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共3700字,讀完需要8分鐘,略長,但是圖多有趣。
01 玄幻小說改編拍攝,一定要做到的三件事玄幻IP有風險,改編翻拍要謹慎。
在網絡文學裡,玄幻修真類小說是世界觀設定最龐大繁雜的一類。
将夜勢力分布
而《将夜》這部長達三百七十多萬字的長篇小說,更是一朵揉合了諸多網文類型的“奇葩”。
前兩卷,主講甯缺艱難的“修真成長之路”。
中間從“滅門家仇”到“國運飄搖”,由小及大,将戰場鋪開到整個昊天世界。
在後兩卷中,道門、書院和佛宗之間的白熱化的争鬥,更是上升到信仰、自由與宗教本質的探讨。
這樣一部長篇史詩巨著改編成網劇,若想少挨些罵,實在是一件需要仔細斟酌的事情。
一千個人眼中尚且有一千個哈姆雷特。
把文字和天馬行空的想象,經過導演和主創之手,最終落實到熒幕上,中間有着極大的風險。
将夜 概念圖
将夜 概念圖
小說和影視劇,終究是兩種信息傳遞方式極為不同的媒介。
在塑造人物形象時,文字傳遞的信息量,必然要比用畫面傳遞更加深刻和豐富。
比如,原著裡描寫甯缺:
“四歲殺人五歲殺人六歲殺人殺到十六歲,從長安殺到岷山殺到渭城殺到草原殺到梳碧湖再殺回長安城。”
這一句話,看文字立刻就懂了,他自小不得不習慣殺戮,一路踏着血肉和屍首步步走回長安。
在一閃而過的鏡頭中又該如何表現?
是少年樸刀上陳年的暗紅血污?還是他殺人時眼眸深處那一閃而逝的冷漠?
會不會沒人注意到道具的細節?會不會年輕演員的诠釋過分中二?
通過鏡頭和場景、服飾、道具以及演技來呈現一個在讀者心中已經成形的玄幻小說世界,要比都市職場劇和輕喜劇愛情劇困難太多了。
一部合格的玄幻改變劇至少要做到三件事:
第一、“取信”于觀衆,讓他們相信這個玄幻世界的設定。
第二、“代入”主角情感,讓觀衆與主要角色同喜樂共哀傷。
第三、情感和邏輯自洽,絕不能喪失劇情發展的合理性。
這三點,作為網劇的《将夜》都做到了,就很好。
作為原著粉,看完對應的劇集之後更能體會出小說與影視劇對于信息呈現的微妙區别。
下面我們來盤點一下,《将夜》電視劇中有哪些對原著的“神還原”和精彩改編。
02《将夜》人物群像的“神還原”《将夜》中出場的人物和門派衆多,在預算和時長有上限的情況下,必然要進行取舍。
擇重點角色刻畫,讓他們承擔起展示原著的内核和靈魂的責任。
- 夫子和書院二層樓
在昊天世界的一觀一寺一門二層樓中,讀者最喜歡的當屬書院師兄弟和夫子。
大唐書院和後山弟子,也是《将夜》小說中的叙事重點和主線。
作者貓膩用了大量的篇幅和風趣的文字刻畫了書院後山上到大師兄下到老黃牛的趣事,對這十三位弟子的正面側面刻畫深度遠勝其他配角。
導演的選角非常成功,後山書院的弟子們,幾乎就像書裡中走出來的一樣。
撫琴、吹箫、下棋、思辨、寫小篆、繡花、打鐵、沙盤演算,每人各有一方獨特的天地,組合起來卻是聲名遠播的書院二層樓。
作為原著粉,筆者看到這張圖激動不已
身着青色舊棉襖、腰上别一水瓢,手中握一書卷,眉眼幹淨溫和的夫子專屬廚師,兼書院大師兄李慢慢。
驕傲、戰鬥力和意志力堪稱變态的二師兄君陌。
演員郭品超本就是模特出身,将近一米九的個子,面目棱角分明,鼻梁挺直,眼睛大而炯炯有神。
難得的是,君陌的高冠真的很像棒槌....而劇中的書院後山,也真有一隻他養的大鵝。
最讓人滿意的角色,還是夫子。
夫子是書院所有人的老師,是大唐千年以來的精神領袖。
這個高大的老人白須白發,仙風道骨,平時穿着一件黑色罩衣。
他懂得在哪兒吃草原最好的烤羊腿,會點宋國精緻的十八碟,還有熱海的牡丹魚。
夫子曾因師弟柯浩然之死,入西陵,上桃山斬盡漫山桃花——卻又特意在書院種了兩樹桃花氣他們。
這個極偉大又極老不正經的角色,被70出頭的鄭少秋,演繹的極好。
大概是因為年輕時飾演過太多香帥和乾隆這類英俊倜傥的人物。
雖然普通話依舊帶着點港味兒,鄭少秋版本的夫子,無論台詞還是眉眼之間的神韻,都非常符合原著“仙中帶皮”的形象。
畢竟年過古稀還能風流潇灑,除了秋官,還真難想到别人。
- 朝小樹和春風亭之戰
若在衆多配角中挑一個最驚豔的,筆者首選春風亭老朝。
演員安志傑在美國出生,早年由向華強發掘,在中國星進入香港娛樂圈。
他飾演的朝小樹,頗有古風,穩重潇灑又不會過分“鮮嫩”,符合中年男人的角色設定,眉眼之間又依稀可見年輕時的清俊。
朝小樹在原著中是長安城地下的無冕之王,幫會當家,溫和從容又至情至性。
因皇上之托放棄了可能進書院的機會,潛在長安黑夜中做了一枚暗子。
在書中,他出場時間不多,卻貫穿了《将夜》的整條故事線。
朝小樹和甯缺隻有幾面之緣,在極兇險時,卻願意把後背和性命托付對方。
春風亭一戰,艱難存活,曝光了他的“靠山”是皇帝。
朝野上下都以為他将大展宏圖之時,他卻離開朝堂往江湖潇灑而去,去劍閣為死去兄弟讨公道。
獨留皇帝陛下可憐巴巴的在宮門口望眼欲穿。
本已經攜妻女隐居,卻在舉世伐唐時,抛開性命帶兵去戰。
小說的最後,他自願廢氣海雪山,隻為借柳白一劍于胸腹之中。
多年隐忍,最終以命做局,重傷酒徒。
朝小樹出手次數不多,卻都在大唐危難之際,後期戰力不出挑,卻總給局面帶來關鍵的轉折。
他至情至性,勇敢果斷,幾乎每次出手都是用命作為代價,卻又每次都以大機緣被救回來。
大概貓膩也舍不得他死吧。
當然,劇中也有不少還原度很差的角色。
比如華山嶽,原著中雖然他因暗戀大唐公主李漁所以對甯缺有惡感,卻也是一代年輕将領中的翹楚,劇中的氣質卻像個街頭的混混打手。
比如改編後戲份吃重的崇明,也完全沒有燕國太子的氣度。
若做事荒唐是劇情需要,那麼演員的表情管理也略有不足,身為燕國質子生活在敵對國家十幾年,處事卻總像一隻開屏的大孔雀。
隆慶皇子雖然演員形象氣質很符合原著,但是台詞功力實在差了些,說話時總容易讓人出戲。
03《将夜》劇情的主要改編之處
《将夜》的導演和編劇,都是執導過《心術》的楊陽。
她的履曆裡涵蓋了曆史、戰争、劇情傳記與家庭情感等許多題材,獲獎次數頗多。
與原著相比,劇情改編除了起到“修剪劇情”的作用外,還大刀闊斧的改變了故事和主角性格的基調。
最大的改編,就是去了原著中的血腥味兒和狠戾,多撒了幾把陽光和溫情。
撿了三處最明顯的,與大家說說。
第一處:禦史張贻琦之死
張贻琦是甯缺報滅門血海深仇的第一個對象,也是他在長安城暗殺的第一人。
草民如何殺得了身居高位的禦史?甯缺卻可以。
原著中對這段的描寫非常經典,兇險刺激,環環相扣。
第一步:不動聲色的打聽到對方“家有悍妻”、“喜愛豐腴的青樓女子”。
第二步:在紅袖招通過和水珠兒姑娘套話不露痕迹的确定對方出現的地點。
第三步:一根帶鏽鐵釘紮入後腦取大半條命,一條白毛巾,遮一塊銅錢大小的污血。
第四步:言語相激,給予希望,算計對方用最後的力氣奔向自家已被動了手腳的馬車。
最後“意外”死于馬車的坍塌,毫無意外的被砸死。
無聲無息的殺人,環環相扣的設計,驚心動魄又有着巨大風險,每一環都展現了甯缺的冷血、智謀和不擇手段。
劇中去掉了這一系列環節,隻有一場在紅袖招内的追逐,以張贻琦意外摔倒而結束。
這樣的甯缺,少了狠戾和冷血,多了稚嫩和青澀。
第二處:書院同窗排擠甯缺
原著中,書院一層樓的勢力分布極複雜,除了大唐的世家子弟、軍部的推薦生、南晉的謝家,還有清河郡的氏族門閥。
初時學生間的看似置氣的摩擦争鬥,其實是書中埋下的暗線。
在小說後幾卷,夫子登天舉世伐唐之時,這些勢力與大唐之間已經是你死我活的戰争。
而劇中淡化了各派勢力間的追逐角力,淡化了矛盾背後的家族和國家背景。
在弱化甯缺受到的長期排擠和陰謀陽謀的同時,更像是拍了一段發生在書院的“校園情景劇”。
最關鍵的一處改編,是登上二層樓之後,面對同窗們的嫉妒和惡語,甯缺還鼓勵他們要擁有“驕傲的品格”?
這樣的甯缺,少了很多攻擊性,多了不少......正能量?
小說裡的甯缺,看到這段大概會笑出聲吧。
第三處:登山歌的改編與馬将軍的告别
原著中的甯缺,是一個愛鬥嘴偶爾特别貧的人,為《将夜》提供了不少笑料。
無論是葉紅魚還是陳皮皮,對他的描述都是無可奈何的——“你怎麼能這麼無恥!”
從春風亭到考試登山路,甯缺會絮絮叨叨的為自己唱歌鼓勁兒。
原著中的歌詞如下:
“我有兩把刀呀,砍盡仇人頭呀……”
“我有三把刀呀,砍盡不爽事呀……”
“我一刀砍死你啊.......”
“我兩刀砍死你啊.......”
在劇中去掉了後半段,并将前幾句分别改成了:“保護桑桑睡得好”和“除盡世間不平事”。
從原著的“不爽事”到改編的“不平事”,從原著中狠戾的幽默到改變的“少年堅毅品格”,便是甯缺最大的角色調整。
諸如此類的改動有很多。
甯缺離開渭城時對馬将軍說的那句“你不許老,不許死,等我回來孝敬你”,原著并沒有。
原著中稍溫情些的一句話,便隻有馬将軍笑着輕聲說的:
“不回來也好,你這個缺德玩意兒,去好好禍害外面的世界吧。”
最後說幾句。
作為原著粉,上面的幾處改編,我不大喜歡,但是非常能夠理解。
畢竟要照顧到網劇面向的所有受衆,想過審,題材劇情也有諸多限制。
《将夜》在取景、人物塑造方面有這種程度的還原,已經是網劇的一個标杆了。
對劇中将甯缺的成長軌迹總結為“草根少年逆天改命”,雖然從情節上精準的總結了他一路的經曆和改變——卻失了原著最根本的味道。
甯缺與其他修真系列小說男主不同的地方,在于他極為現實冷血的生存法則,在于他幼年環境被迫帶給他對别人生命的漠視。
他和桑桑,在小說的前幾卷裡都是不愛世人隻愛對方的财迷。
在奇遇中逆天改命的草根不是甯缺,在屍橫遍野中渾身浴血艱難活下來的,才是甯缺。
你認為《将夜》中還有哪些角色還原度最高?或是最差?歡迎留言讨論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