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i,大家好,這裡是北大學姐Zoey。
今天是共讀劉潤老師的《5分鐘商學院》的第2天,内容是高效能人士都有哪些素養?
我們遇到過形形色色的人,有些人相處起來舒服,有些人相處起來不舒服,有些是性格不合,有些是沒有分寸感。
今天的内容告訴我們與别人相處時,如何讓别人也感到舒服,這是我們與人打交道需要特别注意的地方,并不是說迎合對方,而是保持禮貌和應有的素養。
圖片源自網絡
1.微信禮儀
現在微信已經成為國民級的社交工具了,大家的很多活動都發生在微信上,這和以前用電話短信和郵件又不一樣。我們肯定都遇到過這種人,一上來就問:”你好,在嗎?“
這讓人怎麼回複,如果我現在确實在線,但是我下一分鐘就要去開會我說在還是不在,而且你到底要問我什麼事?如果我不想回複怎麼辦,我是說在還是不在?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在微信上交談,不要問“在嗎?”而是打完招呼後馬上有事說事,把回複的權力交給對方。
圖片源自網絡
2.郵件禮儀
工作之後發現很多時候需要通過郵件溝通,有些人這輩子可能面都見不着,隻是通過郵件。這時候見字如面,有一個規範的郵件格式代表了你這個人的專業化程度。
(1)正式的顯示名和總結性的标題
不要用網名作為發件人的顯示名,最好用自己的真名,或者”XX公司 名字“的格式,換位思考,如果你收到“一隻特立獨行的豬”發來的郵件,你會不會覺得這商業合作太不正式了,名字是給人的第一印象,要幹淨利落。
郵件标題要言簡意赅,總結性地概括全文内容,讓收件人一目了然。
(2)簡單大方的格式
郵件正文最好隻使用一種字體,一種顔色,用分段來區分邏輯,縮進負責層次關系,加粗突出重點。不要用背景圖片和背景音樂。
(3)良好的回複習慣
善用抄送、密送、回複、回複全部的功能,在發送之前務必再次對郵件進行檢查。
圖片源自網絡
3.時間顆粒度
時間顆粒度是指一個人安排時間的基本單位。比如王健林的時間顆粒度是15分鐘,比爾蓋茨是5分鐘,什麼意思呢?比如根據王健林的行程表,“和海南省領導會見?嗯,很重要,安排15分鐘吧!”
每個人的時間顆粒度不一樣,有的人是1小時,有人是30分鐘,有人是一下午。所以恪守時間,是職業化的基本要求。
我們在理解别人的時間顆粒度的同時,也要盡量提高自己的時間顆粒度,随着個人越來越成功,時間越來越值錢,你的時間顆粒度一定會越來越精細。
圖片源自網絡
4.區分事實和觀點
網友們經常因為一件事情吵得不可開交,這通常都是因為他們争吵的都是雙方觀點,而不是事實,比如天氣是30℃,沒有人會因為30℃吵起來,但是會因為你感覺冷我感覺熱吵起來,這就是事實和觀點的區别。
在我們的日常生活中,避免沖突的好辦法就是區分事實和觀點。也就是伏爾泰說的:“我不同意你的觀點,但是我誓死捍衛你說話的權力。”
如果是事實可以,我們可以通過證明的方式去溝通,如果是觀點,那我們就先理解對方觀點,再闡述自己觀點,避免争論。
圖片源自網絡
5.職業化
書中說:職業化是商業世界的教養。比如開車的朋友們都可能遇到這樣的困擾,兩車相會,但是都開的遠光燈,你已經變了近光燈并反複提醒對方變燈,但是對方就是不變,這時大部分人已經坐在車裡破口大罵“真是太沒教養了!”
教養的本質,就是對外的分寸感和對内的克制力。“要想别人尊重你,就要先尊重别人。”那麼有哪些是非職業化的表現呢?
(1)失信
不要随便許諾,一旦承諾,就要說到做到。
(2)遲到
千萬不能遲到,這是不尊重對方時間的表現,如果遲到,一定要誠懇道歉,補償對方。
(3)勸酒
“你不喝,就是看不起我。”勸酒,是一種“服從性測試”,是商業文明還不健全的時候,用來建立信任的手段。這不應該出現在現如今的商業社會裡。
(4)打擾
不要打擾别人,每個人都有自己的事情要做,幫你是情分,不幫你是本分。
圖片源自網絡
做到以上的5個素養,會讓你的人生道路走得越來越寬,願我們有一個美好的2022。
關注我不迷路哦~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