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江蘇網訊 (記者 孫駿 實習記者 任影 通訊員 羅鑫 楊薩飒)腱鞘炎、頸椎病、腰腿痛、網球肘、彈響指……這些病雖然是常見病,但是痛起來讓人寝食難安。近年來針刀治療這些疾病,因為其見效快、效果好,受到了越來越多患者的青睐。2018年11月1日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團體标準公告,确認《針刀醫學臨床——基礎術語》和《針刀醫學臨床——通用要求》兩項标準通過申報。
為推動針刀醫學的傳承發展,促進針刀醫學屆學術交流,7月13日-14日,江蘇省中醫藥學會主辦,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舉行“中國針刀醫學臨床診療标準發布實施暨針刀治療肌筋膜病新技術新進展學習班”,多位針刀醫學大咖圍繞疑難雜症案例分析,為參會的100餘名醫生給與了專業的培訓指導。據了解,參加學習的醫生涵蓋了骨傷科、針灸科、麻醉科、疼痛科等多個學科。
腰椎間盤突出、腱鞘炎、頸椎病,他三次認準小針刀
“我哪裡都不去,病了就找葛主任看!”69歲周大哥告訴記者,這已經是他第三次來到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針刀科主任葛恒清處診治了。6年前,經人介紹,他便與葛恒清主任結下了“不解之緣”。
2013年,原本就有腰椎間盤突出症的周大哥舊病複發,左腿疼痛,擡不起來,連走路都要一步步向前拖。他去了多家醫院,核磁共振檢查後,醫生都告訴他除了手術,沒有别的治療手段。周大哥想保守治療,多處打聽後了解到省中西醫結合醫院有個“小針刀”。葛恒清主任詳細詢問情況後,建議他手術治療,患者不願意接受,希望采取保守療法。想不到的是,三次針刀治療後,周大哥的腿能慢慢地擡起來,再經過兩次治療後就能正常走路了。這神奇的療效,讓他從此對葛主任的“小針刀”技術深信不疑。
去年,周大哥發現自己手指彎曲不利索,關節痛得厲害。他以為是痛風,結果診斷為腱鞘炎,便再次找到葛主任,果不其然,針刀又一次治好了他的腱鞘炎。不料與葛主任的“緣分”仍然“不解”,從今年春節開始,周大哥又感覺左側肩膀疼痛,右手有點麻,頭疼頭暈,眼睛發黑,好幾次就要跌倒似的。他以為是中風,檢查結果為頸椎病,于是,他第三次找到葛主任。
針刀專科是江蘇省中西結合醫院的特色科室
像周大哥這樣的患者還有很多,由于葛主任的針刀療法見效快、效果好,越來越受到他們的青睐。記者了解到,葛恒清師從針刀醫學的開創者朱漢章教授,針刀療法開創于1976年,1988年12月,針刀療法獲第三十七屆尤裡卡世界發明博覽會金像獎。1984年,針刀療法順利通過江蘇省衛生廳組織的專家鑒定。
小小針刀為何如此神奇?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針刀醫學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中華中醫藥學會國際中醫微創聯盟副主席,中華中醫藥學會針刀醫學分會副秘書長,也是朱漢章教授的最早期四大嫡傳弟子之一的葛恒清教授告訴記者,小針刀是由特質金屬材料做成的一種新型醫療用具,在形狀上像是帶刃的針。針刀治療是通過各項檢查、明确診斷和醫生精準定位後,确定體表病竈,然後用針刀閉合性進針,一邊緩緩進針,一邊對慢性軟組織病變部位進行切割、分離、松解、解壓,也就是将那些粘連、緊張的筋膜、韌帶和肌腱松一松,讓本來僵硬的部分放松,患者活動就自如了,也就是以松止痛、疏通氣血、通則不痛。他說,“在體内真正起作用的是刀為主,針為輔。”
小針刀對于治療頸椎病、腰腿痛、跟骨痛、網球肘、彈響指等疾病,見效快、效果好。記者了解到,目前,針刀專科是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的特色專科科室,由世界中醫藥聯合會針刀醫學分會副秘書長葛恒清等專家組成。每年葛恒清都能用小針刀治療為上千例病患解決病痛。
推廣普及針刀醫學标準,弘揚中醫文化
小針刀一次次創造奇迹,而葛恒清主任也在用标準引領針刀醫學的未來。他介紹,要想持續健康地發展,必須要有針刀自己的标準,才能引領世界針刀醫學的發展與未來。但針刀臨床醫學沒有任何可參照的标準,隻能一步步摸索着來。多年來,他和全國多家三甲醫院及醫學高校的專家教授一直緻力于标準的制定。2016年,近2萬字的針刀醫學臨床的基礎術語和通用要求兩項标準啟動,于次年年底被中華中醫藥學會通過立項,後期經曆了數次修訂及完善。2018年在中華中醫藥學會發布的團體标準中,《針刀醫學臨床——基礎術語》和《針刀醫學臨床——通用要求》兩項标準正式通過。
标準通過後,葛恒清主任帶領的團隊并沒有停止探索的腳步,而是進一步完善、細化标準,并準備将針刀醫學診療标準發布的57個優勢病種制定出臨床診療指南,将标準向全國推廣和普及。“這次學習班有100餘名醫生來學習,可見大家對針刀醫學保有濃厚的興趣和學習的熱情。傳承祖國醫學,弘揚中醫文化,把針刀療法繼續發揚光大,去造福更多的病人。”葛恒清主任說。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