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萌媽教育日記
考研名師張雪峰老師曾經說過,在每年考研的學生裡面,人數最多的是二本院校的畢業生。
因為普通學校的二本畢業生要比985、211院校的畢業生,還有一本類大學的畢業生,更想要提高學曆和畢業院校的知名度。
越是在臨近畢業階段,越是能感覺到名校光環帶來的好處,真的不是一星半點。名校的畢業生,學校安排的校招都會入駐很多知名的企業,學生們可以選擇的出路很多,甚至有很多學生在還沒有畢業的時候,就已經被企業招聘走了。
但是二本畢業生就不同了。在很多地區已經取消3本院校的情況下,二本就是本科裡面最基礎的學曆,學生們高不成低不就。這個時候隻有考研才能提高未來的發展。
但是二本院校的畢業生考研的難度很大,尤其是在文科專業國家錄取分數線提高的今天,二本畢業生筆試和面試的通過率都不是很高。
為何二本院校的畢業生考研難度更大?筆試成績不理想,通過不了國家線
二本院校的學生的實力和名校畢業生相比還是有一定差距的。學生們難免筆試成績會不太理想,如果通過了國家線還好說,後面還能通過調劑,有機會成功上岸。
但是因為文科的國家線上漲了5分到15分左右,學生們連國家線都沒過,那麼連調劑的機會都沒有,所以考研的通過了率比較低。
綜合能力問題,面試通過率較低
其實大部分二本院校的畢業生,一旦有了考研的想法,是會比名校畢業生更加努力的。因為他們知道必須要考上,所以很多二本生的考研筆試并不差,甚至很突出。
但是盡管如此,學生們還是有可能會在面試的時候被刷掉。其中主要是原因是學生們綜合能力的問題,這裡不是說學生們的學習能力不行。
而是普本和名校之間的教育資源比較有差距,有的本科生大學在校期間可以接觸到科研項目,發表多SCI,綜合實力強勁,受到導師的青睐。
但是普本畢業生就很難了,這一方面的教育資源接觸不到,自然就顯得遜色一些了。那麼在這樣的情況下二本畢業生的面試通過率就不是很高了。
這也是為什麼二本生考研想要考名校難度那麼大的原因。但是難度歸難度,并不是說二本院校的學生就沒有成功上岸的機會了。推薦2所211院校,更加看重筆試成績,上岸率較高。
二本畢業生想要“考研逆襲”,2所211院校可參考,初試成績占70%如果一所院校在考研複試的時候,更加看重學生的面試表現的話,那麼就會弱化筆試的成績。影響學生的最終錄取。但是如果學校在考研面試的時候,更加重視的是學生筆試的成績,那麼就會增加二本生考研的上岸率。
211院校裡面有2所這樣的學校,考研初試成績會占到70%。第一所是上海财經大學。财經類依舊是這幾年的報考熱門,考這所學校的研究生不會被“歧視”第一學曆,對筆試的成績也更加看重,上岸率更高。
第二所院校為西南财經大學。同樣也是一所财經院校中實力很強的院校,該校的金融學還有會計學的實力都很不錯,每年也都吸引了很多學生報考。
并且該校和上海财經大學一樣,對學生們的第一學曆并不是很重視。隻要學生們筆試成績高,面試的綜合表現也比較優異,那麼就有比較高的上岸率。
筆試成績是“敲門磚”,成績越高上岸率越高不同院校,對研究生特點和能力的要求也不一樣。有的學生重視學生在大學期間學習成績,有的學生看重學生的英語能力。大部分院校都比較重視學生們的科研能力,畢竟考上研究生之後,學生們主要就是泡在實驗室裡面做研究。
要是有學生曾經在大學本科期間發表過6 SCI,那麼即便筆試成績是最後一名,導師們也要考慮考慮。
但是二本生在這一方面本身就已經有差距了,想要彌補這一差距,就要更加重視筆試的成績。筆試成績就像是一塊“敲門磚”,成績要是很突出,那麼綜合下來還是有很多的可能成功上岸的。
而且筆試成績要是不理想,學生們都無法通過國家線,更别說獲得面試的機會了。所以有考研想法的學生還是要重視筆試。
文末寄語:二本生考研确實要面臨很多困難。尤其是本科院校的學習氛圍不是很濃郁的學生,還有強大的意志和主動的學習能力。二本院校的畢業生在挑選學校和專業的時候,一定要多考慮,慎重選擇。
今日話題:你對這兩所院校有什麼看法?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