企業社會責任(Corporate-Social-Responsibility,簡稱CSR)源于西方,發轫于數百年前西方某些宗教教義——有些教派規定,教徒在做生意時不要對周圍的人造成物質、身體或精神上的損害。
CSR理論最早則由美國的歇爾頓率先建立并随後被廣泛研究——1924年,他提出公司的經營應該與産業内外各種人類需要的責任聯系起來,主要包括法律責任、經濟責任和道義責任,後來被阿奇·卡羅爾發展成為經濟責任、法律責任和倫理道德責任的“三維模型”,并在最終上世紀70、80年代形成了影響深遠的企業、社會和環境“三重底線”學說(見圖1)。
圖1 企業社會責任的“三重底線”學說
也有一種觀點認為企業社會責任起源于公民社會,即社會公民說——企業公民責任。
“公民”這個概念,源自古羅馬,指的是城邦内享有對等的權利和義務的自由人,後來延伸為某個主權國家享有合法權利和義務的居民。因而,所謂公民,指的是一個有所屬的、身負權利和義務的個體(而不是孤立的個體)。而企業公民,就是自覺地把自己歸屬于社區共同體、社會共同體和人類共同體的企業。或者說,企業公民是指一個将社會基本價值與日常商業實踐、運作和政策相整合的企業。
也就是說,一個“好”的企業公民,需要在商業實踐中善待在商業生态網絡中的各個層面的、相互聯系的利益相關者:顧客、員工、社會(社區)、環境與資源、合作夥伴(包括上遊和下遊)以及股東。在現代商業世界,企業通過所有這些利益相關者獲取收入和利潤,缺少任何一環,企業都很難完成其業務運作。要構建良性的商業生态,要求企業在獲取利益的運作中,至少不損害這些利益相關方的利益,從而獲得企業運營的“六重盈餘”。
20世紀90年代,随着經濟全球化、企業跨國經營等的客觀需要,這一企業社會責任理
念得到廣泛認同,逐漸替代了企業社會責任的“三重底線”學說,被廣泛接受和深入研究。
圖2 企業公民責任的“利益相關者”學說
企業社會責任概念,其基礎倫理理念混合了基督教信仰倫理和責任倫理,強調的是對“責任”即人的行為後果的主動承擔,很大程度上講得是“自律”。而企業公民概念,其基礎是基于一種網絡關系之上的“底線倫理”,以不損害對利益相關者的利益作為“底線”,以實現企業經營上的“六重盈餘”。
總體而言,企業公民理念,通過将企業還原到其本質(即在社會之中承擔權利和義務的組織機構),彌補了企業社會責任概念的缺陷,企業公民用“底線倫理”代替了“責任倫理”,體現了企業對CSR認識上的進步(圖3)。
在當下以互聯網和通信技術為基礎的“透明化時代”,企業正面對無所不在的、相互密切聯系的告密者和監督者,已經進入一個越來越“他律”的時代。一旦跨越底線,企業面對很有可能就不再是需要主動或者被動承擔的“責任”,而是來自整個社會的巨大壓力和“滅頂之災”。
圖3 企業社會責任理念的發展進程
CSR的定義與内涵1. 企業社會責任的定義
關于企業社會責任目前國際上沒有統一的定義,一般認為企業社會責任就是企業在創造利潤、對股東利益負責的同時,還要承擔對員工、對消費者、對社區和環境的社會責任,包括遵守商業道德、生産安全、職業健康、保護勞動者的合法權益、保護環境、支持慈善事業、捐助社會公益、保護弱勢群體等等。企業社會責任,從企業内部看,就是要保障員工的尊嚴和福利待遇,從外部看,就是要發揮企業在社會環境中的良好作用。
• 按照聯合國和歐盟将CSR的概念定義為“企業在自覺自願的基礎上将其對社會和環境的關注融合在其商業運作以及與其他各利益方的互動合作中。”
• 世界可持續發展商業委員會(WorldBusinessCouncilforSustainableDevelopment)将企業的社會責任更詳盡地描述為“企業将對可持續的經濟發展做出貢獻,将通過與員工、他們的家庭、當地社區以及整個社會進行合作,來實現他們對改善公衆生活質量的承諾。”
2. 企業社會責任的内涵
現代企業社會責任超越了以往隻向股東負責的範疇,強調對包括股東、員工、消費者、社區、客戶、政府等在内的利益相關者的社會責任。企業社會責任最基本的是企業的法律責任,包括遵守國家的各項法律,不違背商業道德。在高層次上是企業對社區、環境保護、對社會公益事業的支持和捐助。企業社會責任的本質是在經濟全球化背景下企業對其自身經濟行為的道德約束,它既是企業的宗旨和經營理念,又是企業用來約束企業内部包括供應商生産經營行為的一套管理和評估體系。
CSR價值、意義與發展趨勢1. 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
從企業社會責任的發展曆程來看,經曆了從最初的借助履行社會責任改善企業形象、适應政治法律環境需要和推動企業可持續發展等階段,在這一過程中,企業對履行社會責任的認識逐步深入,企業社會責任的價值也越來越豐富:
1) CSR給企業帶來長期利潤。研究表明,企業社會責任與消費者購買行為之間存在正相關,一個社會責任好的企業受消費者歡迎,而不負社會責任的企業,消費者更具有敏感性,承擔社會責任的企業往往能取得長期利潤。
2) CSR可有效增加客戶價值。著名管理學家德魯克在《管理實踐》一書中提出:企業的目的是創造客戶,為客戶提供産品或服務,而不是利潤的最大化。德魯克對企業的獨特見解是,企業的目的隻有一個适當的定義:創造客戶價值。通過良好的社會責任,可以增加客戶對産品和服務的滿意度。
3) CSR有利于增加股東利益。美國《商業倫理》雜志評出了100家最佳企業公民,與500強當中的企業财務業績相比較,結果發現前者的平均得分比後者高出10個百分點,強調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财務績效好。
4) CSR有利于企業獲得政府支持。在西方發達國家,企業社會責任并不是完全靠企業家自身的覺醒形成的,而是靠市民社會的基礎和各種社會運動的推動發展起來的。德魯克指出:“如果企業不盡社會責任,政府一定要強制企業去履行這個責任。”我們應當明白這樣一個道理:一個健康的企業不可能在一個病态的社會中生存和發展;同樣,一個健康的社會也不會允許一個病态的企業生存和發展。那麼,政府可以對優秀企業獎勵,使他們因此獲益,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因為他們履行社會責任而獲益,表現較差的企業要給予物質或非物質的懲罰。
5) CSR可增強組織績效。企業社會責任可以在内部創造更好的組織氣氛,形成令人向往的團隊精神,從而獲得較高組織績效。其實,企業就是把員工長處變成組織績效的機構。
6) CSR提升企業的公衆形象。企業加強社會責任,可以獲得更好的社會聲譽,建立良好的公共關系,從而成為一個為大衆所喜歡的企業公民。
7) CSR有利于企業消除壁壘。對于外向型企業來說,社會責任是消除貿易壁壘的利器。推行社會責任管理可以幫助企業及其商業夥伴更好地遵守法規,避免因社會責任管理不善而丢失國際訂單。
8) CSR有利于企業獲得更多的媒體關注。微軟在中國強調對就業的貢獻,因為在中國就業是個大問題;而在英國,它特别強調創新。“5.12地震”時,救災是國之大事,無論企業公民還是社會公民,都應盡力去做。
9) CSR可促進企業發展環境和諧。經濟的發展本身會造成更多的貧富差别,而市場并不存在着解決這些問題的機制。所以,當經濟越來越發展,社會問題也會越來越嚴重。社會貧富差别越大,越需要企業幫貧濟困,承擔更多社會責任,和諧的社會、社區環境是企業健康發展的保障。
10) CSR可提高企業新競争力。從世界範圍來看,今天,全球化的競争已經滲透到任何一個領域,企業間的競争,不僅要比産品質量、比技術、比服務、比市場,還要比企業的社會責任。一個企業,隻有參與社會進步,支持公益慈善事業,才能在社會中持續經營。
2. 企業社會責任的現實意義
履行社會責任給企業帶來上述價值的同時,基于目前企業所處的政治、社會和經濟環境,企業社會責任對企業更具有了豐富的現實意義,主要包括:
1) 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提高競争能力、可持續發展的需要。
繼通過技術創新、管理創新等提高企業競争能力之後,通過履行社會責任提高競争力,實現可持續發展正在成為企業界的共識。譬如,聯想集團CSR總監認為CSR必須與業務緊密結合,CSR是軟實力,是重要的競争手段。
一份好的社會責任表現是一個公司業務發展的極好商業契機。從這點看,企業的社會責任恰恰是企業核心競争力的重要組成部分。許多知名的跨國公司在最近的十多年時間中持續不斷地關注并實踐着企業的社會責任,如索尼愛立信推出的“綠色夥伴計劃”,福特公司推出的“亨利·福特環保獎”。
2) 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适應經濟全球化、國際化發展的需要。
CSR是未來企業走向全球化的一個基本條件,世界500強企業都非常重視全球範圍内的企業社會責任建設。企業自身的發展一定是和社會發展相匹配的,企業走出去與國際接軌,國際标準和本土标準本身存在差異,比如環保标準、排放标準等,企業的産品要賣到全世界,就要遵循國際企業的要求,相關法律法規的要求,也就是要符合全球化要求。
以中國的世界500強聯想為例,2007年,聯想發布了企業社會責任戰略,全面啟動了企業社會責任體系建設,将企業社會責任提升到公司戰略高度進行長期規劃,設置了專門的企業社會責任推進部,聯想中國區總裁陳紹鵬作為主席主力推動CSR事務。另外聯想還在全球有一個可持續發展指導委員會,這是作為一個有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所建立的基本架構。2008年,聯想跻身《财富》全球500強。面對更加廣泛的價值鍊夥伴、自然環境和全球社區,聯想将富有責任感的價值觀融入公司的每一項實踐,在業績成功、環境保護和社會發展之間尋求更好的平衡,實現可持續發展。收購IBM的PC部門之後,聯想一貫重視的企業社會責任與IBM長期倡導的可持續全球商業原則實現了完美的融合。
3) 履行社會責任是企業與利益相關者溝通、進行形象公關的需要。
在世界500強企業中,不少企業所承諾和履行的社會責任已經成為企業品牌形象差異化的重要标志。
龍永圖曾公開表示,企業社會責任問題已經成為國際企業非常時髦的話題,因為在西方國家,如果在生産過程中出現了污染環境問題,如果出現了虐待工人、克扣工資問題,一旦被綠色環保組織、民間組織揭露,企業就會瀕臨倒閉,産品再好也賣不出去,企業社會責任不僅意味着投入,而且意味着很大的産出,産出就是企業的形象、品牌和公信力。
當前,我國政府提倡企業落實科學發展觀、構建和諧社會,就是對過去企業錯誤地單純追求經濟效益的正确引導,鼓勵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和發布社會責任報告,改變中國企業的形象。
3.企業社會責任的現實意義
(1)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态度:由“被動”到“主動”
(2)企業履行社會責任動機:從“戰術出發”到“戰略出發”
(3)企業履行社會責任方式:從“道德約束”到“制度管理”
(4)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目标:從“自身發展”到“價值鍊和諧”
企業履行企業社會責任的五個階段
企業履行社會責任的五個階段
本文為“好公司與壞公司”學研系列之“企業社會責任”第一篇,原創,未經許可,嚴禁一切形式的轉載。更多内容也可以同時搜索并關注微信公号“韋三水”。,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