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到明代,必須提到一些特别的機關:東廠、西廠、錦衣衛。在很多小說、電視劇裡,東廠和西廠的太監都被認為是幕後黑手、間諜組織,讓人覺得十分詭異。事實上,東西兩家的差距很大,而西家的曆史也不過十多年而已。我們先說說東廠,東廠的發明人是朱棣,他在靖難之戰中奪得了自己的皇位,朱棣的神經也是繃得緊緊的,一邊是關于建文帝還活着的傳聞。
朝堂上的許多官員都不太喜歡這個新的政權,朱棣想要鞏固自己的統治,急需一套強大的獨裁制度,不過他總覺得在宮外的錦衣衛使用起來不太方便,所以想要重新組建一個組織。朱棣的叛亂,有太監的功勞,他相信太監是最靠譜的,因為他們都在宮中,所以可以更好地溝通。于是,朱棣在南京遷都北京後,設立了一個由太監控制的偵察機構,因為設立在東安門北,故取名“東廠”。最開始,東廠隻負責偵緝和抓捕,沒有審問犯人的權力,抓到的罪犯一般都會交給錦衣衛處理。
東廠在明朝後期也有了自己的牢房,東廠的頭目被稱作“東廠掌印太監”,在太監中的地位僅次于司禮掌印太監。東廠的權力很大,朝廷會審大案要案,錦衣衛審問重犯,東廠都要派人聽審,朝廷的各衙門也都有東廠的人坐班,監視官員的一舉一動。東廠有權派人去查看一些重要的公文,就算是平民的日常起居,以及柴米油鹽的物價,也是東廠調查的範圍。東廠得到的消息,可以直接上報給皇上,比起錦衣衛,他們更容易上報。因為東廠的廠主和皇上走得很近,而且是在皇宮裡,所以很容易就能赢得皇上的信任。錦衣衛和東廠之間的關系,從平級,變成了一個上下級。在太監當政的時代,錦衣衛的指揮使見到東廠的廠公都要給東廠的廠公下跪行禮,可見東廠的勢力之大,讓所有的文武百官都為之膽寒。
而西廠僅在明代短暫的曆史上出現過。明憲宗成化年間,先有一次妖狐夜出事件,接着又有叫李子龍的道士用旁門左道蠱惑人心,更有不少宦官被他收買,居心叵測。李子龍等人雖然最後被錦衣衛一網打盡,但憲宗由此深感偵察力量不足。于是,汪直這個精明的小太監,就被派到了宮門之外。汪直趁機四處追查。盜取了許多所謂的機密情報,向憲宗彙報。憲宗覺得這個情報很有價值,對汪直的工作也很滿意,便吩咐他繼續幹下去。數月後,又有一位新的内務機關建立,以汪直為首。位置在東廠的西邊,所以人們都叫它西廠。西廠的軍官大多是從禁衛軍中挑選出來的,他們可以自己挑選,短短幾個月的時間,他們的人數就暴漲到了一個新的高度,甚至超過了老前輩東廠。東廠、西廠成立,原是為皇上打探情報,汪直卻是一心想要升遷,不遺餘力地布置重案,辦案的速度極快,參與的人數也比東廠、錦衣衛等多得多,遍布全國。
重點打擊的是京内外的官員,隻要有嫌疑,就會立即抓捕,不需要征得皇上的同意,自然會用刑訊逼供,盡量擴大案情。而對于普通人而言,他的一言一行,一絲一毫的疏忽,都會被人以蠱惑人心的罪名嚴懲。在這樣的環境下,短短五個月的時間裡,整個國家都陷入了恐慌之中。在大學士商辂等人的帶領下,聯合上書,向憲宗痛苦的陳述西廠的危害,并對汪直犯下的不法行為進行了檢舉。接到這份報告,憲宗都被吓了一跳,所以撤銷了西廠,遣散了西廠人員,西廠就此也就不複存在了。東西兩廠的共同特點是監視、偵察和鎮壓官員的不當行為和巡察緝捕。可是,權力逐漸被濫用,有時候皇帝也無法控制。總而言之,為了獨裁統治的内部需求,皇帝需要有一種與官僚體制無關的機構為自己服務。這就是明代東廠西廠存在的原因了。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