赤壁之戰後,曹操集團基本上撤出了對荊州的争奪戰,隻控制了南陽郡和江夏郡北部一帶,孫權和劉備則開始了對荊州歸屬權的争奪,期間發生了大家熟知的事情,也就是劉備借荊州,有借無還的說法,那麼劉備是不是無賴,到底有沒有借荊州呢?
首先要說的是,嚴格意義上來說,孫權不存在把借荊州給劉備的這件事,因為孫權在當時根本就沒有完全掌控荊州,就地盤大小來說,劉備的地盤可要比孫權大,同時孫權和劉備之間不是借與不借的問題,而是利益互換的問題,你不要以為孫權是大善人,看劉備可憐,就把自己手裡的地盤給劉備了,劉備又不是他兒子,孫權沒那麼傻,智商要比晉惠帝強太多。
有關赤壁之戰的過程如何,《三國志》中是有明顯不同記載的,同時存在着三種不同的說法。
曹操一方稱自己是因為軍中大疫,主動撤軍的,劉備說是他率軍擊退曹操,并燒毀其戰船的,孫權一方則要大罵大耳賊了,“明明是老子打敗的曹操”,不管是哪一個,我們可以确定的是,曹操戰敗後,荊州七郡被三方勢力所瓜分了。
曹操撤軍後,依然在南陽郡保留兵力,而江夏郡則成為了三方角逐的目标。
《三國志.先主傳》先主斜趨漢津,適與羽船會,得濟沔,遇表長子江夏太守琦衆萬馀人,與俱到夏口。
《三國志.文聘傳》太祖先定荊州,江夏與吳接,民心不安,乃以聘為江夏太守,使典北兵。
《三國志.程普傳》拜程普裨将軍,領江夏太守,治沙羨,食四縣。
可以說江夏郡同時存在着三方勢力,北部是曹操,南部則有孫權劉備所瓜分,最令孫權不爽的是,赤壁之戰其實是便宜了劉備啊,周瑜率主力部隊,和曹仁死磕,打了一年才拿下南郡,而劉備則趁機南下,奪取了,武陵、長沙、桂陽、零陵四郡,實力爆棚。
而在曹操短期内無法大規模南下的時候,如何瓜分荊州,成為了孫權和劉備之間的大問題,這也就涉及到赤壁之戰誰功勞大的問題,個人還是認為是孫權集團的功勞大,畢竟當時劉備被曹操追着打,他要是有能力和曹操一戰,何必當初丢下妻兒就跑了呢?所以說孫權出力最多,但得到的利益最小,心裡難免不平衡。
再來說說劉備借荊州這件事,其實這種說辭隻要是孫權集團的提法,劉備是不承認的。
《江表傳》周瑜為南郡太守,分南岸地以給備。備别立營於油江口,改名為公安。劉表吏士見從北軍,多叛來投備。備以瑜所給地少,不足以安民,(後)從權借荊州數郡。
《三國志.魯肅傳》後備詣京見權,求都督荊州,惟肅勸權借之,共拒曹公。
按照《江表傳》的記載,周瑜當初分南郡江南之地給劉備,讓他有身之所,後來劉備有從孫權那裡借到了荊州數郡,當時魯肅是唯一支持劉備的。
那麼這裡就要注意了,個人認為也就是周瑜分地給劉備可信,公安在今天的湖北省公安縣北古油水入江之口,這也是周瑜迫于形勢才給劉備的,若是有曹軍來襲,周瑜是不會讓劉備在自己身後享清閑的。
而且劉備是越發強大的,在荊州,劉備的号召力要遠遠強于孫氏集團,畢竟劉備挂着漢室後裔的名号,也在荊州發展過幾年,要比孫權更有影響力,所以所荊州劉表舊部大多願意投靠在劉備之下。
這是劉備可以快速平定荊州南部四郡的原因,大家不要認為,孫權所謂借荊州,借給的是一個弱者。
《三國志.先主傳》廬江雷緒率部曲數萬口稽颡。琦病死,群下推先主為荊州牧,治公安。權稍畏之,進妹固好。
當時雷緒也有投奔劉備之意了,加上劉琦病死,無論如何,劉備已經成為荊州各方勢力推舉的荊州牧,這是孫權做不到的,所以他才會打算通過聯姻的方式,來籠絡劉備。
話說回來,《江表傳》說劉備是借了孫權荊州數郡,問題是哪裡來的數郡呢?荊州就七個郡,南陽郡在曹操手裡,江夏郡三方割據,南郡在周瑜手裡,而且還是南郡江北之地,剩下的四郡,按照《三國志.先主傳》的記載,都是在劉備一方的,那麼孫權能夠借給劉備的,也就隻有周瑜掌控的南郡了,何來數郡隻說呢?
《三國志.黃蓋傳》武陵蠻夷反亂,攻守城邑,乃以蓋領太守......後長沙益陽縣為山賊所攻,蓋又平讨。
從《三國志.黃蓋傳》的記載,我們可以看到,黃蓋在赤壁之戰後,在武陵郡和長沙郡有過征讨,那麼也就是說,劉備并未對荊州南部四郡取得完全掌控,武陵郡和長沙郡還是有孫權的勢力活動的。
這或許能夠印證孫權借荊州數郡給劉備的說法,畢竟加上武陵和長沙,那就是三個郡了,但這就是一種給不太嚴格的說法,從黃蓋的任職路線上可以看到,黃蓋是從武陵退到長沙郡的,也就是說孫氏集團在這兩個郡難以站穩腳跟。
《三國志.先主傳》通武陵,遣侍中馬良安慰五谿蠻夷,鹹相率響應。
同時在後來劉備伐吳的時候,他是派馬良去招撫武陵的蠻夷的,他們是都響應劉備的,可見在赤壁之戰後,孫權劉備争奪荊州時,劉備是有優勢的,武陵的蠻族是支持劉備的。所以個人認為,即便當時的武陵和長沙有孫權的勢力,但是談不上孫權借,畢竟這兩個郡,還遠遠沒有處于孫權的控制之下。
那麼說到底,劉備想要的地盤就是周瑜手裡掌握的南郡北部了。
《三國志.周瑜傳》備詣京見權,瑜上疏曰.....今猥割土地以資業之,聚此三人,俱在疆埸,恐蛟龍得雲雨,終非池中物也。
所以說周瑜是極力反對的,畢竟把南郡交出去,那麼他成什麼了,南郡就是他的功績啊,打了那麼久才打下來,說給人就給人,周瑜肯定心裡要罵娘了,隻是最終孫權同意了。
那麼孫權讓出的是,南郡北部一帶,以及從武陵長沙撤出兵力,這應該就是孫權借荊州的全部,那麼孫權得到了什麼呢?畢竟孫權是不會做賠本買賣的。
《三國志.先主傳》權不聽,遣孫瑜率水軍住夏口。
這段記載是孫權打算圖謀益州的時的軍事調動,也就是把所謂的把荊州借給劉備之後,孫瑜曾率軍西進到夏口,夏口本是劉琦的地盤啊,在赤壁之戰後,應該是劉備的地盤,也就是劉備所控江夏郡的一部分,為何孫權可以派軍到夏口?隻能說明,劉備讓出所控制的江夏郡是孫權“借荊州”的條件之一。
這裡也就是我要說的,不存在什麼接不接,本質上講,孫權和劉備是完成了利益互換,是劉備換來的的荊州,也就是南郡等地。
劉備在交出所控的江夏郡一步後,得到南郡,也就直接和曹操勢力相接觸了,可以說本來南郡就是一個雞肋,畢竟周瑜所控的南郡,北面是曹操的南陽郡,南面則是劉備,周瑜夾在雙方之間,可以說孫氏集團這是遮蔽着劉備,讓他一心發展啊,這種局面對孫權來說是不利的。
《三國志.武帝紀》十四年春三月,軍至谯,作輕舟,治水軍。秋七月,自渦入淮,出肥水,軍合肥。
面對赤壁之戰後,曹操将軍事重心轉移到江淮一帶的現實,孫權繼續劉備分擔曹軍給予自己的壓力,這也是孫權同意把南郡給劉備的原因,隻有這樣在荊州一線,才不會是孫權自己獨自面對曹操的尴尬局面。
再者孫權在荊州尚無人心可依,讓給劉備,也是暫時的緩兵之計,而讓劉備得到南郡,不僅可以讓其分擔曹軍的軍事壓力,也可以激勵其攻打益州,說實話,孫權自己打益州根本不可能。
因為應付曹操,兵力就夠不足的了,還要實施遠征,還有留劉備在荊州,這不是給自己找死嗎?所以索性不如讓劉備在荊州立足,有能力去打益州,可以說荊州與益州之間交通并不順暢,那麼孫權完全有能力趁劉備主力深陷益州時,武力奪取荊州,就像後來對付關羽那樣。
所以說孫權把南郡讓給劉備相當于是一場重大投資,比把南郡握在自己手裡要強,劉備得荊州,也是讓孫權有利可圖的,也并不是無賴,得了便宜還賣乖。
參考資料《三國志.武帝紀》《三國志.先主傳》《三國志.吳主傳》《三國志.周瑜傳》《三國志.魯肅傳》《三國志.程普傳》《三國志.黃蓋傳》《三國志.文聘傳》《江表傳》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