盡管人人都有,但“它”卻沒那麼簡單。
它就是“名字”。
今天我們說名字就是指名字,在古代名字則是指“名”和“字”。
為什麼古人既要有名,還要有字?因為直呼其名是不禮貌的行為,所以古人在成年時需要再另起一字。
宋刻本 萬卷堂 禮記 (圖片來自網絡)
《禮記·檀弓上》說:“幼名、冠字。”孔穎達的解釋:“始生三月而始加名,故雲幼名,年二十有為父之道,朋友等類不可複呼其名,故冠而加字。”又《儀禮·士冠禮》:“冠而字之,敬其名也。君父之前稱名,他人則稱字也。”
說的很明白了,剛生下來時給起個名,類似于我們今天的小名,然後長大了,男子要加冠了(成年禮儀式),就要再起個字,這個字是給朋友等平輩稱呼的,因為名隻有父輩或者君王才能直呼。
男子加冠時起字,那女孩子呢?
女孩子十五歲就可以嫁人了,此時舉行笄禮,就也要取字供朋友呼喚,因此說到未嫁的女孩子有成語雲“待字閨中”。
字和名啥關系呢?
字往往是往往是名的解釋和補充,是與“名”相表裡的,所以又稱“表字”。
比如王維,字摩诘。王維的母親是佛教徒,王維的名字就取自佛教維摩诘居士的名号;再比如屈原,他名為平,原是他的字,原也有平的意思,就是對名的補充。
當然如果實在想不到解釋和補充的字,直接和名相同也是可以的,比如孔子的學生公冶長字子長,漆雕開字子開,大家也都是可以接受的。
古人取名有什麼取向和禁忌嗎?
《左傳·桓公六年》記載春秋時代命名的五個原則:“名有五,有信、有義、有象、有假、有類。”
百度百科中《左傳》配圖
2011年西泠春拍上的宋版《左傳》(圖片來自網絡)
大意是或根據其出身特點,或從追慕祥瑞、托物喻志、褒揚德行、寄托父輩期望等幾個方面比照取名。
比如孔子名孔丘,是因他出生在尼丘,因此命名為孔丘;再比如李白,是因他母親懷孕時曾夢見太白金星入懷,因此以此祥瑞命名。再如白居易,字樂天,這代表了父輩對其樂天知命的良好期望。
那還有一些禁忌“七不”:“不以國、不以官、不以山川、不以隐疾、不以畜牲、不以器币”來取名,可以大概了解一下。
那說到“字”,我們知道的古人的字有一個字的,也有兩個字,這個有啥講究嗎?
大學者俞樾有話說:原來古人的字多為一字,衍生為兩字則是因為一字稱呼起來不方便,于是就加上一個沒有什麼實際意義的字使其為兩字。
這段描述記載在俞樾的《曲園襍籑》裡。(說個題外話,俞樾在浙江修築的“曲園”,名字取自《老子》的“曲則全”之意。)
清刻本《曲園襍籑》
簡單地翻譯一下上面的文字:
有學者提出古人的字隻止一言,但也有學者質疑并非如此。俞樾提出他的看法,的确是止一言,所謂兩言的原因是:“伯仲叔季長幼之稱,甫是丈夫之美稱,然則字止一言,因一言不便于稱,故加甫字以足之,又配伯仲叔季以言之耳,又有加子者,亦丈夫之美稱,與稱甫同也。”
明白了,原來就是一個字,但因為叫起來不方便,就加上表示長幼的“伯仲叔季”,或者對男子的美稱如“甫”、“子”等等。如此,“伯牛”、“子美”、“子瞻”、“子由”這些字也就都明白了。
小小名字也有大大學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