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語有雲:欲速則不達。這句話用在開車上再适合不過,趕時間的時候和不趕時間的時候,我們的心态是不一樣的,事故率也會更高。所以在我國的高速公路上限速120km/h不是沒有道理的。
1.限速的由來
仔細看看我們的儀表盤,動辄200 km/h的儀表盤,實際上使用的速度不及上限的一半,既然車輛跑這麼快沒問題,那為何還要限速呢?限速120km/h是否有根據?為什麼不同的道路會有不同的限速呢?
回答是肯定的。限速是由交通部門由當地路況和曆年來重大事故在不斷總結下得出的一個數據,換句話說,在某一路段,車輛行駛速度超過該路段的限速,車禍的幾率大幅度的上升,就會在該路段限速以起到警戒作用。所以不要以為開快車就是開得好,高速上規定的限速是在無數事故上用血和淚換來的經驗與教訓,别盲目自信,超速行駛,出事故隻是時間問題。
2.行車安全靠的是什麼?
“車輛的安全性能越來越高,就算撞車了我的生命還是有保障的”這是大部分開快車的司機的想法。其實并不是,就算車輛的安全性能再高,開車的始終是司機,安全始終是掌握在司機手中,車輛的安全性能再高也不過是輔助。在我看來,開車的安全主要靠兩點:一是安全駕駛的意識,安全駕駛的意識可以說的就實在是太多了,就平時行車來說:十字路口下意識減速觀望是否有突然沖出來的行人或者車輛、超車時轉彎燈提前使用給被超車輛足夠的反應時間;預判前車的路線,保證自己的安全;高速路上注意開示寬燈,提前做好刹車準備等等。二是給自己留夠反應時間,在高速上行駛時,120km/h的時速下,多反應一秒就是33米的距離,多給自己留一秒,就能少33米,這33米就可能救你一命,如果時速更快一些,達到160km/h,一秒鐘就走過了44米,在真正的車禍面前,多往前1毫米都嫌多,所以保證足夠的反應時間,是保證安全駕駛的必要條件之一。
3.趕時間心态要不得
大多數司機是不會無意識開快車的,開快車多數是因為急事,趕時間,前面說了開快車會導緻反應時間的減少,如果同時在趕時間,心情急躁的情況下,事故的發生機率會提高數十倍。如果真的有急事,要麼不開車,請朋友或者專業的司機代勞,要麼提早出發,規劃最短路線。請不要以生命的代價去追趕時間。
4.超速對車輛的消耗也是十分巨大的
每個車輛都有自己最合适的狀态,一般的車輛在2000-3200轉之間能保持長久,良好的行車狀态,如果同時勻速行駛,那麼油耗也是最優的狀态,車輛的壽命就會延長,你需要車輛提速的時候車輛的回應能力也越好。長時間保持高速必然就需要車輛長時間保持發動機高轉速,在高轉速情況下,發動機内部振動會十分劇烈,磨損加快,油耗增加,扭力降低,發動機艙内溫度過高,長期高轉速使用會導緻車輛無法再達到最高時速,嚴重的甚至會導緻拉缸。
其實日常生活中,正常的行駛,安全的行駛,才是我們購買車輛的真正目的,如果真的喜歡追求速度,請在專業人士的指導下,去賽道進行練習,切勿害人害己。
安全駕駛,從我做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