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新華社
昨天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春分
春分标志晝夜平分,
此後,北半球晝長夜短,春和景明。
國内很多人在這天出遊欣賞春景。
其實,在世界各地的多種曆法中,春分都具有重要地位。古巴比倫曆法和伊朗、阿富汗等國至今通行的波斯曆,都以春分為歲首,名為諾魯孜節(在一些地區也被稱作納烏魯斯節,不同地區的拼寫會略有不同)。
諾魯孜,意為“新的一天”,代表着春天的到來和新的一年開始。2010年,聯合國大會通過決議,設立每年3月21日為“國際諾魯孜節”。
2016年,諾魯孜節被列入人類非物質文化遺産代表名錄,由阿富汗、阿塞拜疆、印度、伊朗、伊拉克、哈薩克斯坦、吉爾吉斯斯坦、巴基斯坦、塔吉克斯坦、土耳其、土庫曼斯坦和烏茲别克斯坦共同提名。
讓我們一起看看諾魯孜節是怎麼慶祝的吧!
在哈薩克斯坦,人們身着傳統服飾,載歌載舞,品嘗傳統美食:
在伊朗,除了盛裝、美食和歌舞,人們還會通過一個叫做“七喜桌”的傳統慶祝諾魯孜節。
這個詞的字面意思是7個S,伊朗人将7視為幸運數字,會在家中擺放一張諾魯茲桌,通常稱“7S”桌,也就是在一張桌子上擺放7件在波斯語裡以“S”開頭的物品。不同的家庭桌上擺放的物品不一定相同,但是這些物品都寄托着對未來的美好願望。
這就是一張七喜桌:
怎麼樣,喜歡這個異域風情的春分麼?
攝影:劉建華、初寶瑞、湯德宏、謝尚國、奧斯潘諾夫、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
攝像:艾哈邁德·哈拉比薩斯、紮法爾、阿紮馬特、賈瓦德
編輯:伍婧丹、戚曉毅
新華社攝影部制作
新華社國際傳播融合平台出品
【責任編輯:徐海知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