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明即将來臨,家家戶戶都開始準備在這一天祭拜先人。祭拜先祖的習俗,是我們的一種傳統風俗,其中的含義非常深厚,其中蘊含着人們對于先人的思念,蘊含着人們對于先人的尊重等。
在上墳的時候,免不了會和先人唠唠家常,噓寒問暖,以寄托哀思之情。
當然,有時候我們還會祈求先人的“護佑”,保護子女健健康康、學業有成、生活幸福等等。
而這些并不是迷信,而是一種對美好生活的向往,是一種傳統文化的儀式感,這會讓人們有更堅定的努力目标,在精神上有一種寄托。
不過,在清明節上墳的時候,可要注意了,老祖宗曾經立下規矩,并不是所有人都可以上墳的。
清明節上墳有“講究”,這幾種人不适合去,别不聽勸
●嬰兒
在我國的傳統文化中,是不允許嬰兒于清明節這天去參加祭祖的。
很多人可能會覺得,這種說法毫無科學根據,但其實并不是這樣的,而主要的原因是因為這幾點:
嬰兒的自控能力極弱,會破壞祭祖儀式:嬰兒的各項自控能力都是很弱的,無論是吃喝拉撒,還是情緒變化。如果帶嬰兒出席祭祖儀式的話,嬰兒很可能會出現因為饑餓、不适等原因導緻的哭鬧,從而破壞莊嚴肅穆的祭祖儀式,這是一種對先人不尊重的行為。
嬰兒沒有自理能力,會影響祭祖進行:嬰兒本身的自理能力幾乎是沒有的,如果帶嬰兒參加祭祖,那麼在這期間保不定孩子會餓,或是想要便便,或是熱了冷了,這都需要家長及時的滿足孩子的生理需求,而這就會耽誤祭祖儀式進行。
嬰兒體質較弱,祭祖環境不适合嬰兒滞留:一般祖上的墳地都是位于野外的,這些地方的環境是比較多變的,比如可能會出現大風、冷風、細雨、曜日等多種天氣,而寶寶本身的體質是較差的,抵抗力也是比較弱的,要是在這種環境中待久了,免不了會生病。
嬰兒意識水平有限,不懂祭祖的意義:祭祖儀式是一種對先人哀思的寄托之情,但是嬰孩顯然不具備這樣的意識水平,所以嬰兒參加祭祖儀式,是根本沒有什麼感情、心理上的作用的,也就沒有必要參加祭祖儀式了。
●孕婦
在傳統文化中,也不允許孕婦參加祭祖儀式,同樣的,這種說法也是有根據的。所以,大家别不聽勸,讓孕婦去上墳,出了問題才開始後悔。
①孕婦的身體條件特殊:孕婦一般都是挺着大肚子的,而祭祖的地方一般都是在野外,有時候還需要上山等,總之,對于記住參與者的身體素質是有要求的,而孕婦顯然不合适,因為這些大幅度的運動可能會影響到胎兒。
②情感波動對孕婦健康不利:在家進行祭祖儀式的時候,人們的情緒波動都是比較大的,畢竟懷念起先人的點點滴滴,免不了會流下斷腸淚。但是,孕婦可經不起較大的情緒波動,這會嚴重影響到胎兒的穩定。
③祭祖環境不适合孕婦:舉行祭祖儀式的環境,通常都是在野外,而野外的氣候是不可調節的,這就可能會導緻孕婦生病。
另外,有些地方祭祖的時候還要燒香(雖說大部分地區已經禁止燒香、放炮、燒紙等,但某些地區還存在這樣的情況),而燃燒的煙霧對于孕婦也是不好的。
●女婿
在舉行祭祖儀式的時候,女婿也是不能參與的。其實這一點大家很好理解,因為女婿在傳統文化中屬于“外姓人”,他本身就不是自己家的人,不具備家族血統,沒必要來參與自己家族的祭祖儀式。
另外還有一種“小心眼兒”的說法,在以前,人們都認為嫁出去的女兒潑出去的水,女兒出嫁之後就是别人家的人了,而祭祖是自己家的事,如果女婿來參加祭祖儀式這麼重要的活動的話,那麼就有很大嫌疑想要“參與家中事務”,比如奪産等。
不過在現代社會,這個規矩就沒有那麼嚴格了,很多女婿也參與了祭祖儀式,畢竟,現在人們的生活條件都好了,思想覺悟也提高了,人人都是努力賺錢奔小康,誰沒事兒還老惦記着自家的争權奪利呢。
●女性
直到現在,這種習俗在很多地區都存在着。這種習俗的出現,其實和以前“重男輕女”的思想有關系。
因為在以前,男性才是家中真正的後代,無論是家業還是家産,都要交給兒子來繼承,所以像是祭祖這類的家族活動,自然也是由男性完成。
至于女性,由于嫁人之後就是“外姓人”,所以女性普遍是不能夠主持祭祖儀式的,畢竟在以前男尊女卑的時代,如果由女人掌家,那可是一件過于羞恥的事情。
當然,到了現在,人們祭祖除了是一種傳統的文化儀式,也是自己對先人們思念的真情流露,所以無論男女,都是可以去祭祖的,并且對于孕婦和孩童,也不是那麼的嚴格限制。
同時,有外姓人參與自家的祭祖活動,也很少被阻止了,有時候外姓人參加祭祖,還算是一種對主家人禮貌的行徑。
結語雖說現在時代不同了,觀念已經不陳舊了,但是在清明節舉行祭祖儀式的時候,仍舊不建議嬰幼兒和孕婦參加,畢竟他們參加祭祖活動确實可能受到一些負面的影響,你覺得呢?
(本文圖片均來源于網絡,如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