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不吃主食可以減肥嗎?日本減肥達人桐山秀樹曾經在不吃主食的情況下一周速瘦6公斤,甚至将這段經曆出版成書籍,吸引了不少年輕人想要嘗試。
書中提到,三餐不吃飯面、馬鈴薯及面包等碳水化合物多的食品,就可以輕松瘦身。結果在2016年,桐山秀樹因心髒衰竭而猝死。消息一出,衆多粉絲紛紛質疑他的方法。
一日三餐離不開粥粉面飯,如果一個人平時光吃菜,不吃任何主食,身體到底會發生怎樣的變化?
放眼全球望去,似乎隻有中國人鐘愛于吃米飯,而外國卻很少人會吃,于是有說法稱,“白米飯隻有澱粉,沒有營養,是高熱量的垃圾食物之王!”
上述說法純屬無稽之談。白米飯的營養成分并不單一,更是人體重要的能量來源。
我們吃到的大米,是由谷粒經過層層精制,剩下的胚乳,雖然含有的蛋白質、脂肪、維生素等含量有所減少。
但澱粉經過人體消化會分解成葡萄糖,而葡萄糖則是人體大腦唯一可利用的能量物質。如果葡萄糖不足,大腦就會缺乏動力,出現困頓、煩躁、頭暈等狀況。
因此米飯要吃,最好可以粗細搭配,煮飯時可以加入豆類、玉米、紅薯、燕麥、藜麥等粗糧,不僅可以豐富口感,也可以彌補單吃大米營養上的不足。
關于這個說法,源于米飯存放于室溫容易滋生細菌,而随着時間推移,細菌會産生毒素,二次加熱也無法清除,有緻癌風險。
事實上,米飯存放過程中的确很可能會滋生細菌,但二次加熱的米飯與癌症并無關聯。
這個觀點存在片面性,确實米飯如果保存不當,容易産生緻病細菌,但當食物充分加熱,可以抑制大部分細菌。不過加熱後,需在2小時内盡快食用,否則細菌容易再次滋生。
但就緻癌的說法而言,則并無依據,因此二次加熱會緻癌純屬不經之談。
實際上,真正二次加熱後不能吃的是這4種食物:
這裡的雞蛋指的是沒有完全熟透的雞蛋,如溏心蛋。蛋黃呈液體狀态,隔夜更容易滋生細菌,不宜食用。
湯羹要注意存放容器,盛在鋁鍋、鐵鍋内,容易析出對人體有害的物質。
鹵味本身就存在食品安全隐患,即便冷凍在冰箱,也容易滋生黴菌、嗜冷菌等。
綠葉類蔬菜中含有較多的硝酸鹽類,隔夜後在細菌的分解作用下,硝酸鹽便會還原成亞硝酸鹽。
不少人為了減肥或者降糖,會選擇不吃主食,表面上體重和血糖可能真的下降了,可實際上,身體也早已被傷害了。
主食,是碳水化合物特别是澱粉的主要攝入源。而在1982~2012年的中國人不良飲食造成心血管疾病的死亡調查中,主食攝入不足是重要因素。
對于那些不吃主食的人,這些後果要了解清楚:
1、營養不良
減少主食,意味這能提供給人體使用的蛋白質會大幅度減少,進而導緻蛋白質營養不良,皮膚變差、脫發、體力下降、免疫力降低。
2、肌肉流失
主食為人體提供大量的碳水化合物,當碳水化合物不足,人體就會調動存儲的蛋白質和脂肪,而蛋白質又是肌肉生長、修複的重要能量,主食攝入不足意味着肌肉容易被消耗,尤其是老年人容易增加骨質疏松的發生風險。
3、大腦變笨
美國塔弗茲大學研究發現,不吃主食一周,人的記憶力和認知能力可能受損。主食攝入過少,碳水不足,葡萄糖的減少,都會限制大腦的思維活動能力。
4、低血糖
主食中的米飯、大餅、饅頭等含有充足的糖分,可以滿足人體活動所需。如果長期不吃主食,會容易導緻低血糖,使人出現心慌、頭暈、精神萎縮等。
5、體重增加
不吃主食還可能越減越肥。有人不吃主食,但是相應的卻攝入更多的肉類、蛋類等,人體為了彌補主食上的營養缺失,就會從其他食物吸入更多的油脂,自然體重也就增加了。
6、口臭、便秘
口氣的産生與低碳水環境下脂肪的不完全代謝物丙酮有關,在一些低碳水飲食研究中,發現不吃主食可能與口臭、便秘、腹痛等問題相關。
發表在《柳葉刀》的一項關于不吃主食的研究發現,碳水化合物攝入過低或過高,可能會使壽命縮短。可見,主食一定要吃,但應該怎麼吃呢?
1、粗細搭配
成人主食中,并不是單一的米飯,還包括全谷物、雜豆類、薯類等。烹調主食時,大米可與粗糧搭配食用,如紅薯飯、豆飯、八寶飯都是不錯的選擇。
2、合理攝入
一個成年人每天攝入的主食量約為250g—400g,建議谷類和雜豆類占50克-150克,薯類50克-100克。
3、少吃“假主食”
炒飯、炒粉、炒年糕、麻團、油條、燒餅、肉夾馍、起酥面包等食物雖然好吃,但由于制作需要大量用油,其熱量及油脂含量非常高,經常食用這類主食,容易發胖,應注意減少食用次數。
減肥并不是隻靠“管住嘴”就能實現,想要控制體重,還需要科學搭配飲食結構,在減脂的同時,滿足人體營養需求,同時也要“邁開腿”,幫助身體新陳代謝,消耗多餘熱量,這樣才是科學減肥。
參考資料:
[1]《外國人從不吃米飯,因為它是垃圾食物之王?能吃出糖尿病?》.家庭醫生 .2018-03-31
[2]《不吃主食的「副作用」,營養專家一口氣說出了8個》.生命時報.202-04-12
[3]《這5種主食吃下去,相當于“喝油”!》.CCTV生活圈.2019-07-18
未經作者允許授權,禁止轉載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