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農村辦喪事時有什麼風俗

農村辦喪事時有什麼風俗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2:11:25

農村白事的操辦,有種形式叫做“老喜喪”,突然聽到這樣的操作形式,你是不是覺得很奇怪?沒錯,在農村真有“老喜喪”的做法,不過這裡的“老喜喪”并非你腦中所想的那樣,這裡的“喜”并不是高興、快樂的意思,而是對死者的一種尊重、是給予死者的一種榮譽,所以農村的“老喜喪”并非是怪像,而是喪事辦理的另一種形式、是農村白事裡的習俗之一。

農村辦喪事時有什麼風俗(農村喪事是高興事)1

農村是否該用“老喜喪”的形式去操辦白事,是有一定條件的;逝去的人是否有資格享受這種榮譽,也要看死者生前對地方的貢獻度有多少,并不是誰去世後都能得到這樣的待遇。

我國那麼大,涉及民族又那麼多,不同地區和不同的民族,對于“老喜喪”是怎麼約定的我不知道,但在我們這裡,能按“老喜喪”去操辦喪事的死者,一般都是80歲以上、兒孫孝順且是無疾而終的農村老人。

農村辦喪事時有什麼風俗(農村喪事是高興事)2

“老喜喪”大體流程與正常喪事差不多,但據農村一些老人介紹,其中也有一些細微差别,我将其羅列在下面,供大家參考。當然這些東西僅僅隻是一種習俗,并沒有什麼科學的道理,大家了解一下就好:

  • 1、“老喜喪”的靈前要擺放供果,已備吊唁親友拿回去福壽延年、避兇就吉;
  • 2、“老喜喪”的孝布能被偷走,便是時來運轉的好兆頭;
  • 3、“老喜喪”的喪宴不能有牛肉和馬肉;
  • 4、“老喜喪”的帶孝人在死者出葬後就可以除服,在百天内也可以正常婚配和理發等,沒有什麼特别的禁忌;
  • 5、“老喜喪”的靈棚應盡可能寬敞,但高度不能超過房門,同時“老喜喪”應在中午11:00時前下葬;
  • 6、“老喜喪”的親屬要多放生、多做好事,既能有利于死者常駐蓮池,更能為後世積下無盡功德。
  • 從上可見,農村的“老喜喪”并不是指将喪事當成喜事來辦理,也并不是指死者的家屬就不能有悲傷,實際這裡的“喜”隻是家屬對去世老人的一種尊重和祝願而已。

    農村辦喪事時有什麼風俗(農村喪事是高興事)3

    但如今農村的個别地方,有的人卻把“老喜喪”當成一件高興的事情來辦理,給人的感覺是辦成了真正的“喜事”,讓人甚感詫異。那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所謂“怪像”呢?難道喪事在這些農村人心中,真的是一件值得高興的事情嗎?

    當然不是,我認為農村個别農戶之所以把喪事當成“喜事”來辦理,其實是對“老喜喪”在認知上産生了錯誤,從而帶來了理解上的偏差,才把喪事弄成了“喜事”,不僅成為了一場鬧劇,還讓自己贻笑大方、成為千夫所指的譴責對象。這樣的鬧劇真的有,在我們這裡曾經就發生過一次,還是我親眼所見的例子呢。

    農村辦喪事時有什麼風俗(農村喪事是高興事)4

    應該是5年前發生的事情了,當時我在縣城打工,農村老家有一個老人去世了,我回去吊唁。走到死者住居前,看到搭建的卻是一個紅色半圓拱門棚子,進到裡面,有兩套唢呐班子在吹拉,還搭建有一個小型的舞台,台上有2個美女正在跳舞、台下的唢呐班子吹奏的是《今天是個好日子》,死者家屬的臉上随時都挂着高興的微笑,完全是一片喜慶的樣子。

    我當時就懵了,還以為走錯了地方,趕忙詢問其他的村民,他們說人家這是辦的“老喜喪”。我一聽就知道這家人原來是理解錯了“老喜喪”的真正含義了,把喪事辦成了鬧劇,讓自己成為了村民恥笑的對象。對這種不倫不類的做法,我心裡也非常反感,送個情就回到了家裡。

    農村辦喪事時有什麼風俗(農村喪事是高興事)5

    而這樣的做法在農村并不是一例二例,現在有一些農村人,平時不了解地方習俗,事到臨頭卻又想辦得風風光光、炫耀擺闊,于是就憑着一知半解、想當然地請上一、兩套唢呐班子和民間歌舞團,看似排場很大,可實際上就成為了村民茶餘飯後的笑柄,試問這樣的做法有意識嗎?

    總之,“喪喜不分”的現象在當今農村個别地方,仍有不同程度的存在。我認為白事就是白事,雖然白事的辦理有“老喜喪”的形式,但這個“老喜喪”僅僅隻是對德高望重、無疾而終的老人,才有的一種形式,它的主基調仍然是以“悲傷”和“靜默”為主,絕不會是“開心”或“快樂”為表現形式,對這一點,我認為每一個人都應該知曉,以免贻笑大方、淪為笑柄啊!

    農村辦喪事時有什麼風俗(農村喪事是高興事)6

    大家覺得我的說法有道理嗎?你對“老喜喪”是如何理解的呢?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