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沙棘在沙漠中怎麼生存的

沙棘在沙漠中怎麼生存的

生活 更新时间:2024-06-28 05:20:54

在大西部又治沙又脫貧的植物神器“肉苁蓉”,在中醫藥傳統上多被用于滋補腎陽,而今又被科學家發現具有抗抑郁的藥效作用。

解放日報·上觀新聞記者25日從上海交通大學獲悉, 藥學院李曉波教授課題組找到了肉苁蓉抗抑郁的藥效物質證據,并證實其作用機制。近日國際知名期刊 《植物藥學》(Phytomedicine) 在線發表了這一最新研究成果,為闡釋肉苁蓉的傳統功效及深入研究肉苁蓉的生物學活性提供了新的思路。

沙棘在沙漠中怎麼生存的(治沙脫貧的植物神器)1

肉苁蓉 (Cistanches Herba) 為中國曆代使用頻度較高的補腎陽中藥,在分類學上屬于列當科植物荒漠肉苁蓉Cistanche deserticola Y.C.Ma、管花肉苁蓉C. tubulosa (Schenk) Wight的幹燥帶磷葉的肉質莖。

事實上,肉苁蓉為寄生植物, 其寄主為沙漠和荒漠固沙植物——梭梭屬、柽柳屬植物等。由于中國是世界上荒漠化土地面積較大、危害最嚴重的國家之一,防止沙漠化是我國目前亟待解決的重要問題。

沙棘在沙漠中怎麼生存的(治沙脫貧的植物神器)2

規範化“梭梭 肉苁蓉”種植基地

沙棘在沙漠中怎麼生存的(治沙脫貧的植物神器)3

已開花肉苁蓉植株

沙棘在沙漠中怎麼生存的(治沙脫貧的植物神器)4

肉苁蓉藥材

因此,通過種植肉苁蓉,帶動梭梭、紅柳等固沙植物的種植,既能防沙固沙,起到治理沙漠、改善西部環境的作用,又能帶動當地各民族百姓脫貧緻富,具有綜合利用和産業發展優勢,以及強大的社會經濟效益。李曉波課題組認為,在肉苁蓉傳統功效的指導下,深入挖掘肉苁蓉新功效、新用途,對大面積種植肉苁蓉及其相關産業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從藥理角度講,傳統中醫理論認為腎陽為人一身的陽氣之根、動力之源;腎陽不足會導緻機體神志失常、氣滞郁結,表現出情緒低落、興趣喪失、多愁善感等症狀。這與現代醫學中的抑郁症症狀類似,提示傳統補腎陽類藥物可能具有潛在的抗抑郁活性。

沙棘在沙漠中怎麼生存的(治沙脫貧的植物神器)5

對此,上海交大藥學院李曉波教授帶領團隊長期從事傳統中藥與中藥現代化研究,經前期6年研究證實,補腎陽中藥肉苁蓉确實具有顯著的抗抑郁活性,但此前其具體活性物質及作用機制仍不清楚。

這項新研究則首次明确肉苁蓉總苷(TG)是其抗抑郁的藥效物質基礎,其所含苯乙醇苷以及環烯醚萜苷類成分,可協同調控下丘腦—垂體—腎上腺(HPA)軸、炎症、神經遞質水平等多環節共同起效。與此同時,該研究進一步詳細闡明了接受其調節的腸道菌群,在肉苁蓉總苷起效過程中起着關鍵作用,肉苁蓉總苷經腸道菌群代謝後的産物羟基酪醇(HT)也被證實是其體内活性物質之一。

沙棘在沙漠中怎麼生存的(治沙脫貧的植物神器)6

此外,他們的研究還發現肉苁蓉總苷可緩解抑郁樣大鼠體内的下丘腦-垂體-性腺軸低下及環核苷酸異常,體現出與肉苁蓉補腎陽傳統功效一緻的科學内涵及優勢。由此,課題組從多角度闡釋了肉苁蓉發揮抗抑郁作用的物質基礎及作用機制,為肉苁蓉治療抑郁症的應用開發提供了有力支持,用現代醫學手段诠釋了傳統中醫理論。

據悉,上海交大藥學院博士研究生範莉為論文第一作者,李曉波教授為通訊作者,彭穎、王靖雯、馬萍、趙麗娟為論文共同作者。此研究工作得到國家重點研發計劃中醫藥現代化研究專項——中藥肉苁蓉大品種開發與産業化(2017YFC1702400)資助。

欄目主編:徐瑞哲 文字編輯:徐瑞哲

本文圖片來源:上海交大藥學院

來源:作者:徐瑞哲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