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1-05 20:55:32

張藝謀電影《影》的中國水墨畫卷感染了許多人,尤其是孫俪彈瑟、鄧超撫琴的“琴瑟和鳴”畫面貫穿劇情始終,承擔了助推情節發展的作用,可謂點睛之筆。

從《詩經》裡“窈窕淑女,琴瑟友之”,到對酒當歌的曹操誦出“我有嘉賓,鼓瑟吹笙”,再到李商隐的情詩“錦瑟無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華年”……瑟的出鏡率并不低。

然而,瑟在唐宋之後日漸失傳,“琴瑟和鳴”這一場景也已消失了千年之久。近年來通過考古發掘和音樂考古人的研究,方才破解出瑟的彈奏謎團,“琴瑟和鳴”得以重現。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1

瑟和古筝有何區别?

早在《詩經·小雅》裡,就有記載“我有嘉賓,鼓瑟鼓琴。鼓瑟鼓琴,和樂且湛。”鼓瑟來迎接遠方來的客人,是古人的傳統。

“怎麼和古筝有點像?”“這聲音沉靜柔美,不如古筝那麼高亮,也沒有古琴那般低沉。”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常以一曲鐘磬與瑟合奏的《鹿鳴》來歡迎客人。但看着舞台上的樂器,觀衆會這樣嘀咕。

其實,所演奏的這兩張瑟來頭可不小,它們分别是複原自信陽長台關1号墓出土的錦瑟和2号墓出土的黑瑟,距今有兩千多年。

在和古瑟演奏員袁佳音交流時,大河報·大河客戶端記者得以近距離欣賞這兩張複原的古瑟,其中錦瑟上還能看到狩獵巫舞圖案。兩張瑟用桐木制作,均為25弦,而古筝最常用的規格為21弦,形制也比現在古筝大,最明顯的區别是支撐弦的琴碼有兩排,且較低。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2

(上邊兩張瑟分别為複原自信陽長台關1号墓出土的錦瑟和2号墓出土的黑瑟,下邊是如今常用的古筝。)

“五十弦”的瑟為何縮水一半?

相傳,最早的瑟有五十弦,故又稱“五十弦”,李商隐詩句有雲“錦瑟無端五十弦”。而兩張複原古瑟卻是25弦,這也是考古出土古瑟的基本形制。為何瑟的弦數縮水了一半?

這要從黃帝神話說起。文獻記載:“庖犧(即伏羲)作五十弦,黃帝使素女鼓瑟,哀不自勝,乃破為二十五弦,具二均聲。”袁佳音的講述或許更為生動,“相傳素女将瑟彈得哀婉慘絕,黃帝越聽越覺得悲傷不能自已,最後派人将瑟破掉一半,心情才漸漸平複”。

繁榮一時的古瑟為何會消逝?

瑟在西周時期就被應用于宮廷雅樂之中,但在兩晉、南北朝時期就基本失傳了,唐宋以來的後世瑟已不同于古瑟,至明清時期瑟已經成為一種禮器。瑟的沒落,從唐代詩人張籍的《廢瑟詞》中可見端倪,“古瑟在匣誰複識,玉柱颠倒朱絲黑。千年曲譜不分明,樂府無人傳正聲”。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3

袁佳音認為,瑟的沒落或許與編鐘樂的沒落有很大關系,“瑟一般被作為宮廷雅樂合奏樂器,多與編鐘樂器合奏,後來琴、筝等彈撥樂器逐漸向個人化、娛樂化方向發展,成為獨奏樂器,琴廣泛地流傳于文人雅士之中,瑟由音樂風格個性化的筝所代替”。

消失千年的瑟該如何彈奏?

由于年代久遠,上述兩張戰國瑟出土時,琴弦早已不複存在。殘碎成塊的瑟,經過整理拼合,大體可恢複原形,但有瑟無弦對樂器來說終究是個擺設。

還好馬王堆漢墓出土的二十五弦瑟,保留了完整的絲質瑟弦,為琴弦複原提供了參照。出生于河南開封的古琴名家丁承運教授對瑟的定弦展開研究,他将琴碼分為兩排,外9根弦和内16弦分别成兩排琴碼排列,利用雙排瑟柱之間的音高差别實現瑟與編鐘古樂的旋宮轉調。

破解了定弦,可内外兩組琴弦該如何彈奏?古人雖沒有留下來一張光碟供今人模仿,但河南淮陽于莊漢墓的彈瑟俑,為後人提供了蛛絲馬迹。這座瑟俑右手作彈弦狀,左手擡起,雙手呈前後交替演奏狀。這與琴、筝雙手分置琴弦左右兩側不同。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4

丁承運由此探索出演奏瑟的技法是右手演奏内16弦,左手演奏外9弦,兩手交替演奏。袁佳音特意演示了這個被稱為“左右手前後勾搭交替演奏”的方法,上下取音,配合撥動着兩組有着音高差别的琴弦,變幻多樣,給人一種獨特的彈撥樂器視聽感受。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5

(張藝謀《影》還是比較注重細節的,孫俪彈奏手勢中,左手确實在前方,這是瑟獨有的彈奏方法。)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6

(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瑟演奏員袁佳音展示彈瑟方法)

古文獻記載常把琴和瑟相連,用“琴瑟”來形容和諧,例如用“琴瑟和鳴”比喻夫婦情笃和好。1998年,丁承運開始研究古琴與古瑟的合奏,并且夫唱婦随,經過不斷探索,這對伉俪終于使“琴瑟友之”的場景在今天上演。張藝謀在《影》中也複現了這個場景。河南博物院華夏古樂團也有琴瑟和鳴的《鳳求凰》經典曲目。

《影》中的瑟貼近“古風”嗎?

與瑟相伴18年的袁佳音始終在尋找古瑟的“古風”。她希望能盡量還原瑟的古代樣貌,“複現古樂不應該怕麻煩,雖然不可能原汁原味地還原,但作為博物館工作者,要盡最大努力讓現代人見到最接近古瑟的模樣。”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7

兩張複原古瑟的瑟首處,均有四個立柱,這是古瑟特有的瑟枘(rui)。根據出土古瑟遺留下來的系弦方式,瑟弦是按組纏繞在瑟枘處。佳音正在使用的古瑟雖然保留了瑟枘,卻依然采用的是古筝上弦方法,但她透露,已與樂器研究專家溝通,恢複瑟絲弦演奏與傳統的上弦方式。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8

(注意《影》中所用古瑟的細節,四個瑟枘)

實際演奏中,新問題也不斷湧現。如瑟弦材質是否應該還原古代而采用絲弦,是否應該佩戴義甲等問題,都在古瑟小圈子裡不斷進行着探讨。

考慮到日常演出的音色多樣化,目前大多複古樂團複制的古瑟均為尼龍弦、高琴碼,多與古筝相仿。而文獻和考古數據中可以得知,古瑟的弦多為絲弦材質,但是瑟在張絲弦後,出現瑟弦張力不夠,琴碼易移動,在演奏中常出現音高不穩定、音色共振不佳等情況。

如何複彈千年前的古瑟?

袁佳音自幼學習古筝,初彈瑟時,對瑟的音樂風格難以把握,經常會彈出筝的感覺。經過不斷摸索,曾師從河南筝派名家曹桂芬的袁佳音,決定保留傳統技法,追求瑟音的古樸蒼勁,盡量不用“提弦”等現代複雜的彈奏技法,并主要演奏《詩經》樂曲和古曲。

“除了将古老樂器展現給大衆,還要傳遞古人的審美,以及古人對世界的情懷。”袁佳音彈奏瑟時,會深入了解曲子背後的故事背景和文學内涵,從中感受到是在和古人對話。

張藝謀英雄放箭場景(張藝謀影中的琴瑟和鳴)9

為此,經過制弦專家研究,制作的複合絲弦解決了這一問題,在不降低瑟碼的情況下,仍能較好地産生共振,而且還較為真實地保留了絲弦的音色,這種複合絲弦結合了尼龍線和絲弦的優點,使其音色溫潤,韌性也很好。

河南博物院複制的瑟弦材質便是多種材質并用,但為靠近古文獻記載的“清廟之瑟,朱弦而疏越”,瑟弦特意以朱紅色來區分八度。

古人彈撥瑟弦是否戴着義甲不為人知,但今天演奏古筝時,人們一般戴着玳瑁義甲,這也被借鑒到古瑟彈奏中。不過,在佳音看來,這種義甲會讓人有一種古瑟貌似古筝的音色之感,難以呈現古瑟風貌。她注意到有考古出土的疑似骨質指套,便嘗試用牛角質地的義甲代替玳瑁,彈出瑟音溫潤不燥,更接近古瑟音色原貌。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