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唐詩宋詞讀起來别扭,原來用粵語讀更押韻?
唐詩宋詞裡的押韻,是指某些句子的最後一個字,都使用相同或相近的韻母,或者平仄相統一的聲調,以達到朗讀的和諧狀态。和諧即語言契合,從而産生美感。但是不知大家在讀某些詩詞的時候,是否感到了些許别扭?比如杜甫的名篇《春望》。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shen)。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xin)。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jin)。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zan)。
尤其最後一句,"簪"字顯得十分突兀,有一種詞不達意之感,讀起來很别扭。但是有研究者發現當用粵語去讀它時,它聽起來會悅耳很多。
國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sam)。
感時花濺淚,恨别鳥驚心(sam)。
烽火連三月,家書抵萬金(gam)。
白頭搔更短,渾欲不勝簪(zam)。
不難發現,粵語中《春望》的韻腳是相同的。這種現象不是個例,唐詩宋詞都有嚴格的格律标準,或者說是韻律的固定模闆,詩人定然不會主動破壞,縱然是桀骜不馴的李白也是一樣。我們來讀讀他的《早發白帝城》。
朝辭白帝彩雲間(gaan),
千裡江陵一日還(waan)。
兩岸猿聲啼不住,
輕舟已過萬重山(saan)。
押韻說白了就是讀起來順口,但上面兩首詩用普通話去讀不押韻,反而以粵語去讀更加順口,這是為什麼呢?不少讀者或許已經發現了,因為普通話更接近北方,而粵語靠南,這與地理因素有很大關系。
中國曆史上有過幾次大遷徙活動,原因多是戰亂影響,尤其以宋元時期最甚。本土語言也跟随民衆進行了南遷,也就是說最原始最地道的方言已經去了南方,而剩在北方的人則變成了"混血兒"。我們經常講,曆史上多支少數民族同化于漢族,但不可置否的,少數民族語言對語産生了一定的影響,如今我們使用的普通話中就遺存了很多滿蒙方言。比如"胡同"的叫法就是蒙語中的"浩特"(hoton)。
此後,粵語便一直長久地存在于相對封閉的環境内發展,由于沒有外部幹擾,所以粵語發展緩慢且穩定,從而保留下來大量中古音,可以說粵語是最接近唐詩原味的語言之一。同時,同屬南方的客家話中也遺留了不少古音。
普通話取消了古漢語的入聲,即平聲中的陰平、陽平與仄聲中的上、去,而以其他音節代替,這就導緻了用普通話讀詩詞會有不滿足感,達不到古人的情感寄托。比如嶽飛的《滿江紅》,剛好寫在語言遷徙交亂之際,我們來分析一下。
《滿江紅》
怒發沖冠,憑欄處、潇潇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裡路雲和月。莫等閑、白了少年頭,空悲切。
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饑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阙。
每句結尾"歇、烈、月、切、雪、滅、缺、血、阙",用普通話讀起來抑揚頓挫,有娓娓道來之感。但其實這些字在粵語中都是短而急促的入聲字,讀起來迅速、急切、激烈,恰恰能夠充分表達嶽飛之悲憤,更容易引起情感爆發。
實際上,對粵語有所了解的讀者,或者平時喜歡聽粵語歌曲的讀者,會發現他們在提問詩往往會用"幾時"、"幾何"、"幾多"等"幾"字型問句,而普通話的用法則完全是白話。粵語中還有其他不少聽起來拗口的詞彙,其實都是古語。
我們喜歡讀唐詩宋詞,就需要了解它的前世今生,與詩詞談情,與古人對話。然而事實上語言的這一方面正慢慢瓦解,我們有必要拾起古音,尋找它們丢失前的樣子,或許這樣子讀唐詩宋詞會更美。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