱出一種穩定的意象原型。比如孔子最初的“逝者如斯夫,不舍晝夜”,曹孟德的“日月之行,若出其中;星漢燦爛,若出其裡”,張若虛的“人生代代無窮已,江月年年隻相似”……

李白自己的詩中,也有很多流水意象隐喻時間,比如《江上吟》中的“功名富貴若常在,漢水亦應西北流”,這篇《将進酒》無疑是李白對流水意象運用的天才之筆,詩的前四句就在訴說時間的無限性與生命的有限性之間的矛盾感,黃河一瀉千裡,奔流入海,這是亘古不變的規律,而你我這凡人也始終逃不過青絲變白發的命運,黃河的浩浩蕩蕩的奔流之感,暗喻的正是時間一去不複返的緊迫感。時間的流逝對人生命的有限本身就是一種擠壓,這種生命流逝的焦慮感更加勾起作者内心建功立業,精忠報國的熱情,滿腔的才華如果無處施展,在李白看來,就是對生命的浪費。

總結

曆代文人都贊歎《将進酒》中蘊含的宏偉氣勢和語言的奇特,這千般贊美、萬種揄揚的背後,更能使我們産生共情的是李白的立場。他以一己之“愁”,代千千萬萬人、世世代代人之愁,希望與你我舉杯共銷。人格即詩格,李白胸中之氣湧到筆下,便化為了詩中的氣勢,更鑄就了太白獨一無二的風格,每每讀起,都會有新的感悟和收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