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教育基礎知識
1. 《學記》是世界上最早的一部教育著作。
2. 《學記》教育原則:教學相長、及時而教、不陵節而施、長善救失、道而弗牽、強而弗抑、開而弗達、學不躐等、藏息相輔等。
3. 蘇格拉底在教育理論上的最大貢獻是“産婆術”。
4. 柏拉圖教育思想集中體現在他的代表作《理想國》。
5. 亞裡士多德是古希臘百科全書式的哲學家,首次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的觀點。
6. 昆體良是西方第一個專門論述教育問題的教育家,代表作《雄辯術原理》是西方第一本教育專著,也是世界上第一本研究教學法的書。
7. 培根首次把教育學作為一門獨立學科提出來。康德最早在大學開設教育學講座。
8. 捷克教育家誇美紐斯被稱為“教育學之父”,其著作《大教學論》是教育學開始形成一門獨立學科的标志,最主要的教育觀點是:“泛智”教育,提出教育應适應自然的思想首次從理論上論述班級授課制。
9. 盧梭是法國教育家,代表作《愛彌兒》提出自然主義教育,兒童本位思想。
10. 裴斯泰洛奇是瑞士教育家,教育史上小學各科奠基人,在其代表作《林哈德與葛笃德》中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學化”,倡導自然主義教育,提倡情感教育、愛的教育。
11. 洛克是英國教育家,代表作《教育漫話》,提出“紳士教育”和“白闆說”。
12. 第斯多惠是德國教育家,被稱為“德國教師的教師”,代表作《德國教師教育指南》。
13. 斯賓塞是英國教育家,最早提出“什麼知識最有價值”,代表作《教學論》,提出“教育是為幸福生活做準備”。
14. 烏申斯基是蘇聯教育家,代表作《人是教育的對象》,将教育學稱作藝術。
15. 德國教育家赫爾巴特被稱為“現代教育學之父”,其代表作《普通教育學》标志着規範教育學的建立,提出了教育性原則:教學永遠具有教育性和四段教學法:明了、聯想、系統、方法,提倡傳統教育三中心——教師中心、教材中心、課堂中心。
16. 美國教育家杜威是現代教育理論的代表人物,代表作《民主主義與教育》,主張教育即生長,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經驗的改造,主張教育無目的論,倡導“新三中心”——兒童中心、活動中心、經驗中心和“在做中學”。
17. 蘇聯教育家凱洛夫主編的《教育學》,被公認為世界第一部馬克思主義教育學著作。
18. 楊賢江的《新教育大綱》則是我國第一本馬克思主義的教育學著作。
19. 當代教育學理論新發展:
主要包括:
20. 我國著名教育家包括:
21. 在我國,教育一詞最早見于《孟子·盡心上》,最早把“教”和“育”連在一起使用的人是孟子。
22. 廣義的教育包括家庭教育、學校教育、社會教育。
狹義的教育指學校教育。
23. 教育的本質屬性是:有目的地培養人的社會活動。
教育的社會屬性有永恒性、曆史性、繼承性、階級性和相對獨立性。
24. 生産力的發展水平制約着教育目的;制約着課程設置與教育内容;制約着教育發展的規模、速度;制約着學校結構;制約着學的方法、手段、組織形式。
25. 教育是勞動力再生産的必要手段,教育再生産勞動力,教育再生産科學知識和技術。
26. 社會經濟制度決定教育的目的,決定教育的領導權。
27. 教育具有篩選、整理、傳遞和保存文化的作用;具有傳播和交流文化的作用;具有更新和創造文化的作用。
28. 教育的相對獨立性體現在:
與生産力和政治經濟制度發展不平衡、本身的繼承性、受其他社會意識形态的影響。
29. 影響個體身心發展的因素包括:
30. 廣義的教育制度指國民教育制度。
31. 近代學校系統的出現标志着制度化教育的形成。
32. 各類學制主要類型包括:
33. 舊中國的現代學制包括:
34. 義務教育起源于德國。
35. 教育目的的層次結構包括:教育目的、培養目标、課程目标、教學目标。
36. 教育目的的功能包括:導向、調控、激勵和評價。
37. 教育目的确立的依據:
是特定社會的政治、經濟、文化發展要求和個體的身心發展需求。
38. 在教育目的的價值取向上存在“個體本位論”和“社會本位論”兩種對立觀點。
39. 我國制定教育目的的理論基礎是馬克思主義關于人的全面發展學說。
教育與生産勞動相結合是培養全面發展的人的唯一途徑。
40. 全面發展教育包括:
二、課程
41. 課程的類型:根據課程性質分類,課程可以分為學科課程、綜合課程和活動課程。
42. 根據課程修習分類,分為必修課程和選修課程。
43. 根據課程管理分類,分為國家課程、地方課程和校本課程。
44. 根據課程形态分類,分為顯性課程和隐性課程。
45. 中小學課程内容主要包括三個層次:
46. 綜合實踐活動是一門國家必修課,小學一年級開始設置,每周平均三課時,
包括:信息技術教育、研究性學習、社區服務與社會實踐、勞動與技術教育。
47. 新課改對課程結構的調整:
整體設置九年一貫的義務教育課程;
小學以綜合課程為主,初中分科課程和綜合課程相結合,高中以分科課程為主;
從小學至高中設置綜合實踐活動并作為必修課程;農村中學課程要為當地社會經濟發展服務。
48. 新課改的評價理念是發展性評價和激勵評價。
三、教學
49. 教學是學校實現教育目的的基本途徑,使學校教育的中心工作。
50. 教學工作的基本環節包括
51. 我國中小學常用的教學方法包括:
講授法(最常用)、談話法、讨論法、讀書指導法、演示法、參觀法、練習法、實驗法、實習作業法、實踐活動法、發現法、情境教學法、欣賞教學法。
52. 教學原則
包括:直觀性原則、啟發性原則、鞏固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循序漸進原則、量力性原則、理論聯系實際原則、科學性與思想性相結合原則。
四、學生認知過程
53. 感覺是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客觀事物個别屬性的反映。
54. 知覺是指人腦對直接作用于感覺器官的事物整體屬性的反映。
55. 感受性與感覺阈限呈反比關系。
56. 知覺的基本特性有整體性、選擇性、理解性、恒常性。
57. 注意的分類:無意注意(無預定目的、無需意志努力),有意注意(有預先目的、需要意志努力),有意後注意(有自覺目的,不需意志努力)。
58. 注意的品質包括注意的廣度、注意的穩定性、注意的分配和注意的轉移。
59. 艾賓浩斯“遺忘曲線”表明遺忘的進度是不均衡的,其規律是先快後慢,呈負加速趨勢并且遺忘到一定程度就不再遺忘了。
60. 思維最主要的特征是間接性和概括性,是對經驗的改組。思維的基本形式包括概念、判斷、推理,基本過程是分析與綜合。
61. 問題解決的特征有目的性、認知性、序列性。
62. 問題解決的思維過程是:發現問題、理解問題、提出假設和檢驗假設。
63. 問題解決的策略包括算法策略、啟發式策略、逆向搜索法策略。
64. 加涅把學習結果分成言語信息、智慧技能、認知策略、态度、動作技能五類,把學習層次分為信号學習、刺激—反應學習、連鎖學習、言語聯結學習、辨别學習、概念學習、規則或原理學習、解決問題學習。
65. 依據知識的不同表征方式和作用,可将知識分為:陳述性知識——描述性知識、程序性知識——操作性知識和策略性知識。
五、學生發展心理
66. 皮亞傑把兒童的認知發展分為四個階段:
感知運動階段(0~2歲)、前運算階段(2~7歲)、具體運算階段(7~11歲)、形式運算階段(11~16歲)。
67. 維果茨基的認知發展觀提出教育與發展的關系要注意:“最近發展區”、“教學走在發展前面”、“學習的最佳期限”。
68. 氣質類型包括:膽汁質、多血質、黏液質、抑郁質。
69. 性格的結構特征包括:态度特征、意志特征、情緒特征、理智特征。
70. 自我調控系統包括自我認知、自我體驗和自我控制三個子系統。
71. 影響人格發展的因素包括:生物遺傳因素、家庭因素、社會文化因素、學校教育因素、個人主觀因素。
72. 埃裡克森将人格發展分為八個階段,其中學前期(3~6歲)的主要危機是主動感對内疚感,學齡期(6~12歲)的主要危機是勤奮感對自卑感,青春期(12~18歲)的主要危機是自我同一性對角色混亂。
73. 中學生障礙性心理問題包括:抑郁症、恐懼症、焦慮症、強迫症、網絡成瘾、神經衰弱症、反社會型人格障礙。
74. 心理輔導的主要方法:強化法、消退法、代币獎勵法、系統脫敏法、認知療法、來訪者中心療法、理性-情緒療法(合理情緒療法)
六、德育
75. 品德的心理結構包括四種基本心理成分:道德認識、道德情感、道德意志、道德行為。
76. 品德形成的一般過程是:依從、認同、内化。
77. 德育過程由教育者、受教育者、德育内容和德育方法四個相互制約的要素構成。
78. 德育過程的基本矛盾是社會通過教師想學生提出的道德要求與學生已有品德水平之間的矛盾。
79. 德育原則包括:
方向性原則(導向性原則)、疏導原則、尊重信任學生與嚴格要求學生相結合原則、教育影響的一緻性與連貫性原則、因材施教原則、知行統一原則、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的原則(長善救失原則)、正面教育與紀律約束相結合的原則、集體教育與個别教育相結合的原則。
80. 德育方法:
說服教育法、榜樣示範法、陶冶教育法(情感陶冶法)、實際練習法(實踐鍛煉法、實際鍛煉法、指導實踐法、鍛煉法)、品德修養指導法(個人修養法)、品德評價法、體諒模式。
1、各種研究方式方法的實施步驟
(1)(确定研究課題)查找文獻資料;
(2)設計研究,制定研究計劃;
(3)實施研究,收集資料;
(4)分析、處理收集到的資料;
(5)撰寫研究報告。
2、簡述行動研究的特征
(1)目的是為了改進實踐。
(2)研究的内容是教育教學中的問題。
(3)教學與研究合一。
(4)研究的循環性。
記憶技巧:一起遵循内幕
3、簡述教育的文化功能
(1)教育的文化傳遞/保存功能;
(2)教育的文化選擇/整理功能;
(3)教育的文化交流/傳播功能;
(4)教育的文化更新/創造功能。
4、遺傳對人的發展的作用
(1)遺傳為人類發展提供了生理前提、可能性。
(2)遺傳成熟程度制約身心發展的過程及年齡特征。
(3)遺傳素質的差異對人的發展有一定的影響。
記憶技巧:差生成
5、環境對人的發展的作用
(1)環境為個體發展提供了多種可能性
(2)環境對個體發展的影響有積極和消極之(3)人在接受環境影響和作用時有主觀能動性
記憶技巧:科技小豬
6、學校教育的獨特作用
(1)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做出社會性規範.(2)學校教育具有加速個體發展的特殊功能(3)學校教育對個體發展的影響具有延時和即時的價值
(4)學校教育具有開發個體特殊才能和發展個性的功能
記憶技巧:歸家寄腌菜
7、全面發展教育的組成部分及其關系
(1)德育德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着靈魂和統帥的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方向性的保證。
(2)智育智育在全面發展的教育中起着前提和支持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了知識基礎和能力基礎。
(3)體育體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着基礎作用,為其他各育提供物質基礎。
(4)美育美育在全面發展教育中起着動力作用。
(5)勞動技術教育勞動技術教育可以綜合德育、智育、體育和美育的作用。
8、影響學制的因素(建立學制的依據)
(1)取決于社會生産力發展的水平和科學技術發展的狀況;(經濟)
(2)受社會制度的制約,反映一個國家教育方針的要求; (政治)
(3)學校教育制度的建立,還要考慮到人口狀況;(人口)
(4)要依據青少年兒童的年齡特征;(學生)
(5)要吸取原有學制中的有用的部分,參照外國學制的經驗。(本國曆史 外國經驗)
9、 現代教育制度的發展趨勢
(1)加強學前教育及其與小學教育的銜接;
(2)提早入學年齡,延長義務教育年限;
(3)普通教育和職業教育朝着綜合統一的方向發展 ;
(4)高等教育的類型日益多樣化;
(5)學曆教育與非學曆教育的界限逐漸淡化;
(6)教育制度有利于國際交流;
(7)終身教育體系的建構。
10、教師的職業素養
(1)思想道德素養
(2)知識素養
(3)能力素養
(4)心理素養
(5)身體素養
11、 教師的成長曆程
(1)關注生存
(2)關注情境
(3)關注學生
12、教師職業成長的途徑
(1)職前師範教育
(2)職後:加強理論學習;學習他人經驗;參與行動研究;反思自教學經驗
13、師德為先的基本内容
(1)熱愛小學教育事業,具有職業理想,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體系,履行教師職業道德規範,依法執教。
(2)關愛小學生,尊重小學生人格,富有愛心、責任心、耐心和細心
(3)為人師表,教書育人,自尊自律,做小學生健康成長的指導者和引路人
14、能力為重的基本内容
(1)把學科知識、教育理論與教育實踐有機結合,突出教書育人實踐能力
(2)研究小學生,遵循小學生成長規律,提升教育教學專業化水平
(3)堅持實踐、反思、再實踐、再反思,不斷提高專業能力
15、教師專業理念與師德的基本内容
(1)職業理解與認識
(2)對小學生的态度與行為
(3)教育教學的态度與行為
(4)個人修養與行為
16、簡述教師專業能力的基本内容
(1)教育教學設計
(2)組織與實施
(3)激勵與評價
(4)溝通與合作
(5)反思與發展
17、制約課程的因素
(1)社會需求。
(2)學科知識水平。
(3)學習者身心發展特點。
18、綜合實踐活動課的基本内容
(1)信息技術教育。
(2)社區服務和社會實踐。
19、 注意的品質
(1)注意的廣度/範圍
(2)注意的穩定性
(3)注意的分配
(4)注意的轉移
20、影響遺忘的因素
(1)學習材料的性質
(2)識記材料的數量和學習程度
(3)記憶任務的長久性和重要性
(4)識記的方法
(5)時間因素
(6)情緒和動機
21、提高記憶的方法
(1)明确記憶目的,增強學習的主動性
(2)理解學習材料的意義
(3)對材料進行精細加工,促進對知識的理解
(4)運用組塊化學習策略,合理組織學習材料
(5)運用多重信息編碼方式,提高信息加工的質量
(6)重視複習方法,防止遺忘。
22、皮亞傑認知發展階段理論
(1)感知運動階段
(2)前運算階段
(3)具體運算階段
(4)形式運算階段
23、耶克斯—多德森定律/學習動機與學習效果的關系
(1)高強度的學習動機和低強度的學習動機一樣降低學習效率
(2)一般來說,中等強度的動機學習效果最好
(3)任務難度越高,最佳動機水平越低;任務難度越低,最佳動機水平越高
(4)動機水平和學習效果之間呈倒U形關系
24、自我效能感影響因素
(1)成敗經驗
(2)對他人的觀察
(3)言語勸說
(4)情緒和生理狀态
25、内部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1)學生成就動機的培養
(2)學生歸因信念的訓練
(3)學生自我效能的增強
(4)學生學習中自我價值的維護
(5)學生學習自主性的支持
(6)學生成就目标的引導
26、外部學習動機的培養與激發
(1)表達明确的期望
(2)提供明确,及時且經常性的反饋
(3)合理運用外部獎勵
(4)有效運用表揚
27、促進學習遷移的教學措施
(1)精選教材
(2)合理編排教材内容
(3)合理安排教學程序
(4)教授學習策略,提高遷移意識性
28、加涅關于學習結果的分類
(1)言語信息的學習
(2)智慧技能的學習
(3)認知策略的學習
(4)動作技能的學習
29、簡述程序教學的步驟
(1)小步子教學
(2)自定步調,循序漸進
(3)老師給與積極反饋
(4)降低錯誤率
30、建構主義學習理論的基本觀點
(1)知識觀:強調知識的動态性
(2)學習觀:強調學習的主動建構性、社會互動性和情境性
(3)學生觀:強調學生經驗世界的豐富性和差異性
(4)教學觀:強調情境式學習、合作學習
31、有效概括的方法
(1)配合運用正例和反例;
(2)正确使用變式;
(3)科學地進行比較;
(4)啟發學生進行自覺概括。
32、操作技能的培養要求
(1)準确講解與示範;
(2)合理安排練習;
(3)充分而有效地反饋;
(4)建立穩定清晰的動覺。
33、影響态度與品德的條件
(1)外部條件
①家庭教養方式
②社會風氣
③同班群體
(2)内部條件
④認識失調
⑤态度定式
⑥道德認知
34、皮亞傑道德發展階段論
(1)自我中心階段
(2)權威階段
(3)可逆階段
(4)公正階段
35、簡述科爾伯格的道德發展階段理論
(1)前習俗水平:懲罰與服從取向階段、相對功利取向階段
(2)習俗水平:尋求認可取向階段、遵守法規取向階段
(3)後習俗水平:社會契約取向階段、普遍倫理取向階段
36、德育過程的基本規律
(1)德育過程是具有多種開端的對學生知、情、意、行的培養提高過程
(2)德育過程是促進學生思想内部矛盾運動的過程,是教育和自我教育的統一過程。
(3)德育過程是組織學生的活動和交往,對學生多方面教育影響的過程。
(4)德育過程是一個長期的、反複的、不斷前進的過程。
37、長善救失原則的貫徹要求
(1)要一分為二地看待學生
(2)發揚積極因素,克服消極因素
(3)引導學生自覺評價自己,進行自我教育
38、疏導原則的基本要求
(1)講明道理,疏導思想
(2)因勢利導,循循善誘
(3)以表揚激勵為主,堅持正面教育
39、簡述說服教育法的貫徹要求
(1)明确目的;
(2)富有知識性、趣味性;
(3)注意時機;
(4)以誠待人。
40、心理健康的标準
(1)對現實的有效知覺
(2)自知自尊與自我接納
(3)自我調控能力
(4)與人建立親密關系的能力
(5)人格結構的穩定與協調
(6)生活熱情與工作高效率
41、班集體的四個基本特征
(1)明确的共同目标
(2)健全的組織機構
(3)共同的生活和活動準則
(4)班級成員之間平等、心理相容的氣氛
42、家校聯系的基本要求
(1)目标一緻;
(2)地位平等;
(3)方法多樣
43、班級管理的原則
(1)方向性原則
(2)全面管理原則
(3)自主參與原則
(4)教管結合原則
(5)全員激勵原則
(6)平行管理原則
44、建立積極有效的課堂規則的策略
(1)教師和學生充分讨論,共同制定
(2)内容少而精,多正面引導
(3)及時制定、引導與調整課堂規則
45、上一堂好課的基本要求
(1)目标明确
(2)重點突出
(3)内容正确
(4)方法得當
(5)表達清晰
(6)組織嚴密
(7)氣氛熱烈
46、貫徹直觀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1)正确選擇直觀教具和現代化教學手段
(2)直觀要與講解相結合
(3)重視運用語言直觀
47、貫徹啟發性原則的基本要求(
1)教師應講的“少而精”,給學生流出思考的空間
(2)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
(3)設置問題情境,使學生處于積極思維的狀态
(4)培養學生良好的思維方法,使學生學會思考
48、簡述教師起主導作用原因
(1)學生各個方面不成熟,需要教師的指導
(2)教師代表社會向學生提出要求,影響教學内容、方法、目的
(3)教師專業知識豐富
49、如何發揮教師主導作用?
(1)恰當而精心的組織教學過程
(2)充分調動學生學習的主動性和積極性(3)培養學生自學能力
(4)建立和諧、民主融洽的師生關系
教學設計第一題——文本特點
有以下幾種問法:
1.分析文本的寫作特點。
2.試對上文進行文本解讀。
3.分析本文的景物描寫的特點。
以上幾種問法,實際意思一樣,主要分析課文的寫作特點。
主要從文體、結構、語言表達、修辭手法、說明方法和表現手法等角度進行分析。具體作答步驟:
1.認真審題,回憶理論點:文體、結構、語言表達、修辭手法、說明方法和表現手法等具體内容。
2.帶着問題和理論點進行閱讀課文,邊讀邊分析邊标劃,防止遺忘。
3.規範書寫(作答模闆):本文是一篇XX文,采用了XX的修辭手法或XX說明方法,采用XX表現手法,用詞\語言XX,通過XX的結構順序(記叙了\描寫了)(某個故事\某地方的優美景色),并從中悟出XX道理\或抒發(表達)了XX情感。
第二種出題方向——拟定教學目标
一般出在第二題,從三維教學目标角度進行拟定。
教學目标答題模闆(識字課、閱讀課)
1.知識與技能:學生會認XX字,會寫XX字;能夠用普通話流利朗讀課文,背誦課文第X自然段;掌握XX修辭手法。
2.過程與方法:通過合作學習(或閱讀、或分小組讨論)等方式,學會運用XX等修辭手法進行寫話,提高XX的能力。
3.情感态度價值觀目标:通過學習,使學生感受到(或體會到)XX道理(之美),增強學生XX情感(意識)。
教學目标模闆(寫作課)
1.知識與技能:能夠通過恰當的語言和具體的事例來表達内心的XX真情實感,能夠正确使用XX等标點符号。
2.過程與方法:在交流中學會傾聽、學會傾訴,尊重别人獨特的内心感受。通過觀察、讨論和回憶等形式發現自身的真實感受,學會與生活實際相聯系的寫作方法。
3.情感态度價值觀:樂于書面表達,願與他人分享内心的真實感受,感受習作的快樂并增強習作的自信心,逐步養成留心觀察勤動筆的寫作習慣。
第三種出題方向——教學重點、難點
一般出在第三題
1.識字、閱讀課:重點:掌握...字、詞,掌握...寫作手法,體會語言特色。(知識與技能目标)難點:能夠運用...修辭(寫作)手法,體會...思想感情。(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目标)
2. 寫作課:重點:引導學生運用實例進行寫作難點:敞開心扉,真實說出内心的想法,表達真實情感等
第四種出題方向——設計教學過程
此角度包括5、6、7、8種角度,分别是設計導入及理由、設計課題提問及理由、設計三道題及理由和設計闆書及理由。一般出在第三題,分值為20分。主要以閱讀和識字課型出現。
教學過程(答題模版)
(一)導入過程(設計導入 意圖)
教師使用XX等方法向學生播放視頻故事(或圖片)或遊戲的方式,向學生提出XX問題,通過學生的回答順勢引出本課課題。
設計意圖:通過XX導入方式,能夠吸引學生的注意力與好奇心,從而激發學生學xi XX的興趣與熱情,從而有利于下面的教學。
(二)新課講授
此部分主要分三個部分進行講授,也就是三讀課文。
1.初讀課文,整體感知:
(1)學生先讀課文,再教師範讀課文。學生借助拼音、字典等工具書的方式,正确認讀生字詞,了解部分生字新詞的意思。
(2)根據課文篇幅的長短、生字新詞的多少适當設計組詞造句、記憶字型、指導寫字的環節(如筆順)。
(3)疏通文章大意,并向學生提出問題:
a.本文講述了...事?或作者寫了...人?或看了...景物?
b.并總結文章段落大意:...。
2.精讀課文,體會手法
(1)指導學生正确、流利的朗讀課文,确定文章運用XX寫作手法。
(2)運用小組讨論分方式
a.将學生分為若幹小組進行讨論
b.确定要讨論的問題:
讨論事:起因、經過、結果
讨論人:從...方面描寫人物形象,如:語言、動作、神态、心理等方面去刻畫人物形象,分析人物...性格特點。
讨論景:通過對某景物...方面的描寫,揭示...人生哲理。
c.此問也可以引導學生自行設置問題,進行小組讨論,讓學生自行回答。如:文章分幾部分描寫(人、事、景),每部分運用了什麼...修辭手法?好在哪裡?通過學生的回答,教師加以總結,得出結論:本文運用了...手法描寫人物性格特點(揭示...道理)。
3.研讀賞析,體驗情感
(1)學生再次有感情的朗讀課文(或者角色扮演讀課文),讓學生體會作者所要表達的思想感情。并提出問題:本文體現了作者怎樣的情感(揭示了怎樣的道理)?
(2)通過學生讨論回答問題,教師加以總結,得出。。。道理。
(三)鞏固提高拓展延伸
設置課堂小練筆,讓學生利用文中XXX修辭手法造句,并去練習描寫其他(同類)相關事物(也可以介紹其他相關課外知識),以達到鞏固提高、深化理解的效果。
(四)歸納小結
(意圖:總結中心思想,領悟所學知識主題,揭示本質)師生共同或(教師)總結本課内容(可以把闆書重新總述),突出本節課的重難點。
(五)布置作業
主要從聽、說、讀、寫四個方面布置。
說:根據本文内容講故事給他人(父母或小夥伴)聽。
讀:有感情的朗讀課文相關段落;搜集相關課外材料,下節課以小組形式進行朗讀展示。
寫:仿寫相關片段内容,進行練筆。
禁忌:留抄寫多少遍字詞、課文等作業
(六)闆書設計
闆書設計内容主要是課文中重點的事物、特點(重點詞語)、教學内容内在結構、内容的補充等。
形式多樣,有文字闆書、圖畫闆書和綜合闆書,這裡為了吸引考官眼球,建議選用圖畫闆書或者綜合闆書。
設計意圖模闆:闆書是課堂的重要組成部分,是輔助教師進行教學的有效手段,幫助學生明确課文中心、拓展思路、鞏固知識,并培養學生寫作整潔、思路清晰的良好習慣,鞏固重難點,激發學生對知識的興趣, 提高課堂效率,更能突出本節課的主旨,起着畫龍點睛的作用。
第五、六種出題方向——設計習題說明意圖
一般出在第三題:
其實這是教學過程中應用到的問題,有以下問法:
1.依據教學目标,設計三道練習題,并說明設計意圖。
2.依據教學目标,設計三個課堂問題,并說明設計意圖。
作答模闆:
設計題目1:用……詞語或成語…………造句。設計意圖:幫助學生理解重點詞語的意思,學會運用本文詞語進行簡單的寫話。(知識與技能目标)
設計題目2:讓學生以小組的形式讨論每段寫了什麼内容,表達了怎樣的中心思想?
設計意圖:一方面鍛煉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另一方面有利于掌握句子的含義。(過程與方法目标)
設計題目3:通過對本文的學習,悟出了什麼道理?或獲得了什麼樣的情感體驗?
設計意圖:培養學生對道理或者情感的體會能力,有利于學生健全人格的養成。(情感态度價值觀目标)
教案設計作答思路 模闆
一、教學目标
教學目标要分為三個去寫,不然有可能會被扣分,為了我們來之不易的分數,說什麼也不應該少寫。
1、知識與能力目标:主要寫所要講述的内容和知識點,教别人什麼知識點就寫什麼知識點;
2、過程與方法目标:通過什麼樣的學習方法,能教會别人什麼。簡單來說,這個目标寫教學過程的概述。
3、情感态度與價值觀目标:學了這些内容,對于學生心理/價值觀/道德觀引起什麼樣的影響。這個目标文科性質的科目比較好寫,理科性質的科目建議向動手能力及理性思維的方向去寫。
二、教學重、難點
重點是主講内容,難點則是在這些内容裡的次要選擇,如果是兩者想出其一,隻寫教學重點也不會失分。雖然這部分内容要寫的比較多,但是我們在寫的時候一定要簡單扼要。
三、教學過程(是筆試中教案必寫的内容,面試的時候可以簡寫)教學過程中一定要突出學習方法(如小組讨論、自主探究等),重點是學生為主的觀念。很多答案中的這一部分是有設計意圖這部分,就是你為什麼要這麼做,為什麼要這樣設計教學過程。小香建議是設計意圖不用每一步都寫,隻要有1-2個新穎的點,然後寫上自己的設計意圖即可還可以節省時間。
1、課堂導入
這個導入方法有很多,故事導入、圖片導入、遊戲導入、直接導入等等,發揮想象力,讓人真的有種“身臨其境”的感覺,想象你真的要去上這堂課的話,怎麼開頭才能引起學生的注意。
2、課堂新授
講解知識的步驟,這一部分就寫你要怎麼去講這個知識點即可。
3、鞏固提升
這一塊是留給學生的,屬于一節課的驗收步驟,一般安排是習題或知識點延伸。
4、課堂總結/布置作業
這一塊不要省略,這是為了保證課程的完整度。作業布置要合理适量,起到一個“承上啟下”的作用,對于這節課剛學的和之後要接觸的内容都有幫助。
四、教師總結/反思
總結講課方法,預想一下課堂的效果,這部分内容不要太多。最後大家一定要注意教師資格證筆試考試中的教案與當老師之後的教案還是有很大的區别,筆試中的教案題目會給很多信息,不會讓我們把整體的教案寫下來,而是寫一部分内容即可。
如教學重點是啥;這樣設計教案到底合不合理;寫自己的教案設計過程等。
這麼些内容可比正兒八經的教案簡單多了,但這并不妨礙我們看優秀的教案取取經,我們也可以說是降維打擊吧!我們也可以去找曆年的教案真題,畢竟我們可以從中總結出很多套路,就像是現在我們看到的教案模闆一樣。
參考例子
《小攝影師》
【問題】
(1)請簡述小學語文課程基本理念。
(2)如指導小學生學習這節課,試拟定教學目标、教學重點和難點。
(3)依據拟定的教學目标,設計教學過程。
一、課程理念:
1.全面提高學生的語文素養;2.正确把握語文教育的特點;3.積極倡導自主、合作、探究的學習方式;4.努力建設開放而有活力的語文課程。
二、教學目标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标
1.認識“攝、媚”等8個生字。會寫“突、按”等14個生字。能正确讀寫“突然、立刻、人行道”等12個詞語。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聯系上下文,讀懂文中的語句。
3.了解課文的主要内容,體會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高爾基對小男孩無比慈愛、關懷備至的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感知高爾基接受少先隊員照相的經過。
2.教學難點:通過對話和細節描寫來體會人物的心理活動。
三、教學過程
(一)複習導入,說話練習
1.鞏固詞語。
紙團、牆報、鞠躬、打量、吩咐、擺弄、膠卷、秘書、雜志社、轉告
2.用上以上詞語來說說課文的主要内容。
(二)角色演讀,體會感情
1.以小組為單位,組長為導演,安排組員分角色朗讀、表演課文第1—11自然段的内容。
提醒:以課文内容為劇本,找出描寫動作、神态的重點詞語,邊做動作邊朗讀。
2.教師分組巡視、指導朗讀、表演。
3.挑選一組學生上台表演,根據表演情況,相繼指導理解幾處重點語句。
(1)點評學生表演的動作。相繼理解“鞠躬”、“打量”、“擺弄相機”、“趕緊站”等詞語。
(2)從小男孩“咧嘴笑了”到“大哭起來”,說說你表演時體會到小男孩當時的心情是怎樣的?引導學生從中感受到小男孩對高爾基的崇敬熱愛之情。
(3)抓住高爾基的反應,尤其是“吩咐”二字,展開讨論,體會到他對下一代的寬厚慈愛和關懷。
(4)引讀第10自然段,注意高爾基的神态動作,指導讀好句子:“孩子,回來!我給你膠卷,我這兒有很多膠卷。”讓學生反複朗讀好這句話,從中感受到高爾基多麼想留住小男孩,幫助孩子拍成這張照片,實現他美好的願望。
4.練習分角色有感情朗讀課文,讀出對話的不同語氣。
(三)巧設疑問,升華感情
1.提問:小男孩會回來嗎?
2.讓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要求聯系全文,在課文中找出自己的依據。
3.高爾基希望孩子來嗎?指導朗讀最後一句話,抓住“不過”、“一定”等詞表示的前後态度上的轉變,再次深切感受他對少年兒童的關懷和深深的愛。
(四)總結
我們學習了《小攝影師》一文,了解了高爾基不喜歡大記者的采訪,卻喜歡少先隊員的采訪,這是為什麼?如果是你,希望相片出現在報刊上,還是喜歡出現在學校的牆闆上?
學生讨論後歸納:這是采用了對比的寫法,體現了高爾基對下一代的關懷與熱愛。現在我們懷着對偉人的崇敬與熱愛再讀課文。
(五)課外延伸,想想續寫
小男孩匆匆趕往高爾基的辦公室,再次見面時他們會說寫什麼?做些什麼呢?請你展開想想,接着往下編寫這個故事,同學間相互交流。
(六)闆書設計
小攝影師
喜歡:小攝影師
高爾基:關愛少年一代
《宿新市徐公店》
【問題】
(1)請簡述小學語文課程的性質。
(2)如指導小學生學習這節課,試拟定教學目标、教學重點和難點。
(3)依據拟定的教學目标,設計教學過程。
教案解析
一、課程理念:
語文課程是一門學習語言文字運用的綜合性、實踐性課程。義務教育階段的語文課程,應使學生初步學會運用祖國語言文字進行交流溝通,吸收古今中外優秀文化,提高思想文化修養,促進自身精神成長。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
二、教學目标及重難點
(一)教學目标
1.會認“徐、籬、疏”3個字,會寫“宿、徐、籬、疏、蝶”5個生字,理解字義,識記字形。
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讀古詩,誦讀古詩,理解古詩所描繪的美麗景色,想象兒童在花叢中捕蝶的快樂,體會詩人對大自然的熱愛之情。
3.學習根據詩句理解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二)教學重難點
1.教學重點:抓住關鍵詩句,體會詩文表達的思想感情。
2.教學難點:通過看注釋,查字典,聯系上下文和生活積累推測、判斷重要字詞的意思,從而完整地理解詩意。
三、教學過程
(一)創設情境,激情導入
1.展示春天美景圖片。
教師導入:同學們,春景美不美?你會用什麼詞語來形容這樣的美景?你想到了我們以前學過的哪些描寫春景的詩句?預設:詞語:萬紫千紅、詩情畫意……詩句:村居草長莺飛二月天,拂堤楊柳醉春煙。兒童散學歸來早,忙趁東風放紙鸢。今天,我們要跟随南宋詩人楊萬裡去欣賞暮春時節的鄉村景色。
(闆書:宿新市徐公店)
2.認讀“宿、徐”。
(注意指導把“宿”的平舌音讀正确)
3.解題。你在哪裡見過這兩個字?知道它們的意思嗎?預設:在招牌上見過“宿”,引導理解“宿”就是住宿、投宿,這裡的“店”就是住宿的客店,就是現在的旅館、酒店。在同學等人的姓名中認識了“徐”。“徐公”指一位姓徐的老人。
我們一起來說一說題目的意思:宿新市徐公店:投宿在新市徐公的客店。
4.讀詩題。
現在請你根據詩題的意思把詩題讀正确吧!宿/新市/徐公店
5.簡介作者以及寫作背景。
楊萬裡,字廷秀,号誠齋。吉州吉水(今江西省黃橋鎮湴塘村)人。南宋大臣,著名詩人,與陸遊、尤袤、範成大并稱“南宋中興四大詩人”,被譽為一代詩宗。因宋光宗曾為其親書“誠齋”二字,故學者稱其為“誠齋先生”。寫作背景:這首詩作于紹熙三年(1192年)。詩人在外出的旅途中,經過新市,住在一間姓徐的人開設的客店裡,農村美麗的風光和兒童嬉戲的情景,深深吸引了他,觸發了他的詩興。
(二)初讀課文,解決字詞
1.學生自讀課文,要求:
(1)大聲、流利地讀古詩,讀準字音,讀通詩句。
(2)遇到自己喜歡的語句,多讀幾遍。
2.自學課文生字詞,可以用筆在文中圈出來,然後借助課文注釋及其他用合适的方法來解決生字詞。
3.檢查學習效果,相繼指導。
(1)生字。
①注意讀準平舌音“宿”,翹舌音“疏”,邊音“籬”。
②指導書寫“籬、疏”。
注意“籬”上下結構,上窄下寬,倒數第二筆是撇折。
“疏”左右結構,左窄右寬,第一筆是橫撇,下面的“止”最後一筆橫要變成提。
(2)詞語理解。
新市:地名,在今湖南攸縣北。疏疏:稀疏。陰:樹蔭。
(三)圖文結合,初讀感知
1.了解景物。自由朗讀後交流:楊萬裡在詩中寫到了哪些景物,在詩句中做上記号。再看看圖,說說圖上有哪些景物。預設:楊萬裡在詩中寫到的景物有“籬”(籬笆)“樹”“菜花”(油菜花)“兒童”“黃蝶”。預設:從圖中還能看到田邊小路。根據學生交流情況指導理解:“籬落”指的就是籬笆。“樹頭”是指樹枝上。“小路”就是詩中所寫的“小徑”。(闆書:籬落、一徑、枝頭(靜)兒童、黃蝶、菜花(動))
2.再讀詩句,讀通順。
(四)重點突破,理解詩意
1.看看圖,說一說這些景物分别是怎樣的?
( )的籬落 ( )的小徑( )的兒童
( )的蝴蝶( )的菜花 ( )的樹
2.讀詩句,作者是怎樣描寫這些景物的?說一說。
根據對詞語的理解,小組讨論交流。
選代表展示交流:
預設:籬笆很稀疏,小路很長。指導圖文對照了解“疏疏、深”;
指導聯系“花落知多少”理解“花落”:
看圖并根據語境強調“走”在古時指的就是跑。
“無處尋”用你自己的話該怎麼說?(沒有找到)我們學過的哪句詩句裡中的“無”也是指“沒有”的意思?(“草色遙看近卻無”中“無”是沒有的意思。)
3.再讀詩句,讀好節奏。
宿新市徐公店
籬落/疏疏//一徑深,
樹頭/新綠//未成陰。
兒童/急走//追黃蝶,
飛入/菜花//無處尋。
(五)吟吟誦誦,漸入詩境
1.我們讀着詩句,就仿佛跟随詩人楊萬裡欣賞到了田園風光,請你把欣賞到的景色說給大家聽吧!
小組交流說詩意,再在全班交流:
(詩句的大意:稀疏的籬笆旁有一條深長的小徑,樹上的花兒謝了,露出一些新綠,葉子還沒成陰。兒童奔跑着追趕黃色的蝴蝶,蝶兒飛進黃色的菜花叢中沒法找尋。)
(闆書:黃 新綠 黃)
2.看着這樣的景色,這樣的情景,詩人楊萬裡會想些什麼,他有怎樣的感受呢?
預設:詩人被這美麗的景色吸引了,非常喜愛這鄉村田園風光。
(闆書:情:喜愛)
請你把最喜愛的最有感受的詩句讀一讀。
3.配樂一齊讀詩。這是詩人的感受,更是大家的感受,請你随着音樂把詩誦讀一番,讀出自己的感受。
(六)圖文對照,學編故事
1.這首詩雖然隻有二十八個字,但在詩人眼裡不僅僅是一個短短的鏡頭,展開想象,把你“見”到的說給同學聽聽吧。
(這時,從小路的遠處,跑來一個七八歲的小男孩,他正在追趕一隻黃色的蝴蝶。黃蝶兒忽高忽低,忽左忽右,忽上忽下,好像故意與他捉迷藏。追了一會兒,黃蝶兒大概也飛累了吧,它停了下來,歇在路旁的籬笆上,小男孩也停住了腳,眼睛緊盯着蝴蝶,一邊用袖子去擦臉上的汗珠。詩人這時仔細地打量起眼前的小男孩:圓圓的臉上嵌着一雙明亮的大眼睛,透出他的天真和可愛。淡紫色的短褂,藍色的長褲在暮春的田野裡顯得更加豔麗。說時遲,那時快,小孩雙手一攏,猛地朝蝴蝶撲去。可是還沒等他把手合攏,那蝴蝶已機靈地扇動翅膀,飛進油菜花叢裡去了,再也找不到了。看着那一片金黃的菜花。小男孩非常懊惱,滿臉的不高興。他瞅了詩人一眼,便蹦跳着跑開,去尋找新的快樂了。)
2.有感情地朗讀課文,背誦和默寫。你能看着圖吟誦給同學們聽嗎?
(指導有感情背誦)在背誦的基礎上,把這首詩默寫下來,注意不要寫錯别字。
(七)課堂總結,再現課文。
1.古時候的鄉村生活真是太美了,詩人對鄉村生活更是充滿了喜愛之情,請你想象鄉村生活的畫面,用喜愛的語氣再讀一讀全文吧!
2.本詩詩中有畫,畫中有詩,同時也是一個有趣的故事,請把這個故事寫下來,看誰寫得生動,想象豐富。
(八)闆書内容
宿新市徐公店
情:喜愛
畫:籬落、一徑、枝頭 (靜)
兒童、黃蝶、菜花 (動)
色:黃 新綠 黃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