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

圖文 更新时间:2024-12-19 15:13:23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1


提到饅頭,大部分人都能将起源聯想到蜀漢丞相諸葛亮。認定這是一代智者,在遠征南中過程中的即興發揮。然而,這個故事最早出自宋人高承的《事物紀原》,到後來被收錄于《四庫全書》。由于南蠻各地長期存在獵頭習俗,就讓很多人信以為真。


在此之前,關于饅頭的記載寥寥無幾,更沒有任何文獻明确記錄饅頭如何發明。但這僅僅是因為記錄者的眼界局限,讓他們不能理解更為廣闊的世界。何況,被認為是諸葛亮發明的諸多物件,都被證明是後人附會。如本為百越先民的祭祀用品的銅鼓,就被腦補成擊鼓/做飯兩不誤的丞相原創。顯然,類似的情況不會隻在單個事務上發生。因此,饅頭由諸葛亮發明的說法也頗為可疑。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2

成都武侯祠銅鼓


雖然小麥的種植技術很早就從西亞東傳,但幫助加工的石磨卻要等到漢朝才真正出現。因此,之前的先民無法抹面,隻能将收獲的麥子煮成形式完全不同的麥飯。至于種類豐富的各類面食,在那個階段是根本不可能有的事情。


伴随石磨技術同步進入的還有面餅類食品。但和西域等地的烘烤制作不同,中原先民選擇了發展蒸食技術。因此,原版烤餅就立刻成為本地化成的蒸餅。今人若稍有常識,也會知道兩類烹饪技術的産出,在口感上會有多大不同。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3

仰韶時代的蒸煮陶甑


至于後世的所謂饅頭,最初就可能指的是蒸餅。在西晉束哲的《餅賦》中,我們可以看到“于時亨宴,則曼頭宜設”這個說法。加上《齊書》中的“祭祀采用面起餅”橋段,暴露出餅與饅頭在祭祀活動中的地位類似。至于宋代張師達的《倦遊雜錄》,更是直言不諱的表示:“唐人呼饅頭為籠餅”!


那些帶有餡心的蒸制面食,又逐漸獲得了一個今人異常熟悉的稱呼--包子。在吳語地區,包子往往指的就是有餡饅頭。而在更為遠方的日本,也用饅(まん)來指代包子。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4

在日本文化中 包子和饅頭是一個意思


回到傳為饅頭起源地的雲南,就有着一種“坼裂方食”的破酥包子。這種面食的特點是皮厚餡少,相傳破酥包子起源于清末民初。但簡單粗暴的制作工藝,卻顯示這種點心由來已久。大理地區的白族倒是最更為幹脆,直接也将所有包子稱為 “饅頭”!


但實心饅頭出現的年代反而可能更晚,最遲到明清兩朝才有提及。如《儒林外史》第二回中有寫道:廚下捧出湯點來,一大盤實心饅頭。因此,不少學者認為,蒸餅變成了饅頭,但最初的饅頭實際上就是包子。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5

破酥包子與開花饅頭的外觀 足以讓人傻傻分不清


當然,餅一般是扁的,饅頭和包子卻都是半球造型。所以,要讓平面的餅變為立體的饅頭,還得需要發面技術的發展來幫忙。根據《齊民要術》記載,早期普遍發面的方法有酒酵與酸漿酵兩種。但以上兩種做法都有缺陷。


直到宋朝誕生了酵面發面法,才讓人們能安心吃上饅頭。原先薄薄的面餅,也因成熟的發酵技術而可以高高隆起,成為名副其實的“面起餅”。這或或許是宋人腦補前代用饅頭祭祀的直接原因。加上當時的朝廷推崇蜀漢政權,促成民間的諸葛亮崇拜情感,便有了丞相親自研發料理的奇幻說法。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6

遼代趙德鈞墓壁畫中的饅頭制作壁畫


但對于發面技術的演進,遠在西南更遠位置的印度或許更有發言權。先前的婆羅門輕高面傳入中原,就成為大唐時代的潮流美食。先是進入燒尾宴菜單,最後還可能能演化為今日的千層糕。可見僅從面食的制作技術來看,印度無疑是經常走在中原前面,并不可避免的對後者産生傳遞效應。


在從天竺傳入的《摩诃僧祗律》和《十誦》等佛經中,均有提到一種名為“曼提羅餅”的食物。據學者考證,這種曼提羅也逐漸從烤制變成了蒸制,其讀音Mantil也演化成了Mandul,并擁有了看上去具有本地特色的譯名--饅頭。與之對應,在敦煌154窟、236窟等處的壁畫上,也有形似饅頭的食品,毫無違和地出現在佛系場景中。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7

西域墓葬中的食物 被學者懷疑是婆羅門輕高面


另一種名為Modak的印度食物,也有可能是饅頭或包子的祖先。這種點心早在2000年前的史詩《羅摩衍那》和《摩诃婆羅多》中就已出現。與包子類似,其外有面皮,内有糖、菜或肉制成的餡料,可以油炸、蒸甚至水煮。值得注意的是,印度人還常常把它作為供奉象頭神甘尼什的祭品。這點也與宋朝時出現的諸葛亮饅頭說是異常類似。


類似的習俗首先進入唐朝,成為當時有名的唐菓子。然後又被大量趕來學習的遣唐使帶回日本。于是,日本人就向歡喜天(即象頭神甘尼什)供奉一種名為歡喜團的食物。它的餡心由甜食制成,包裹在油炸的面皮之中。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8

供奉歡喜天/象頭神的面食Modak


反對者或許會問,印度的美食如何翻越高聳的喜馬拉雅山脈,再傳入遙遠的中土。但無論是諸葛亮擔任丞相的巴蜀,還是孟獲盤踞的南中,都存在于兩條古老的商路。其中既有西漢時被張骞在中亞注意到的南方蜀身毒道,也有長期民族遷徙所形成的北方藏彜走廊。前者聯系了南亞、東南亞與雲貴高原,後者聯系了中亞、西域和整個西南地區。這為不同地區的民間飲食文化的交流,提供了持久而不可忽視的條件。


況且,川滇地區的蒸食曆史也是同樣悠久。在成都的指揮街遺址,就出土過約3000年前的陶甑,從東周到秦漢時期的考古發現,更是常見陶甑、銅甑等食用蒸器。時至今日,甑仍舊是這一帶的非遺手工藝品或生活用具。這讓經兩大商路傳入的面食,有了在此變為蒸制饅頭的可能。


饅頭是諸葛亮為了什麼發明的(不會是諸葛亮發明)9

形形色色的西南傣族陶甑


因此,諸葛亮想必是在南蠻當地見過早期饅頭,并根據當地習俗進行了祭祀活動。隻是不明所以的後世文人,出于吹捧目的和自身的井底之蛙見識,将其直接附會到諸葛亮身上。參考發明這則奇聞的宋朝曆史背景,就清楚中原文人在當時既不可能見識西方原版,也沒機會觸摸西南山寨。


畢竟,人類都有對事物進行追根溯源的本性。自然就要從故紙堆裡摳字眼,擡出當時大紅大紫的蜀漢名臣來進行包裝。往後的學者隻需直接照搬,就能獲得這種簡單而浪漫的解釋方式。不僅有了對事物的認知圖景,還為大腦節省了思考成本,真的是何樂而不為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