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查一下潘金蓮

查一下潘金蓮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9 10:27:12

查一下潘金蓮(金瓶梅之潘金蓮的)1

潘金蓮的“文化素養”

第七十三回,為孟玉樓慶生,席間,西門慶讓小優兒唱了一套“憶吹箫”,以寄托他對李瓶兒的哀思。潘金蓮氣不憤,便和西門慶嗆嗆了幾句。西門慶惱了,要踢潘金蓮,潘金蓮便“奪門一溜煙跑了”,這西門慶竟連忙趕了出去……

在場的吳大妗子(吳月娘的嫂子)不知所以,便道:“你姐兒們亂了這一回,我還不知因為什麼來。姑夫好好的進來坐着,怎的又出去了?”月娘如此這般解釋了一番,楊姑娘卻道:“我的姐姐,你随官人吩咐教他唱罷了,又搶白他怎的?”玉樓道:“好奶奶,這半日你還教他唱!誰嗔他唱?俺這六姐姐,平昔曉的曲子裡滋味。那個誇死了的李大姐,比古人那個尚的不如他,又怎的兩個交的情厚,又怎麼說山盟海誓,你為我,我為你,無比賽的好!這個牢成的又不久慣,隻顧拿言語白他,和他整厮亂了這半日。”楊姑娘道:“我的姐姐,原來這等聰明!”月娘道:“他什麼曲兒不知道!但題起頭兒,就知尾兒。像我,若叫唱老婆和小優兒來,俺們隻曉的唱出來就罷了。偏他又說那一段兒唱的不是了,那一句兒唱的差了,又那一節兒稍了。但是他爹說出來個曲兒,就和爹熱亂,兩個白搽白折的,必須搽惱了才罷。俺們便不去管他。”

在我看來,潘金蓮的“文化素養”,不亞于當今大學中文系的本科生。

查一下潘金蓮(金瓶梅之潘金蓮的)2

潘金蓮的“小情趣”

第七十三回,在為孟玉樓慶生的聚會上,潘金蓮與李嬌兒猜枚。玉箫便傍邊斟酒,又替金蓮打桌底下轉子兒。須臾,把李嬌兒赢了數杯。此時孟玉樓對潘金蓮道:“等我和你猜,你隻顧赢他罷。”這玉樓卻要金蓮露出手來,不許她褪在袖口邊,也不許玉箫在她近前。當下一連反赢了金蓮幾鐘酒。

由此可知,潘金蓮之所以“把李嬌兒赢了數杯”,是有作弊嫌疑,且和玉箫(吳月娘房裡的丫鬟)協同作弊。孟玉樓對此心知肚明,所以才如此這般,“反赢了金蓮幾鐘酒”。

此處我覺得,這個潘金蓮,真的是個有着“小情趣”的小女子,頑皮而可愛。

查一下潘金蓮(金瓶梅之潘金蓮的)3

潘金蓮“讨要皮襖”

第七十四回,應伯爵的兒子過滿月,請西門慶的妻妾過去。潘金蓮因為沒有皮襖,便向西門慶讨要。

此處,“崇祯本”有一眉批:“以金蓮之索取一物,但乘歡樂之際開口,可悲可歎。”想來也是。但,潘金蓮索要的皮襖,絕非一般:其一,它是李瓶兒的遺物;其二,它價值不菲,是件價值六十兩銀子的貂鼠皮襖。

此處,“崇祯本”另有一則眉批:“詩曰:‘子有衣裳,弗曳弗婁。宛其死矣,他人是愉。’千古傷心,似屬此作。”

該詩為《詩經·唐風·山有樞》,這兩句的意思是:“你有華美衣,卻又不穿起。哪天你死了,他人會笑你。”

秋水堂對這則眉批贊道:“是極。”

其實在我看來,此處的所引的“詩曰”用在李瓶兒身上,并不合榫。因為,《山有樞》是首諷刺嘲笑守财奴的詩,或是首“諷刺貴族不能及時行樂,死後一切都會化為烏有”的詩。可李瓶兒并不是“守财奴”啊!李瓶兒是典型的“富婆”,她的衣服多得穿不過來,哪裡是舍不得穿!一如她的鞋,就“約百十雙”,哪裡穿得過來。

查一下潘金蓮(金瓶梅之潘金蓮的)4

西門慶為何“就沒言語”

第七十四回,安郎中作東請蔡九知府,卻在西門慶府上操辦。

那日,門外韓大姨、孟大妗子都到了,又是傅夥計、甘夥計娘子、崔本媳婦兒段大姐并贲四娘子。西門慶正在廳上,看見夾道内玳安領着那個五短身子,穿綠緞襖兒、紅裙子,勒着藍金绡箍兒,不搽胭粉,兩個密縫眼兒,一似鄭愛香模樣,便問:“是誰?”玳安道:“是贲四嫂。”西門慶就沒言語。

西門慶為何“就沒言語”?

竊以為,西門慶之所以“就沒言語”,并非贲四嫂“一似鄭愛香模樣”,而是西門慶想到了宋惠蓮。

西門慶第一次見到宋惠蓮時,宋惠蓮“身上穿着紅紬對衿襖、紫絹裙子”,“怪模怪樣”的,十分醒目也十分不搭。而西門慶此時見到的贲四嫂,其衣着同樣是“怪模怪樣”的,十分醒目且也十分不搭。而尤為重要的是,贲四嫂與宋惠蓮“身份”一樣,都是西門慶夥計的媳婦。

此時西門慶的心裡所想,當是“不言而喻”的。既有對宋惠蓮的追懷,也有對宋惠蓮的愧疚,更有對贲四嫂的渴欲。難怪他“就沒言語”。

查一下潘金蓮(金瓶梅之潘金蓮的)5

西門慶的“閉口無言”

第七十四回,西門慶到月娘屋裡吃粥,并遞與月娘鑰匙。

月娘道:“你開門做什麼?”西門慶道:“六兒(潘金蓮)他說明日往應二哥家吃酒沒皮襖,要李大姐那皮襖穿。”被月娘瞅了一眼,說道:“你自家把不住自家嘴頭子。他死了,嗔人分散他房裡丫頭;像你這等,就沒的話兒說了。他現放皮襖不穿,巴巴兒隻要這皮襖穿!早是他死了,你指望這皮襖;他不死,你隻好看一眼兒罷了!”幾句說得西門慶閉口無言。

西門慶為何“閉口無言”?

在下愚魯,一時想不明白。

查一下潘金蓮(金瓶梅之潘金蓮的)6

吳月娘“揶揄”潘金蓮

第七十四回,被西門慶“梳籠”過的李桂姐,再二再三地偷偷接客,被西門慶惱了。于是李桂姐特來西門府負荊請罪。經吳月娘一番說和,西門慶便也就原諒了她。随後,久慣歡場、能說會道的李桂姐,竟對月娘道:“耶嚛嚛!從今後我也不要爹了,隻與娘做女兒罷。”月娘道:“你虛頭願心,說過道過罷了。前日兩遭往裡頭去,沒在你那裡?”桂姐道:“天麼天麼!可是殺人!爹沒往我家裡,若是到我家,見爹一面,沾沾身子兒,就促死了我,渾身生天疱瘡!娘,你錯打聽了,敢不是我那裡,都往鄭月兒家走了兩遭,請了他家小粉頭子了。我這篇是非,就是他氣不憤架的;不然爹如何惱我?”金蓮道:“各人衣飯,他平白怎麼架你是非?”桂姐道:“五娘,你不知,俺們這裡邊人,一個氣不憤一個,好不生分!”月娘接過來道:“你們裡邊與外邊怎的打偏别?也是一般,一個不憤一個。那一個有些時道兒,就要躧下去。”

吳月娘這話,自然是在“揶揄”潘金蓮。潘金蓮自然是個“一個不憤一個”,哪一個“有些時道兒,就要躧下去”的主。

但在書中,并沒有直言潘金蓮聽到這話後的任何反應。

查一下潘金蓮(金瓶梅之潘金蓮的)7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