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下,大學生就業問題令人憂心,許多大學生高不成低不就,畢業半年左右時間,處于待業家中狀态,也有的大學生卻十分搶手,沒畢業就簽走。
人與人沒法比,大學生在求職時,簡曆很重要,寫的好,或許能提高競争力,增加通過率,大學生普遍認為簡曆寫的漂亮,才會受到HR青睐。
簡曆相當于大學生的門面,将自己的優勢都寫出來,越詳細越好,那些不愁沒工作的大學生,哪個簡曆不都寫了好幾頁,再看自己的簡曆,一頁都寫不滿,獲得證書還要拿普通話證湊數,人家都不屑于寫。
難道大學生的簡曆寫得越多越好嗎?看到北大數學老師韋東奕的簡曆,或許就不這麼認為了,他的簡曆隻有4行字。
北大“韋神”走紅後,成了不少人心中的偶像,數學成績斐然,超乎常人的表現,更給他增添了幾分個性,數學圈裡直接“封神”。
韋東奕沒參加過高考,直接保送北大,多次拿到數學奧賽的金牌,伯父說他上學的時候,獲得獎狀、獎杯就塞書包裡,也不和人說,一心鑽研數學,視名利為無物。
4年時間就完成了博士學習,還在畢業前夕破格提前入站博士後,普通大學生估計要多奮鬥好幾年,天才就是天才,與衆不同,能力超群,望其項背,難以企及。
在讀期間,和導師一起撰寫了10多篇論文,足以見得多優秀,畢業後就直接在北大教書了,這或許是他最好的選擇,既能繼續研究心愛的數學,還能有一份維持生計的工作,當然,也體現出國家愛惜才華,北大有高技術硬件設施,利于他數學研究。
對于我們國家來說,數學領域急缺人才,韋東奕的研究也是在為國家建設貢獻自己的一份力量,獲得這麼多獎牌和成績,簡曆卻隻有4行字。
韋東奕的簡曆,言簡意赅,字字珠玑,真是應驗了那句“一字值千金”,無數人望塵莫及,同時也體現了他的極簡品質。
教育經曆,2014北大學士,2018北大博士,求職經理,北京國際數學研究中心博士後,現任北大助理教授。
其他所獲獎項,學習經曆全都沒有,低調就是最牛的炫耀,看來達到一定成就,本人名字就能代表能力,何須寫太多。
大學生也要注意,簡曆并非寫的越多越好,簡曆是大學生給HR的初印象,排版、内容等,都能從側面反映出大學生的能力和品質。
簡潔明了,不要寫的太啰嗦,個人信息寫的清楚明确,HR一目了然,越是大型公司,重要崗位,有意向的大學生就越多,HR要看許多簡曆,簡單一些,不至于看得雲裡霧裡,方便HR進一步篩選。
個人優勢,大學生不用寫太多,一般來說,寫3—4條就可以,抓住主要内容,大學生要挑含金量高,有價值的工作經驗,幹了幾天的兼職最好就别寫了,過往經曆簡潔概括,不要用太多華麗的詞語描述,給人一種浮躁、不穩重的印象。
寫教育背景,體現畢業院校,學習時間,學習情況,以及所學專業和學曆,成績特别優異,獲得過優秀學生,或者是班幹部、學生會幹部等,寫一寫也很好。
自我描述、期待崗位部分,大學生寫的要切合實際,不然可是會吓到HR,不落地的大學生,一般企業不會錄用,畢竟,沒有那麼多精力培養一個員工,最後離職,太浪費時間,更何況又不缺應聘的大學生。
大學生要有清晰的目标,對自己有客觀的評價,眼高手低,HR還不知道你真實水平,結果你先提出一大堆要求,溝通一門學問,大學生剛畢業,初出茅廬,光芒乍洩,收斂一些比較好,避免錯過好的就業機會。
寫個人簡曆,實事求是,腳踏實地,沒有必要寫的東西,寫了也起不到什麼作用,還容易留下不好的影響,大學生要相信自己,就算沒什麼成績,毫無經驗,初入職場的大學生,可塑性強,發展空間大,擁有内在潛力就不愁找不到工作。
總而言之,大學生寫的簡曆,一定要和實際有關,不說诳語,畢業後是新旅程的起點,大學生不要害怕,大膽地走下去。
今日話題:看了韋東奕“極簡風簡曆”,你有什麼話想說?歡迎在評論區留言。
(圖片來源于網絡)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