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菊芋種植及産業鍊開發研究

菊芋種植及産業鍊開發研究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1-12 17:30:07

基金項目:茶菊研究進展與栽培管理

基金項目:山東省農業良種工程(項目号: 2017LZN027 )

喬 謙等

菊花起源于中國, 是我國傳統十大名花之一。據古典記載, 中國栽培菊花的曆史已達 2500 年之久。 菊花适應性強、類型多樣、品種豐富,千年的發展進程使其成為我國種植最為廣泛的一種傳統名花 。 菊花不僅是一種優良的園林觀賞花卉,還是一種藥食同源的多功能植物 ;戰國時期屈原就在《離騷》中寫有:“朝飲木蘭之堕露兮,夕餐秋菊之落英”之句,朝飲露水,夕食秋菊,将菊花作為一種餐桌食物。 菊花還是我國傳統的大宗中藥材,據漢朝《神農本草經》記載:“菊花久服能輕身延年”,且被列為上品 。 除了藥用和食用,菊花還可作茶用,菊花茶作為一種具有特殊飲用價值的保健飲品,其色、香、味、形俱佳,飲之可清心解暑、除煩明目、潤喉生津 。

菊花茶飲起源于唐朝,在龍井、普洱等傳統茶飲中添加菊花從而制作菊花茶,具有清心、降火、潤喉的功效,至清朝,菊花茶已廣泛應用于民衆生活中,成為大衆的日常涼飲 。 近年來,人們的生活水平日益提高,對生活品質的要求逐步提高,菊花茶清淳甘美、色形俱佳,越來越成為大衆追捧的茶飲類型。 已有研究證實茶菊中含有的黃酮、 綠原酸、茶多酚等化學成分,具有強身、消炎、降壓之效, 因此具有多重保健功能的茶菊也越來越受到人們的喜愛 。 本文就茶菊的研究進展進行概述,從茶菊的分類、功效、育種現狀着手,并總結主要茶菊品種的栽培管理技術, 針對茶菊發展進程中出現的問題提出建設性意見, 為茶菊進一步的發展與推廣奠定理論基礎。

1 茶菊的分類與功效

根據《中國藥典》記載,貢菊、杭菊、滁菊、毫菊為中國四大藥用菊花,也是市面上主要的茶用菊品種。 茶菊多産于南方地區,主要産自浙江、安徽等地,市面上以杭白菊、黃山貢菊最為常見。 近年來,北方地區也不斷推廣種植茶菊,其中北京地區結合當地氣候條件選育出多種地被茶菊品種,并已在北方多地推廣種植。 浙江杭白菊、安徽黃山貢菊和北京茶菊現已成為國内茶菊的三大代表 ,本文将以這 3 種主要茶菊的産地、類型、品質、功效等方面進行概述。

1.1 浙江杭白菊

杭白菊主産浙江桐鄉市, 有着 300 多年的種植曆史,桐鄉市也被譽為“中國杭白菊之鄉”。 因其特殊的自然地理條件和不斷改進的生産加工工藝,杭白菊在色、香、味、形等多方面均明顯優于其它地方同類商品菊,古時曾為貢品 。 桐鄉市附近的嘉興、湖州、海甯等地也有種植杭白菊,但種植數量和面積都不及桐鄉 。 杭白菊最開始是作為茶用菊花來種植的,後逐步發展為一種茶藥兼用的優良品種。 據《補農書》中記載,“甘菊性甘溫, 久服最有益”、“每地棱頭中一二株, 取其花,可以減茶之半。 茶性寒苦,與甘菊同泡,有相濟之用”。 杭白菊色、香、味、形俱佳,适合茶飲;觀之花形秀美,花色純白,聞之氣清香,沁人肺腑;沖水飲之味甘甜,回味醇香,視之花瓣舒展,花形完整,姿态輕盈 。杭白菊目前的主打品種為小白菊和大白菊 。

小白菊和大白菊各有優缺點, 小白菊适應性及抗逆性較強,分枝性好,栽培容易,但是易倒伏,生長周期長;大白菊适應性不如小白菊,抗逆性稍差,易感病,但不易倒伏,生長周期較小白菊短。 2 個品種分别加工後做茶飲,以小白菊的香味、口感等品質更優。

1.2 安徽黃山貢菊

貢菊主産地為安徽省,以黃山一帶尤盛,産地在所有藥用及茶用菊花中位置處于最南部,且海拔最高,夏無酷暑,冬無嚴寒,四季分明,溫暖濕潤,雨量充沛,陽光充足。 黃山貢菊生長在這得天獨厚的自然生态環境中,品質優良,色、香、味、型集于一體,是藥用和茶用之佳品,被“中國藥典”譽為“菊中之冠” 、“民族瑰寶”,列全國四大名菊(貢菊、杭菊、滁菊、亳菊)之首。 黃山貢菊原是宋朝徽商作為觀賞菊引進,到清光緒年間,因其對治療紫禁城裡流傳的紅眼病卓有成效而名聲大噪,此後被作為貢品獻給皇帝,故名“貢菊” 。

黃山貢菊花形完好整齊,色白,蒂綠,葉底清白剔透,柔嫩多汁,湯底清澈澄明,微微淡黃,顔色喜人,香氣淡雅自然,口感細膩潤滑,是最适合茶飲的品種。 臨床應用證明, 黃山貢菊做茶飲對口幹、火旺、目澀有顯著療效,熱飲後,全身發汗感到輕松,是醫治感冒的良藥,也是老少皆宜的保健飲料 。

1.3 北京茶菊

北京地區的氣候條件與浙江、安徽相比更加适宜茶用菊花的生長,具有晝夜溫差大,花期降雨少 ,日照時間長,陽光充足等有益條件 。 适宜的氣候條件使得近年來北京茶用菊花逐步發展起來。 自1961 年起,陳俊愉院士以早菊、小紅菊、甘野菊等為親本雜交選育出小型菊花品種群 -- 地被菊 ,後續研究表明地被菊中的部分品種在産量、營養成分和化學成分與杭白菊等傳統茶菊的含量基本相似, 并從中選育出了 ‘乳荷’、‘銀杯’、‘玉人面’、‘玉龍’、‘白龍’ 五個茶用菊花品種, 其中 ‘玉人面’、‘乳荷’的總黃酮 、揮發油含量均高于杭白菊 。

目前,‘玉人面’、‘玉龍’、‘乳荷’ 已經在北京京郊進行推廣種植,且有小範圍的市場推廣。 京郊延慶縣成功引種茶用菊花‘玉人面’和‘玉龍’品種,茶菊産業逐步做強做大, 盛花期的地被茶菊即可精制成茶菊, 面向市場推廣銷售, 也可發展觀光農業、農家休閑等旅遊活動,遊購賞于一體帶動了周邊區域經濟發展 。

2 茶菊的選育現狀

文獻資料表明茶用菊花新品種的培育主要還是以引種、實生選種、雜交育種、芽變選種、誘變育種等傳統方法為主,其中實生選種與雜交育種是茶菊選育最為常用且有效的辦法 。

2.1 引種

引種即把外地的栽培植物或野生植物突破原來的自然生長區域引進到新地區種植,經過人工培養使之适應新的生長發育環境 。 引種是一種簡便行、見效快的育種手段,是茶菊新品種選育中常用的最為節省人力物力的方法 。 如許昌林業科學研究所于 2013 年分别從江西婺源、河南開封兩地共引進 7 個茶菊品種進行試驗栽培, 從中篩選出3 個适宜當地生态環境的茶菊品種,分别是‘金絲黃菊’、‘貢黃菊’、‘江西皇菊’, 并已規模化發展應用 。

2.2 實生選種

自然界存在着豐富的天然變異, 野生種與栽培種均會産生一定的群體差異與株間差異, 正是這些差異帶給了我們篩選優質品種的原始材料,從實生繁殖群體中選出優良個體并建成營養系品種稱之為實生選擇育種,簡稱實生選種。 實生選種是獲得新品種的一個重要手段,操作簡單,容易獲得目标性狀之外的優秀植株, 也是品種選育初期最為常用、最基礎的選育手段。 1991 年至 1996 年期間,陳俊愉教授選育出的‘玉人面’、‘乳荷’、‘白龍’、‘玉龍’等茶用品種多以實生選種與遠緣雜交的方式獲得 。

2.3 雜交育種

雜交育種是菊花新品種培育的最主要手段,分自然授粉育種和人工雜交育種。 菊花屬于天然異花授粉植物,自交不結實或結實率極低 ,常有種間雜交現象發生,因此自然授粉是獲得菊花新品種的一條有效途徑,可在大量播種後代中選出性狀優良的單株 。 相比人工雜交育種,自然授粉比較原始、簡單,預見性差,很難選育出理想的、符合人們需求的新品種。 人工雜交育種可按照育種需求選擇親本,控制親本性狀,再通過配置雜交組合,獲得在生長勢、抗逆性、生産力都優于親本的雜交後代,一般4-5 a 就可以育成性狀穩定的無性系。 2011 年至2015 年,中國農業大學以菊花品種‘粉翎’(父本)和‘中農紅袖’(母本)為親本,采用常規雜交方法,選育出适合庭院美化且可作茶用的粉色茶用菊花品種‘中華夏妝’,該品種株型高大,長勢健壯,綜合抗逆性較強,适合在我國大部分地區推廣,且其花形優美,花瓣清甜,适宜食用或茶用,還是一種兼具有觀賞與經濟價值的菊花資源 。

2.4 芽變選種

菊花在自然栽培的過程中容易發生芽變, 且芽變頻率比較高, 芽變發生的部位可在植株的個别枝上或某一枝段或某個腳芽 。 新育成的品種由于性狀分離或新引進品種由于環境變化而較易産生芽變現象。 一旦發現優良的芽變應及時采用無性繁殖的方式将變異的性狀固定下來,使之成為新的品系 。 芽變選種也是一種可以簡單有效的獲得茶用菊花新品種的育種技術。 如浙江省桐鄉市農業技術推廣服務中心分别與南京農業大學中藥材研究所、浙江中信藥用植物種業有限公司,在早小洋菊的優良芽變株系中選育出了藥食兼用新品種杭白菊 1 号、金菊菊 2 号 。

菊芋種植及産業鍊開發研究(茶菊研究進展與栽培管理)1

2.5 誘變育種

誘變育種是人為利用物理、化學和生物等因素誘導菊花的遺傳性發生變異,然後根據育種目标進行選擇,從而培育出新的品種 。 誘變育種具有突變率高,後代性狀穩定,育種年限短等優點,因而人們采用誘變育種以期獲得茶用菊花新品種。 常用的誘變育種主要有物理誘變和化學誘變兩種方式。 物理誘變主要指輻射誘變,常用 60 Co-γ 射線進行照射。通過對茶菊植株或種子進行輻射誘變處理,使其發生不定項變異,從而培育出符合需要的新品種。 化學誘變育種是指用化學誘變劑處理植物的種子、幼苗、愈傷組織等組織器官,如秋水仙素、甲基磺酸乙酯 (EMS) 、亞硝基乙基脲 (NEH) 、乙烯亞胺 (EI) 、 5- 溴尿嘧啶 (BU) 、疊氮化鈉 (NaN 3 ) 等,使植物在遺傳物質上産生變異,從而創造出新的種質,并通過多世代選擇,培育出符合育種目标後代的育種方法。 化學誘變對于供體損傷較少,誘變頻率較低,但是有利突變較多, 也可以用來進行抗性突變種質篩選,産生新的抗性基因類型 。

3 茶菊的栽培管理

以杭白菊、 黃山貢菊和北京地被茶菊為例,對茶菊主要栽培管理進行簡要的說明。

3.1 杭白菊

選地、整地 杭白菊主要是做茶用,為了保證茶菊的品質,所以在選栽植地時要遠離污染源和交通主幹道,并且選擇土層較為深厚、排灌較為方便的沙壤土或輕黏土。 杭白菊主要在春季進行栽植,土壤解凍後即可耕耙地,平整園地,施足底肥,清除除草。

育苗 育苗有扡插法育苗和分株法育苗兩種方式,後者是目前大面積栽培杭白菊的常用方法。 扡插苗同常規菊花扡插方法, 3 月下旬 -4 月中旬扡插,插後 20 d 左右生根成活,一個月後有 2~3 片新葉生出時即可大田移植;利用分株法育苗要在茶菊秋冬采收後,選取健壯、無病害的植株,栽植在土壤肥沃但沒有種植過茶菊的圃地裡,并進行覆蓋保暖越冬。 翌年春,根芽萌發後,扒開保溫層,根據墒情澆水,使其快速生長。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待苗高15~20 cm 時,選陰天将幼苗帶根全株挖出,按新苗分株,适當剪除老根及部分枝葉,即成為新的菊花種苗,每 667 m 2 母株可産 1 hm 2 種苗。

栽植 杭白菊定植時間以苗高 15~20 cm 時為标準進行移栽 。 分株苗在 4 月下旬至 5 月上旬,随挖随栽;扡插苗于 5 至 6 月上旬,選陰天或晴天的傍晚, 對長出 2~3 片新葉的扡插苗進行帶土移栽;栽植方式可為畦面穴栽或開定植溝栽植,同時澆足水。 幼苗成活後,偏幹的土壤對培育健壯的杭白菊更有利,所以雨天要及時進行排水防澇。

壓條和摘心(打頂) 杭白菊的壓條分 2 次進行,第 1 次在移栽後 30 d 左右, 第 2 次在新生側枝長到20 cm 時。 在第 2 次壓條後,新梢長到 10~15 cm 時,開始進行摘心,每隔 10-15 d 進行 1 次,連續摘心 3~4 次,促進分枝形成。壓條和摘心可抗倒伏、促進枝條間的生長平衡,增大冠幅,促豐産,增加有效苗數。施肥 大田施肥原則是:重施基肥,輕施苗肥;追施分枝肥,多施蕾肥 。

3.2 黃山貢菊

選地、整地 黃山貢菊園地需選擇以地勢平緩、坡度較小、土壤肥沃、土層深厚、土質疏松、通透性好、排灌性能好的微酸性砂壤土為宜,忌鹽堿地、低窪地、連作等。 貢菊屬短日照植物,喜光,在挑選園地時要注意園地接受陽光時長,以每日 7-9 h 為宜,陽光照射過多、 過少均會影響貢菊生長與開花現蕾。 選好園地後,要進行 20~30 cm 的深翻,将土壤進行平整,以保證貢菊生長的土壤含水量,并預留排灌水溝位置。

菊芋種植及産業鍊開發研究(茶菊研究進展與栽培管理)2

栽植及水肥管理 貢菊一般在 4 月初至 5 月初進行栽植,栽植密度約 5 萬株 /hm 2 ,栽植時遵循原則:穴大根舒,不窩根不吊空,扶正打實。 貢菊生長期内水肥管理很重要,菊苗緩苗後,松土控制水肥,使根向下生長。 菊苗根系生長消耗大量的養分,需及時補充肥力,一般在栽植時、打頂時、花蕾形成時追施複合肥。

打頂 為了促進主幹生長粗壯,防止植株過高而倒伏,在貢菊生育期内需打頂 2~3 次,一般選擇晴天進行打頂。

病蟲害防治 黃山貢菊是易感染病蟲害的品種,常見的病害有白粉病、葉枯病、白絹病等,常見的蟲害有蚜蟲、螞蟻、卷葉蟲等。 在對貢菊的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要利用化學防治和農業防治相結合的手段,并以農業防治為主,化學防治為輔,以保證貢菊的品質。 如使用化學農藥要在采摘期前 15 d停止施藥,确保無農藥殘留,保障黃山貢菊的優良品質 。

3.3 北京茶菊

選地、 整地 北京茶菊對土壤要求不嚴, 以肥沃、疏松、中性或微酸性( PH5.5-7 )的砂質土壤為宜,要求排灌方便,為防止水澇災害,多起壟栽培。

育苗 北京地被茶菊育苗也是利用扡插法育苗和分株法育苗兩種方法。 但實踐證明,北方茶菊栽培更适合采用扡插育苗,與分株育苗相比具有周期短、成活率高、方法簡便易行、成本低、效果好等優勢。

定植 在定植前要施足底肥,并對土地進行深耕、平整、澆水。 種植茶菊苗時,要做好人工計劃,選擇無風天氣,以 20 cm 的株距進行種植,要保證在2~3 h 内,将移出的種苗種植到圃地裡,并及時做好澆水、遮陰等工作,随栽随噴,防止水分流失,發生萎蔫。

摘心 摘心是獲得較高花産量,同時降低生産成本的一種手段,根據尚嘉琪等 的研究,對‘乳荷’ 進行 2 次摘心獲得的産量效益高于不摘心、 1次和 3 次摘心。 目前,依據種苗類型、栽植時間不同,适宜摘心的時間及次數也不同,扡插苗需 2 次,第 1 次在栽前,苗高約 15 cm 摘心,第 2 次在 6 月下旬至 7 月上旬;分株苗需 3 次,分别在栽後 20 d , 6月中旬, 7 月上旬; 若移植時間過晚可減少摘心次數或不摘心。

澆水 在菊花苗種植之後,要對菊花苗澆 3 次水, 前 3 次澆水對菊花苗的成活率起到了重要作用,澆水的間隔時間在 7~10 d 左右,第 2 次和第 3次澆水,必須要澆透。 3 次澆水之後,根據實際情況再安排澆水即可, 一般從地表向下幹至 2~3 cm 時就要澆水。

施肥 6 月下旬至 8 月中旬,需要對地被菊進行追肥。 追肥次數根據菊花的生長情況而定,一般追肥 4~5 次。 每次施肥之後要馬上澆透水,以利于肥料的吸收利用 。

4 茶菊存在的問題及展望

4.1 育種問題

我國茶用菊花年産量達 7000 t 以上,但由于人力不足、規模小、品種雜等原因,導緻茶用菊花育種力量十分薄弱 。 目前我國的茶用菊花生産地主要是華南、華東地區,在華北地區栽培較少,雖然陳俊愉教授已選育出‘玉面人’、‘乳荷’、‘玉龍’等部分較為适應北方地區生長的地被茶菊品種,但由于花期較晚,北方茶菊栽培易遭受早霜危害,影響茶菊品質,具有地域局限性 。

4.1.1 花期育種

我國大部分茶菊都是在晚秋開放、采摘,花期晚容易容易遭到早霜危害,雖然可以利用栽培措施調整溫度、光照等條件進行花期調控,但耗費人力物力,成本大大增加。 因此迫切需要選育出早花、高産的新品種,促進豐産豐收,拉動當地經濟增長,為茶菊産業發展提供科技支撐。

4.1.2 抗性育種

浙江杭白菊、黃山貢菊等茶用菊花都易倒伏,需要通過壓條、摘心等處理來輔助栽培。 黃山貢菊容易遭受病蟲害,在進行病蟲害防治過程中,農藥殘留會影響其品質與銷售,帶來經濟損失。 因此在茶菊新品種選育的過程中,要以抗病蟲害、抗旱、抗寒、抗倒伏等特性為育種目标,選育便于栽培管理的品種,從而節省成本,擴大種植範圍,提升經濟收益。

4.2 缺少統一的标準

4.2.1 缺少統一的命名标準

據報道浙江桐鄉産的杭菊有早小洋菊、遲小洋菊、異種大白菊、大洋菊、香溢、金菊 1 号、金菊 2号、金菊 3 号和金菊 4 号 ,另外杭白菊的品種有湖菊、小洋菊、 大洋菊、小白菊、小湖黃等。這些菊花名稱存在着同物異名或同名異物的現象,缺少一個統一的命名規則 。

4.2.2 建立茶菊更為全面的評價體系

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們對保健越來越重視,茶菊市場需求量随之增大。 但随着市面上茶菊品種越來越豐富,茶菊的質量也良莠不齊,沒有一個統一的标準來評價和規範茶菊品質,給消費者帶來很大的困擾 。

建議可以下 2 個方面對茶菊進行評價:一是外觀品質,包括花形是否完整飽滿,花瓣是否多而緊密,顔色是否純淨喜人,湯底是否澄澈透亮,氣味是否淡雅怡人等方面,從品茶的角度來對茶菊品種進行品鑒,評價其外觀品質。

二是營養品質, 菊花中含有多種對人體有益的有效成分,評價茶菊營養品質時,大多借鑒《中國藥典》中對藥菊的評價方法,以菊花幹品中總黃酮、綠原酸兩個指标為标準 。但研究表明菊花中的多酚類物質具有極強的抗氧化能力, 對于治療腫瘤有一定的臨床效果; 而且僅以藥用成分作為茶菊的品質評價标準,對茶菊的選育種及營養品鑒來說并不全面。菊花作為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 在幾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茶菊逐漸被人們接受認可、推廣種植,并作為飲品出售,是因為其口感、成分中有着獨特的風味。所以,在對茶菊營養價值進行評估的過程中,還可增加可溶性蛋白和總糖作為評價指标。 以總黃酮、綠原酸、茶多酚、可溶性蛋白和總糖五種成分作為茶菊的營養品質評價進行綜合評價,選擇優質茶菊類型。

菊芋種植及産業鍊開發研究(茶菊研究進展與栽培管理)3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