淮南公主李澄霞是李淵的十二女,她是個非常幸運的女人,要知道在那個年代,鮮有女子的姓名被收錄到史籍當中,甚至,就連韋皇後、太平公主都未能在史料中留下本名。不過,史籍對淮南公主的記載并不多,她的生平事迹,主要見于封言道給她寫的墓志裡。
根據墓志的記載:李澄霞雖為皇女,但是,她的品德極好,不驕奢淫逸,不蠻橫跋扈,生活作風簡譜,識大體懂禮儀。李澄霞并未仗着公主的身份,在夫家飛揚跋扈,她對丈夫以禮相待,對公婆極盡孝道,對孩子嚴加看管。
李澄霞喜歡閱讀古籍,某次,她看到南朝的《辭婚表》時,有感而發:“前朝的公主為何如此飛揚跋扈,這樣的作風簡直是晉宋兩朝的恥辱。”此後,她将這份《辭婚表》收藏在身邊,引以為戒。
永隆二年,薛紹迎娶太平公主,高宗李治希望姑姑能夠參加婚典,言辭懇切地給李成霞寫了份诏書:“小女出降,故使報知,又具禮間,須有荘母,以姑懿戚,庶屈暫來,若以淮路為遙,即莫勞動。”衆所周知,“诏書”這種皇帝專屬的信件具有命令的意味,很少會出現模棱兩可的情況。不過,李治卻在诏書後特别提到,若淮南返京路途險阻,就不要大費周折地趕來了。
足見,李治對姑姑的尊敬。
就連氣勢淩人的武媚娘都對淮南公主高看一眼,在聽說李澄霞卧病在床時,武媚娘親自挑選禦醫,派他們前往淮南道為李澄霞診治。淄州人對淮南公主的感情十分深厚,李澄霞過世後,當地人夾道相送,痛哭不已。
淮南公主墓志在《西安碑林全集》196卷1053頁。除了知道她的名字、排行、生卒年外,還顯示出淮南公主善彈琵琶。
隋末唐初佛教盛行,李淵早年曾信仰佛教,李澄霞受到父親的影響從小就接觸佛學,尤其喜歡佛教的音樂。李澄霞很有音樂天賦,她在三歲時見人演奏琵琶,在扇面上模仿樂者彈奏小曲。在她五歲時,因為手指夠不着弦柱,便請人幫自己撚弦,演奏《達摩支》和《無愁子》,李淵對此啧啧稱奇。
李澄霞七歲時,李淵請宮中的樂師王長通教授公主缽樂,李澄霞僅用了兩天時間便掌握了這種樂器。李淵大喜過望,讓所有嫔妃當觀衆,讓李澄霞表演缽樂,在演奏過程中李澄霞竟沒出現半點失誤,嫔妃們無不贊歎。有一年,皇宮中舉辦盂蘭盆會前夕,王長通奉命教淮南公主演奏《龜茲佛曲》。
在法會當天,李澄霞當衆演奏了這首《龜茲佛曲》,觀禮者聽得如癡如醉。時人贊曰:“其于搊彈知音,實為絕妙。”據淮南公主本人所述,隻要她聽到了音樂的前奏,就已知道曲子是什麼,是為“聲音一解,聞即自知”。
李澄霞的文學素養也很高,她常常對旁人說:“婦女的德行和禮節與讀書無關,但我不想做一個無知的人。”在為兒子進行啟蒙教育時,她親自傳授《詩》、《書》、《易》、《論語》。李澄霞精通經史,涉獵的知識面非常廣,在寫文章時遊刃有餘,往往一蹴而就,“須有篇什,提筆即成”。
李淵在皇宮中舉行宴會時,為了助興,讓女兒作詩祝酒。淮南公主不假思索,脫口而出:“今宵送故,明旦迎新。漏移善積,年來慶臻。院梅開花,襲蕊檐竹。挺翠含筠,二聖歡娛。百福九族,獻壽千春。”
李澄霞的墓志并不像其他墓志一樣刻闆,其中,充滿了情真意切的追憶,由此可見,封言道和淮南公主的關系和睦,而且,對夫人的人品作風推崇備至。
淮南公主的墓志于2003年被考古學家發現于淮南墓,書寫着墓志的墓碑由青石雕刻,圖案精美華麗。整篇墓志共計兩千一百字,是現存字數最多的唐朝公主墓志。不過,淮南公主的墓碑上刻有“大周故淮南大長公主墓志銘”十二個字,其中,“周”這個字明顯是由“唐”字修改而來。
那麼,為什麼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
是因為淮南公主過世時,正值公元690年,這一年正是武周初年。在淮南公主過世時,武則天尚未登基,不過,在她下葬後不久,武則天就已完成了篡唐。淄川當地的縣志并未出現關于淮南公主與他丈夫封言道,按理說以這對夫妻的知名度理應在縣志中垂名,但是,我們無法從縣志中找到任何關于這對夫妻的記載。
筆者認為,這很有可能是封言道在淄川做官的時間比較短,所以,他們夫妻的姓名才沒有出現在縣志中。
其實,中國的史書對待女子的态度至五代為之一變,五代以前,某些皇室女性則會在史料上留下她們的名字。除非,像前秦的毛皇後那樣由于前秦存在的時間極短,曆史紀錄未必完整,而沒有留下姓名的。但是,到了宋朝以後,女子的姓名就不再公開紀錄在史冊中了。這其中,越是尊貴的女子越是如此,反而是所謂的“女賊”往往在史書上被直呼其名。
參考資料:
【《大唐故淮南大長公主墓志銘并序》、《唐高祖李淵第十二女李澄霞》】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