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經,足球是全球第一大運動;最近看了一些報道顯示,随着釣魚人數量的不斷增加、年輕化趨勢不斷增強,釣魚運動已經取代足球成為了全球人數最多的運動。
然而,對于新手釣友來說,釣魚這項運動還真是到處都是坑。
就像我徒弟所說,我們都是資本主義的韭菜,被割了一茬又一茬,哈哈哈
我接觸台釣是在2014年下半年,有數據記載第一次在平台購買漁具是2018年6月1日。
在此之前,我的漁具主要是在實體店購買,後來是在京東、天貓、淘寶。再後來,買漁具最多的平台是拼多多。
但,自從接觸了釣魚人App之後,幾乎都以自家商城購買為主,尤其是從未買過的東西或價格不高的東西,原因無非就是靠譜:雖然價格不是最低的,但質量或性價比一定是最好的。
避坑第一式:入坑順序
先從黑坑休閑塘練習釣魚(野釣容易打龜),掌握基本的釣技釣法之後再去野釣,偶爾手癢而且沒有足夠多的時間可以玩一下黑坑體驗那種争分奪秒的刺激感。
千萬不要像我一樣,剛開始就跑去黑坑釣鲫魚,5.4米魚竿,主線3.0/4.0,子線2.0,兩包藍鲫就到鲫魚塘開幹。人家4小時幾十、上百斤,我8小時不超過4條魚。
避坑第二式:魚竿的選擇
各種平台,眼花缭亂的廣告宣傳,讓很多新手釣友無從下手。
我剛開始也是在漁具店花100多大洋買了5.4米魚竿,那真是名副其實的“面條竿”,指甲非可以拉出一斤大鯉魚的感覺。
我推薦朋友(原來公司的同事)在平台買的第一款魚竿是戴家的大聖歸來3.9米,手感各方面都跟我在某貓上買的佳釣尼一樣,但價格便宜了近100塊錢。
朋友的反饋是,大聖歸來超輕,腰力好,回魚塊,是真的劃算;可惜,後來平台下架了大聖歸來,取而代之的是其升級款又見大聖,也沒有了3.9米、4.8米這種非标準尺寸魚竿了。
我本人在平台先後買了4支魚竿:6.3米韌戰休閑版1支,3.6米溪流竿藍色魅影1支,3.9米鬥鲨2支。
先分别說說使用感受:6.3米韌戰其實在野釣中很少使用,适合休閑塘爽竿,我隻專門用它釣過鲢鳙,腰力好回魚快,超輕,比很多5.4米的魚竿都輕。
3.6米藍色魅影屬于短尺寸溪流竿,隻用它在黑坑休閑塘抽過小羅非,後來不知道怎麼就無緣無故消失了(我一直認為是去4S店保養車的時候被維修人員順走了,因為我一直把它放在後備箱中作為應急用的,不可能拿回家)。
3.9米鬥鲨屬于超高性價比新手入門魚竿,新手不知道什麼魚竿好買它就對了,毫不誇張地說鬥鲨魚竿秒殺幾乎90%以上價格比它貴2倍的魚竿。除了比我在某貓上買的300多的佳釣尼3.9米伏魔X重10多克外,其它方面幾乎沒有太大差異。
對于新手來說,最容易陷入完美主義陷阱:配齊所有長度的魚竿才能釣好魚。
其實不然,經常外出野釣的釣友基本不會用到5.4米以上的魚竿,更加不會使用大物竿。
個人的入坑經驗告訴我,魚竿1支3.9米和1支5.4米足夠了。因為,随着你釣齡的增加,魚竿都是越用越短的。
避坑第三式:浮漂的選擇
浮漂被稱為釣魚人的眼睛,其重要性可想而知。但,也并不是越貴越好!當然,我們不能否認貴的浮漂靈敏度高、出口清晰、質量過硬。
如果主釣黑坑,可以相對買一些貴一些的浮漂,畢竟黑坑幾乎不會有挂底的現象,因此浮漂丢失的概率很小。
如果以野釣為主,就不太建議買太貴的浮漂了,畢竟野釣水底都是未知的,會經常出現挂底現象,因此損失浮漂的概率較大。
那有些釣友會說,拼某某上的很多浮漂都很便宜,是不是可以買呢?個人建議慎重購買,本人曾經也在那些平台買過,不是漂尾脫落就是漂尾折斷。
浮漂還是建議在平台購買,我買的最多的是無崖子系列,不僅有電子漂還有普通浮漂套裝,也是性價比很高的;
其次,就是民間藝人FG加粗醒目漂尾浮漂(本人近視,這個方便看漂,這個浮漂主要搭配我的5.4米以上魚竿);
還在平台買過子赢系列、任逍遙系列等浮漂。
為此,我還專門買了一個超大浮漂桶,每次釣魚都帶着,一共大概30支浮漂左右。
避坑第四式:主線、子線和魚鈎的搭配
很多新手釣友,不知道該如何搭配主線和子線和魚鈎,于是,在各種平台買各種主線、子線和魚鈎,最後發現很多都無法使用(不合适)。
以我自己為例,剛開始接觸台釣的時候,買了幾十闆金袖3号-6号子線組,結果根本用不上:那兩年都是在黑坑釣羅非,袖鈎太容易被拉直了。
到現在,袖鈎還剩10多闆,哈哈哈
給新手的建議是,先确定自己的目标魚和釣魚場所來決定線組搭配。比如:黑坑休閑塘釣一斤多的鯉魚,最好1.5或2.0主線,搭配1.0或1.5号子線,魚鈎宜用無刺新關東1号或2号;野釣目标魚為鯉魚,子線最好比子線小1号,以免被拉斷主線丢失浮漂。
主線我在平台買的最多的是千鯉萊、大魚王。
很多人覺得主線差别不大,但我不這麼認為。
千鯉萊經常是在平台活動時購買,2塊錢一副,其切水性比雜牌好不知多少,柔軟度也是極好的。
至于大魚王的主線組,更是沒得講,在平台沒有活動的時候我都買了不少,原因就是它是實在太好用了:密封包裝,不拆包裝可以放很久,而且可以有效防水;切水性更是效果很好;它的天藍色主線繞線圈也是我喜歡的顔色。
千鯉萊和大魚王主線組還有一個細節,是我最喜歡的:線組的标号都是打印上去的,不用擔心被水弄濕而變得無法辨認線号!俗話說,細節決定成敗,我覺得這個準沒錯!
避坑第五式:魚護的選擇
市場上,魚護也是讓人看得眼花缭亂,不知道什麼樣的魚護才是好的。
我曾經也在漁具店花了80塊錢買了一個45cm的魚護,經常挂魚挂得心塞,尤其是鯉魚。後來,在平台看中了釣魚之家的魚護,可惜價格很高100多,看了很久都沒舍得買,總是想那個還沒壞可以将就着用。
等了好久,終于等到平台大促,花了88大洋拿下了,哈哈哈
這個魚護的使用感受就是:不挂魚,不管鯉魚還是羅非,幾乎再沒有花時間在魚護上摘魚了。真的是速幹,魚護從水裡提起來,甩幾次上面幾乎沒有什麼水了(還是有點潮的,一般回家晾一會就幹了)。
要說缺點,也有一點點:魚護的鋼圈塗漆容易釣,記得第一次去釣就有漆脫落,但對使用一點影響沒有。
後來,在鬥鲨魚護上架的時候又忍不住剁手買了一個備用,後面也是給我徒弟/鄰居用了。因為,這個魚護确實很好,看來近幾年應該都不用換魚護了。
但,我又看上了平台新上的釣魚之家方形魚護,咋辦啊,哈哈哈
避坑第六式:夜釣燈/電子漂的選擇
首先,我個人更傾向于夜釣燈,因為它有如下幾個優點:
1、省事,白天調好的浮漂不用再調整,晚上繼續作釣即可,而電子漂一般都需要重新調整;
2、醒目,夜釣燈比電子漂更醒目,晚上觀漂更方便(大風大浪除外);
3、續航,夜釣燈充滿電正常可以使用1-2次(視作釣時長),而電子漂的電子幾乎是一次性的。
我在平台買了兩個夜釣燈,都還不錯,比官方旗艦店還便宜一些。
這次就這裡,以我的實際踩坑經曆,希望對新手釣友有所啟發或幫助。
最好能找個老鳥帶着你
最好能找個老鳥帶着你
最好能找個老鳥帶着你
重要的事情說三遍,它會讓你少走很多彎路。
以我徒弟最近的野釣魚獲鎮樓。(他差不多從4月底才入坑)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