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鄉村振興潮湧動

鄉村振興潮湧動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28 15:42:42

共享理念盛行的當下,共享單車、共享充電寶、共享雨傘等經濟業态已不再是新事物,但在江西贛州的龍南市,共享理念被引入到鄉村振興過程中,經驗做法讓人眼前一亮。

在龍南市渡江鎮蓮塘村,黃花灣共享村落不僅是當地通過共建共享推動實現鄉村振興的一塊“試驗田”,也是遠近聞名的網紅景點。去年以來,這個一度破敗沒落、空心化的村莊,在共享理念的引領下,通過采取“村民出租空房空地,政府打造景觀環境,業态入駐自主經營”的模式,開始逐漸蘇醒。如今,各種個性化十足的民宿、餐飲私廚、個人工作室、直播基地等已在黃花灣共享村落紮根,人流、物流、信息流急速彙聚,鄉村振興大幕徹底拉開。

鄉村振興潮湧動(鄉村振興看龍南)1

龍南市渡江鎮深挖當地風俗,打造黃花灣共享村落。

黃花灣共享村落隻是龍南市鄉村振興的一個縮影,作為江西的“南大門”,在國家實施鄉村振興戰略和建設贛州、閩西革命老區高質量發展示範區大背景下,龍南借助自身區位優勢,不斷創新體制機制,全力走好鞏固脫貧攻堅“最後一公裡”和鄉村振興“第一公裡”。依托活躍的經濟和良好的生态,龍南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程中,不斷壓實責任做好兜底性、基礎性、普惠性工作,同時也在全力推動實現鄉村産業、人才、文化、生态、組織等全面振興,積極探索具有贛南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銜接期讓脫貧成效再上新台階

圍屋之都、稀土王國、融灣橋堡、開放新城,這些都是龍南市的閃亮名片。《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在龍南采訪期間,感受到更多的則是這座城市的經濟活力以及鄉村發展的無限前景:在贛粵産業合作實驗區“三南片區”,各種施工車輛川流不息,廢棄的稀土礦山上一座嶄新的電子數字産業園正在成型;在各個工業園區内,通過向閑置土地、低效用地、低效産出等開刀,企業“騰籠換鳥”,産業不斷轉型優化升級;在許多鄉村,新經濟、新業态、新做法不斷湧現,古老沉寂的村落被激活……

“産業、創業、就業‘三業’搞得好,這是龍南的亮點。”在接受《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采訪時,龍南市委書記鐘旭輝表示,良好的營商環境讓龍南成為創新創業的熱土,衆多的工業企業不僅助推着産業發展,也解決了就業,同時也為踐行鄉村振興戰略奠定了堅實的基礎。“龍南的鄉村振興,是要通過黨建引領,實現鄉村在人才、文化、組織等五大方面的全面振興。目前,重點工作還是要立足于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的有效銜接,把兜底性、基礎性、普惠性工作做好、做紮實。”

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尤為重要的是銜接期内政策要持續,幫扶措施不滑坡。龍南市鄉村振興局局長賴陽松表示,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方面,龍南除了将“三類人群”納入精準監測體系,杜絕規模性返貧,做好“兩不愁三保障”鞏固等基礎性工作外,主要亮點表現在幾個方面,首先,每年投入的資金不僅沒減少,反而一直在增加。“盡管任務量比原來少了30%-40%,但我們縣級财政每年都真金白銀增加銜接資金,雖然不多,但體量還是很大。”其次,通過特别行動和制度創新來壓實責任。去年,龍南啟動了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同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秋冬行動”,在全市進行大排查、大走訪,主要目的就是開啟攻堅模式,進一步查漏補缺,壓實責任。為了配合這次行動,龍南市還出台了配套的“紅黑榜”制度。“‘紅黑榜’制度就是要确保責任不減,政策不減。唯有通過制度把責任壓實,才能擴大脫貧攻堅成果。”據賴陽松介紹,一開始“紅黑榜”考核的是鄉鎮,每個月都有排名,進入“黑榜”的鄉鎮書記要在全市大會上表态發言。“去年我們一直在探索,實際上鄉鎮的壓力也很大,今年我們計劃把‘紅黑榜’直接挂到村裡去,這樣鄉鎮壓力小一點,基礎也會更加紮實,效果也會更好。”

鄉村振興潮湧動(鄉村振興看龍南)2

龍南市南亨鄉西村村鄉村振興示範點航拍。

除此之外,如何讓易地扶貧搬遷戶,搬得出、穩得住、能緻富,龍南的經驗做法也值得借鑒。據悉,龍南全市的易地扶貧搬遷戶共有1500多戶5000餘人,為了讓這些搬遷戶更好地生活就業,龍南推出了“四個一批”,即通過園區需求解決一批、鄉村振興車間吸納就業一批、公益性崗位安置就業一批、培訓服務促進就業一批,構建起了市鄉村三級就業扶貧網絡。為做好搬遷的“後半篇文章”,解決搬遷群衆的“菜籃子”問題,龍南今年拿出了200多塊地,在43個搬遷點打造“微菜園”。據賴陽松介紹,“微菜園”由政府統一流轉、平整、開溝、分塊、圍欄,按照每戶一分地的标準,采取農戶申請與随機抽選相結合的方式進行分配,讓搬遷戶自種自産自收。許多搬遷戶再次種上了“放心地”,吃上了“安心菜”,獲得感進一步增強,而且這些整齊劃一、綠意盎然的菜園,也讓鄉村生活充滿了生機。

去年以來,在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的同時,龍南市因地制宜,根據各個地方不同的情況,投資1.7億元推進14個鄉村振興示範點建設,龍南市農業農村局副局長許勝力表示,投入的資金主要用于鄉村基礎設施建設以及扶持産業發展。

盤活資源将村莊“活化”

玫花渡、芷溪谷、黃花灣、硒鄉記,一個個美好的名字都是龍南14個鄉村振興示範點的成員,這也是龍南新農村建設的主力和标杆。

渡江鎮蓮塘村黃花小組曾經是一個飽受水患侵襲的村莊,多年來,許多村民或搬遷,或外出務工,房子閑置,村莊空心,毫無生機。與之形成對應的是,蓮塘村交通位置十分優越,距離大廣高速龍南西出口隻有咫尺之遙,而且離龍南市區也僅有10多分鐘的車程。再加上村裡油菜花美、竹林茂密,各種獨具客家風格的屋舍錯落有緻,環境十分優美。去年6月,李樹青來到渡江鎮任黨委書記,經過一個多月紮紮實實的調研發現,蓮塘村如此好的資源禀賦浪費掉着實可惜,于是一個以“共享村落”引領鄉村振興的理念正式萌發,并在龍南市委、市政府的大力支持下,照進現實。

“我們農村最大的資源是什麼?就是土地、房屋,還有優質的農副産品。”李樹青說。如何活化一座村莊,首先就是要将“最大資源”利用起來。為此,當地政府将蓮塘村閑置的37棟房子、100多畝土地流轉過來,以此為支點打造“黃花灣共享村落”,核心目标是要實現“鄉村與城市共享、三産與一産共享、龍南與灣區共享”。李樹青認為,每個人的夢想裡都有一個屬于自己的桃花源,而黃花灣共享村落則是幫助人們實現“桃源夢”的平台,“不管是來生活,還是發展事業,打造業态,黃花灣都可以是大家一起建設、共同享有的平台。”他算了一筆賬,流轉過來的閑置房子,租金是每年每平方米3元,一次性支付15年;對外的租金是每平方米每年24元,兩年就能回本。土地是每畝每年600元,租出去是每畝每年2000元,賺了兩倍多。更為重要的是,這些原本閑置的農村資源,為各種經濟業态的引入提供了容器。《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在黃花灣采訪時看到,各種民宿、特色餐廳、個人工作室、直播基地等在這座曾經沉寂的鄉村唱起了主角。

進入黃花灣共享村落,一棟三層小樓上挂着的“贛州俊熙文化傳媒公司入駐黃花灣,直播帶貨服務三農,助力鄉村振興”标語十分醒目。據悉,俊熙公司的簽約主播有300多人,原來帶貨的主要産品是釣具,其負責人從短視頻平台上發現了黃花灣,經考察後決定把直播平台落戶到這裡,并開始轉型農産品帶貨,以第三産業為黃花灣的一産服務。目前,矗立于田間地頭的俊熙公司直播基地三層小樓正在裝修中,據李樹青介紹,該公司正式營業後,将有30多位主播常年在黃花灣上班,其裝修風格類似電視台的直播大廳,落地玻璃,燈火輝煌,未來将成為黃花灣的一道靓麗風景。

鄉村振興潮湧動(鄉村振興看龍南)3

龍南市渡江鎮深挖當地風俗,打造黃花灣共享村落。

一二三産的業态鍊條共享,産業互補,正因為此才有越來越多不同的市場主體入駐黃花灣。而對于當地政府來說,無中生有,搭好平台,讓市場唱戲,也是應有之意。龍南的木材企業衆多,來自四川大涼山地區到龍南從事木工的彜族同胞有1000多人,且大部分都是年輕人。彜族人生性活潑爛漫,喜歡喝酒唱歌跳舞,每個人過生日的時候都會開party慶祝,并舉辦篝火晚會。如果在市區裡,極易擾民,産生各種矛盾。

文化習俗也是生産力,當地政府敏銳地發現了這一點,并加以合理利用。在與黃花灣共享村落僅有一條公路之隔的遠離村莊之地,渡江鎮政府開始打造彜族風情園,一方面用來滿足彜族同胞的生活,吸引外來勞動力;另一方面也為黃花灣構建起了新的業态吸引物。《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看到,正在建設中的彜族風情園,既有彜宿園、彜食園、彜風園,也有篝火營地。據李樹青介紹,篝火營地位于河邊,鎮裡還專門在這裡設置了煙花燃放點,并辦理了相關手續,未來彜族風情園将為黃花灣的夜間經濟帶來極大帶動。“彜族人三弦一響,全身發癢,新客家人及風情園将給我們一産的發展帶來很大幫助,我們的米酒、豬肉、羊肉産業也會從中受益。”

黃花灣共享村落啟動建設僅有短短一年的時間,政府投入隻有600多萬元,但取得的效果和起到的帶動作用讓李樹青連說“沒想到”。每到過年過節以及節假日,這裡遊人如織,高峰時多達數萬人,當地的農産品在遊客和共享村落主播的帶動下,也供不應求。各種業态入駐,讓一二三産完美融合,經濟發展已有聚變和裂變的态勢。目前,當地政府已經将蓮塘村黃花小組東部的30棟房屋流轉過來,用于建設二期靜态的民宿區、康養區。一期是動态的遊玩、餐飲區,二期是靜态的住宿區,一靜一動,黃花灣共享村落的功能分區已經完成。“目前我們招商一點都不發愁,現在已經變成了選商、擇商,新入駐的商家要符合我們的發展要求,要為一二三産深度融合服務。”李樹青說。

改革破壁探索新路徑

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兩種力量尤為重要,一是通過改革來突破制約發展的瓶頸,為鄉村振興做好制度性保障;二是能人治村、賢人引路,讓人才來驅動鄉村發展,使希望的田野充滿希望。在龍南采訪期間,《經濟》雜志、經濟網記者感受到的不僅是發展理念的升級與更新,更多的則是人才驅動和改革破壁。

渡江鎮玫花渡民宿旅遊景區是龍南鼓勵引導返鄉創業人員參與鄉村振興,返鄉創業的示範點,這裡不僅是玫瑰花的海洋,也是返鄉創業人員在鄉村振興過程中施展才能、創業創新的舞台。去年,渡江鎮以新大村石坪小組為試點,依托交通條件便利、農業基礎良好和閑置房屋較多等優勢,通過村集體統一流轉閑置房屋資源、引進優秀返鄉創業人員進行開發的方式,打造了融種植養殖、民宿旅遊、客家美食、休閑康養等為一體的玫花渡盤活農村閑置住宅示範點。在此過程中,村集體對新大村石坪小組始建于20世紀六七十年代的120多間閑置房屋資源統一收租,以閑置房屋入股的方式,與返鄉創業人員李育智投資的玫花渡休閑旅遊開發有限公司共同合作,建立玫花渡民宿旅遊景區。

新大村石坪小組村集體統一租賃後的閑置房屋和土地,分别按每年200元/間、500元/畝的價格支付給農戶租賃費。以鄉村振興局300萬元資金作為入股,用于完善基礎設施,玫花渡每年按入股投資8%的回報率上交資金給村裡,該村集體每年收入24萬元,農戶收益和村集體收入實現雙提升,民宿産業也快速聚集發展起來。

據李育智介紹,截至目前他的公司已經與13家民宿主簽訂協議,大部分民宿主都是龍南返鄉創業人員,玫花渡的民宿産業也逐步呈現出集群化、産業化、标準化的特點。标準化推進,這是玫花渡民宿的主要亮點之一,所有民宿的布草和衛生九件套,均由統一的第三方來進行管理;用電方面采取的智慧用電、安全用電,手指即使伸進插線闆裡也沒有問題;采用統一的物業平台管理,公共衛生和室外場景都由玫花渡公司在管理。“這樣不僅可以給民宿主一個好的環境,也可以給客人一個很好的體驗。”李育智說。

對于全市14個鄉村振興示範點,龍南市财政給每個點的平均建設資金為300萬元,各部門的項目、資源、資金均向這些示範點傾斜,同時還要求各鄉鎮也積極發動返鄉創業人員、群衆捐資投勞,争取每個示範點籌集資金達到60萬元以上。在财政支持、社會資本投入帶動下,許多村莊通過返鄉創業人員引領,盤活各類資源發展民宿、旅遊業,原本“髒亂差”的村莊煥然一新,吸引了遊客前來觀光體驗,聚集了人氣,發展了産業。

讓鄉村活起來,不僅需要資金支持、人才引領,更需要靈活破解制約發展的各種體制機制。渡江鎮在推進鄉村振興的過程中,宅基地流轉就是一個很好的案例。“我們流轉的隻是房屋的使用權和經營權,房屋和宅基地的所有權沒有流轉,這樣既保障了農村居民合法的宅基地權益,也讓農村的宅基地資源得到了合理有效的利用。”李樹青說。此外,在推動民宿産業發展的過程中,龍南積極改變思路破解發展症結,也得到了一緻好評。

民宿聚集區建設是龍南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點,但長期以來,因缺乏行業标準,民宿辦證審批難問題普遍存在。龍南客家文化研究中心負責人潘平表示,開辦民宿最大的障礙并不是衛生監督許可證,也不是營業執照,而是特種行業許可。“對于民宿,消防是按照酒店的方式來認定,包括你的房間數量、消防設施等,而且還分為一次驗收和二次驗收,民宿很難通過,這是發展的最大障礙。”為了推倒民宿發展過程中這一“路障”,讓民宿主輕裝上陣,全心投入,龍南先後出台了《龍南市促進民宿健康發展的實施意見》和《龍南市民宿管理辦法(試行)》,明确要在“加大金融扶持力度、加快特種行業許可證”等7個方面給予政策扶持。針對民宿辦證審批難這一“症結”,龍南深化“放管服”改革,簡化優化工作流程,一次性指導告知民宿業主辦證流程,探索出了辦證申請、安全鑒定、聯勘聯審、審批辦證“四步法”,徹底破解了特種行業許可證辦證難題。時至今日,龍南的民宿産業發展特别活躍,全市已形成初具規模的民宿集聚區8個,共建成民宿54家,且呈現出高速、高質的發展态勢。

“灣區能辦到的,我們也能辦到”,作為贛州融入粵港澳大灣區橋頭堡中的橋頭堡,解放思想、改革破壁,對标對表,向先進地區看齊趕超,已成為龍南各級政府工作人員的共識。在做好鞏固拓展脫貧攻堅成果與鄉村振興有效銜接的過程中,龍南不僅兜底性、基礎性、普惠性工作做得好,而且也做了許多有益的嘗試和探索,确保責任壓實,效果顯著,工作出彩。在踐行鄉村振興戰略過程中,龍南從自身實際出發,充分利用經濟優勢、資源優勢和區位優勢,解放思想、改革破壁,撬動各種資源要素和人才要素向鄉村彙聚,蹚出了一條具有贛南特色的鄉村振興新路徑。

來源/《經濟》雜志-經濟網 記者/秦雲龍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