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祥雲縣東山彜族鄉有漢、彜、白、傈僳、苗5個世居民族,占總人口的96.7%,彜族人口占總人口的88%,是祥雲縣唯一的民族鄉。這裡,山多水少,田少地多,加之水利設施條件不足,産業難以發展。曾經的東山,是山高路遠、貧窮落後的代名詞。
如今走進東山,寬闊的水泥路連通着村村寨寨,整齊的房屋蔭蔽在茂密的樹林間,一片片被雨水洗滌後的百合花競相怒放,吸引了來自各地的旅遊者觀光采風,讓這個原本古樸祥和的彜族鄉增添了一分色彩和生機。
經過多年的實踐與探索,東山鄉以農文旅融合發展為抓手,破解山區發展難題,走出了一條“民族團結進步 特色産業 旅遊”的發展新路子。
“領頭雁”帶領山區精準脫貧
因地理條件限制,加之祥雲氣候幹燥,幹海村一直難以打破發展的瓶頸。“以前也想了好些辦法了,做了很多嘗試,比如白芸豆、白瓜子、魔芋,但都沒有實實在在的成效。”東山鄉幹海村黨總支書記李開榮介紹,通過反複研究論證,村“兩委”決定依托環境資源優勢做大做強百合産業。
發展思路明晰了,但做起來難度卻很大。種植百合每畝需投資近3萬元,且生長周期長,從種植到收獲需要3年時間,加上未知的銷售前景,導緻群衆普遍的不理解和不支持。
“群衆看黨員,黨員看支部。”為了轉變群衆發展思路,讓群衆了解知曉種植百合的好處,幹海村“兩委”班子成員本着“共同團結奮鬥,共同繁榮發展”的原則,挨家挨戶做群衆思想工作,宣傳政策和發展前景。
“我們做了很多工作,但是農戶們都是半信半疑。”在黨員熊靈生看來,說破嘴皮子,不如幹出個樣子。于是村裡幾個黨員帶頭最先開始種植百合。收獲季,百合比糧食每畝價格高出幾倍甚至十幾倍。黨員的率先示範讓群衆看見了實打實的收益,紛紛跟着種起來。
幹海村黨總支采取“1 1”“1 2”黨員挂鈎聯系脫貧戶的做法,由村“兩委”成員和31名黨員負責挂鈎58戶脫貧戶,結合“主題黨日”“萬名黨員進黨校”“鑄牢中華民族共同體意識宣講”等活動的開展,将百合發展理念、種植技術、管理方法傳授給群衆,帶領群衆一起發展百合産業。目前58戶脫貧戶種植面積達70畝,預計畝均增收2萬元。
随着種植百合的群衆越來越多,村黨總支部樹立抱團發展理念,牽頭成立幹海村健民百合種植協會。目前,共有會員67戶,其中脫貧戶20戶。協會百合種植的抗風險能力進一步增強,為充分挖掘百合産業發展潛力奠定了堅實的合作基礎。同時,幹海村還積極組建村級扶貧互助社和專業合作社,55戶脫貧戶參加了扶貧互助社,每戶社員每年可貸款5000至10000元,用于發展種養殖業,構建了“養殖 種植 産業轉型”的立體發展格局。
“古梅樹”助力文旅融合發展
“我們的家鄉,在希望的田野上……”進入六月,祥雲縣東山彜族鄉幹海村朝陽村民小組“古梅樹 百合”的“一村一品”特色基地遊人如織,能歌善舞的彜族小姐姐熊春香自願給大家當起了向導。
在這個藏在大山深處的民族鄉鎮,森林覆蓋率高,漁泡江穿境而過,具有得天獨厚的生态環境。特别是幹海村朝陽村民小組,現存古梅樹2700多株,其中樹齡最長的達600餘年,100年以上的有1060多株。古老的梅樹見證了祥雲民族地區的滄桑巨變,也構建成祥雲縣民族團結進步示範走廊“綠色發展帶”上名副其實的綠色屏障和生态後花園。
有了梅林的庇護,田地的土質與生态環境不斷改善。21世紀初,幹海村委會積極探索“古梅樹 百合”的套種模式,開發了青梅、梅子酒、藥百合等特色農産品,實現了梅系列産品與百合綠色有機食品“雙促雙收”。同時,吸引了不少觀賞梅花和采摘青梅體驗,觀賞百合和挖百合體驗的遊客,促進了各民族交往交流交融。
幹海村黨總支書記、主任李開榮介紹,2700多棵梅樹,平均每棵樹年産值約500元,套種百合516畝,畝産值1.2萬元。梅林與百合套種成功,帶動周邊村委會大力發展百合産業,2021年東山鄉種植百合3000多畝,産值3500多萬元。目前,當地百合已成功申報成為國家地理标識産品,獲得百合有機轉換認證證書,創新開發出“東山百合月餅”,擴大産業規模,增加産品附加值。
“百合節”點亮鄉村振興之路
為了更好地展示百合、宣傳百合,讓群衆看到實惠,讓大家更有信心種好百合,2009年創辦了東山“百合節”,自此每年舉行一次。
幹海村以組織開展百合節活動為契機,每年10月底舉辦一次百合大賽。每到這天,身着盛裝的彜族同胞四面八方聚集而來,載歌載舞,歡慶豐收。
“百合節”以文藝搭台、百合唱戲、經濟彙演的方式進行,除通過《東山韻味》《百合姑娘》等14個歌舞節目表演、百合書畫展示外,“百合大王”評選是“百合節”上的重頭戲。每年幹海村都會邀請縣農業專家當評委,通過評選,産生東山“百合大王”一等獎1名、二等獎2名、三等獎3名。
“中華民族是一個大家庭,一家人都要過上好日子。”“我家2019年得了‘百合大王’,我非常高興,說明我家的百合種植技術已得到農業專家的認可,獲獎後我把百合種植技術傳授給大家,帶着大家共同緻富。”2019年“百合大王”一等獎獲得者自珍會說到做到,她手把手地教,帶動周邊十幾戶群衆發展了百合産業。
在支部引領,專家指點,能人帶路下,祥雲縣東山彜族鄉依托幹海村百合發展技術和多年來探索的百合種植經驗,按照“一鄉多業,一村一品”的産業發展思路,成功培植百合産業1400畝,打造标準化百合種植基地2個,發展百合種植專業合作社20家。
随着東山百合聲名遠揚,成功舉辦了九屆“百合節”,吸引近10萬名群衆到東山遊玩。每年依托百合節開展獲獎百合競拍活動,帶動百合種植戶累計增加收入100多萬元。特色産業擦亮了東山名片,照亮東山文旅融合發展之路。
“我們山區也過上了像城裡人一樣的生活。”身着彜族服裝的熊春香感激地說,“我們走的是水泥路,種的是百合,釀酒有古梅,賣農産品有電商,逢年過節或辦喜事大家圍在一起唱歌跳舞,日子過得富足而歡樂。”
雲南網通訊員 楊麗芳 攝影報道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