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代是個群星璀璨,詩才輩出的朝代,在衆多的詩人中,若論誰的詩詞為第一流,陸遊必榜上有名。
然而,因為兩首《钗頭鳳》,陸遊和唐婉凄美的愛情故事讓我們耳熟能詳。也是為此,陸遊背上"媽寶男"、"負心漢"這樣的标簽。
在不墜青雲之志下,陸遊盡管人生五起五落,仍不懈地奔走于仕途,始終積極主戰,且親臨抗金前線體驗軍旅生活,努力躬耕于文壇。
陸遊生不逢時,英雄末路下,留給後世極其寶貴的财富,至今閃爍着灼灼其華的耀眼光芒。陸遊一生著詩良多,現存世有九千多首詩,而且這些詩的水準都很高。
清代大才子趙翼曾說道:"宋詩以蘇、陸為兩大家,後人震于東坡之名,往往謂蘇勝于陸,而不知陸實勝蘇也。"
雖然有才華,但是陸遊的仕途并不順暢。由于秦桧專權,陸遊直到秦桧死後才得以入仕,此時陸遊已經33歲了。在對抗金人的問題上,陸遊一直都是主戰派。遂被當朝的主和派屢屢打壓排斥,又因一次整饬吏治軍紀的建議欠妥,被主和派借機彈劾,觸怒了宋孝宗,被貶任鎮江府通判。此後又接連被貶,最終被免職,回家賦閑去了。
那首著名的《遊山西村》就是在這個時期的所寫的:
莫笑農家臘酒渾,豐年留客足雞豚。
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簡樸古風存。
從今若許閑乘月,拄杖無時夜扣門。
陸遊不僅詩寫得極好,詞也是一絕。雖然詞的數量不多,存世有一百多首,但每一首都是精品。明代文學家楊慎對陸遊的詞贊揚道:"纖麗處似淮海,雄慨處似東坡。"
公元1189年,宋光宗趙惇即位後,改任陸遊為禮部郎中兼實錄院檢讨官。但不久,陸遊因"廣開言路"的谏言,再度被主和派群起而攻之,被以"嘲詠風月"為由罷免,再次回歸故裡,在家賦閑長達十多年。
這時的陸遊依舊筆耕不辍,但是卻飽受了人世滄桑。其詩詞的風格也與早期大不相同。
《訴衷情》
當年萬裡覓封侯,匹馬戍梁州。關河夢斷何處?塵暗舊貂裘。
胡未滅,鬓先秋,淚空流。此生誰料,心在天山,身老滄洲。
三年後,67歲的陸遊又寫下有名的《十一月四日風雨大作》:僵卧孤村不自哀,尚思為國戌輪台。夜闌卧聽風吹雨,鐵馬兵河入夢來。
宋甯宗趙擴即位後的第8年,77歲高齡的陸遊,第五次被啟用擔任同修國史、實錄院同修撰,兼任秘書監,負責編撰《兩朝實錄》、《三朝史》,最後被提任為寶章閣待制,返回故裡養老。
由于宋朝北伐失敗,憂郁成疾的陸遊終于倒下,彌留之際寫下了絕筆《示兒》:死去元知萬事空,但悲不見九州同。王師北定中原日,家祭無忘告乃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