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春秋時期,齊國、晉國、秦國、楚國是實力比較強大的四個諸侯國。其中,就秦國和晉國來說,雖然一度結成了“秦晉之好”,卻在很長時間内互相攻伐,爆發了多場戰役。秦穆公在位時,重用百裡奚、蹇叔等一批賢臣,國勢漸強,從此竭力圖謀向東發展,希望可以稱霸中原。為此,秦穆公主動和晉國搞好關系,先後支持晉惠公、晉文公二位國君即位。并且,在城濮之戰中,秦國還出兵幫助晉國對付楚國,以此将晉文公推上了中原霸主的寶座。
但是,晉文公稱霸之後,卻不願意和秦國平分霸業。于是,秦穆公決定和晉國決裂。在此背景下,秦國和晉國爆發了崤之戰。就崤之戰來說,可以說是秦國和晉國第一次大戰。那麼,問題來了,在崤之戰中,為何是秦國慘敗,晉國大獲全勝呢?
一
公元前628年,鄭文公、晉文公先後去世。趁着這一機會,秦穆公令百裡孟明、西乞術、白乙丙三帥率兵東進,準備襲擊晉國的盟國鄭國。在不少曆史學者看來,秦軍襲鄭,由秦都雍(今陝西鳳翔縣)至鄭都(今河南新鄭縣),曆程一千五百餘裡,中經桃林、肴函、轘轅、虎牢等數道雄關險塞,是一次冒險的軍事行動。而這,一定程度上為秦軍被晉軍俘獲埋下了伏筆。
值得注意的是,秦軍在奔襲鄭國的途中,正好遇到了鄭國商人弦高,後者得知秦軍的意圖後,用計是秦軍誤以為鄭國已經有了防備。秦軍統帥孟明視覺得鄭國有了準備,認為"攻之不克,圍之不繼",不如退兵,就順手偷襲并消滅了滑國,并滿載戰利品而還。對于春秋時期的滑國,是一個靠近晉國、鄭國的小國,而秦軍消滅滑國,自然是晉國不願意看到的結果。
二
在得知秦軍偷襲鄭國不成,又順手消滅滑國的消息後,晉國決定發兵襲擊秦軍。為了确保崤之戰的順利進行,晉國還聯合姜戎一道行動。對此,在筆者看來,這很可能是因為姜戎比較熟悉崤山一帶的地形,所以能夠更好的埋伏秦軍。公元前627年,剛剛即位的晉襄公親自督軍,晉國大軍和姜戎大軍在崤函地區的東、西肴山之間設下埋伏,等到即将返回的秦軍。
對此,在筆者看來,這說明在崤之戰中,晉軍已經提前掌握了秦軍的動向,擁有信息上的優勢。與此相對應的是,秦軍則對晉軍的動向一無所知。正所謂敵暗我明,信息上的差距,成為影響崤之戰走向的重要因素。當然,這很可能也是因為秦軍比較順利的消滅了滑國,所以驕傲自滿,從而忽略了對晉軍動向的偵察。
三
公元前627年四月,秦軍進入埋伏圈。對于勞師遠征的秦軍,在進入崤山後幾乎沒有防備,也即秦軍已經是歸心似箭了。所以,晉軍和姜戎的突然出現,無疑讓秦軍上下猝不及防,在以逸待勞之下,晉國大獲全勝,而秦國派出的3萬兵馬則全軍覆沒,孟明視、西乞術、白乙丙等三位主帥被俘獲。在不少曆史學者看來,崤之戰可謂中國古代曆史上第一場大規模的埋伏戰。因為在先秦時期,很多戰役都是正面的交鋒。
在這場戰役中,晉軍做了比較充分的準備,并且在充分了利用了崤山的地形優勢。而就秦軍來說,不僅缺乏準備,而且在作戰意志上也不如晉軍。對于晉國來說,晉文公的剛剛去世導緻晉軍上下可謂哀兵必勝,也即對秦國的背叛心懷憤怒,所以擁有較高的作戰意志。正所謂哀兵必勝,驕兵必敗,崤之戰的結果,無疑驗證了這句成語,成為秦軍3萬兵馬損失殆盡的重要原因。
四
最後,不過,在崤之戰後,晉襄公選擇釋放了秦國三帥,也即不願意和秦國的關系進一步惡化。畢竟對于當時的晉國,楚國才是主要的對手。但是,損失慘重的秦國,自然不願意接過晉國抛來的橄榄枝。比如周襄王二十七年,也即公元前625年,秦孟明率師伐晉,戰于彭衙(今陝西白水縣東北),秦師失敗。同年冬,晉大夫先且居率宋、陳、鄭聯軍伐秦,取汪及彭衙而還。總的來說,崤之戰的開啟,促使秦國和晉國的聯盟破裂,雙方開始了長期的交戰。
當然,因為實力上的強大,晉國在這些戰役中可謂勝多敗少,這也是秦國始終沒能在春秋時期問鼎中原的重要原因。此外,崤之戰也對春秋時期的諸侯格局形成了直接的影響,原本秦國、晉國聯合壓制楚國的局面,變成了秦國、楚國聯合,以此抗衡晉國的格局。也即秦國選擇和楚國聯姻,試圖削弱強大的晉國,而秦國和楚國之間的聯姻,甚至持續到了戰國時期,比如宣太後芈八子就出自楚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