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津大學16級博士生王聰。天津大學供圖
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上,北京大學一般力學與力學基礎專業博士生陳更和中科院空間環境專業博士生孫曉婧的決賽對決,被不少網友稱作是“工科博士的神仙打架”。在高校中,“不會彈鋼琴的理科生不是好攝影師”等說法已頗流行,大學生身份中的“斜杠”越來越多。
這宣告着這一代年輕人對于青春生活所追求的寬度和廣度。
事實上,“斜杠”的概念始于《紐約時報》專欄作家麥瑞克·阿爾伯2007年寫的一本書《多重職業:讓工作和生活獲得雙重成功的新模式》。她在這本書中提出了斜杠青年(Slasher)的概念,意為擁有多重身份,需要用斜杠将各種身份分開的人。當大學生的生活加上了“斜杠”,如何看待斜杠中不同内容的價值,如何平衡斜杠内容和自己的專業學習,如何在未來人生中取舍“斜杠”就成為他們的重大問題。
大學生的“斜杠”人生:不止文體兩開花
學術論文3篇被選入期刊封面,累計影響因子達76、德國洪堡大學化學系交換生、曾任理想十六合唱團副團長、現役天津大學女籃普通隊主力隊員……這些頭銜都不足以概括天津大學博士生王聰的整個大學生涯。
現在在理學院就讀的她被天津大學官方微信公衆号稱作是“人美聲甜氣質佳,實踐科研兩手抓”的女神級博士。很少有人能在見到她的時候想到,外表甜美,穿着時尚,時常紮着一個韓式高馬尾的她,是學校女子籃球隊的一員。也很少有人能想到,在合唱團裡光鮮靓麗的她在實驗室中研究的是國際前沿的材料科學。在她看來,籃球、唱歌、科研可以很好地交融在自己的生活中。
“籃球訓練肯定會占用一些科研的時間,但是做科研也要勞逸結合。做科研的壓力非常大,這也是排解壓力的一種方式,運動可以增加大腦的反應,給我們更多積極向上的動力,我認為這是相互促進的。唱歌也是一種業餘愛好,我在本科參加合唱團是出于對集體活動的熱愛,覺得大家一起完成一件事的感覺非常好。”王聰告訴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
博士/女籃隊員/合唱團成員成為王聰的斜杠人生,在她看來,這樣的生活需要付出時間和精力。“體力上有時會有辛苦的感覺。有時候剛打完比賽就要立馬坐車回來,繼續去實驗室,兩邊來回跑。但是隻要你從中能收獲到你想要的能量,體力上的問題就能克服。很值得”。
王聰認為,斜杠的人生需要執行力,“學習的時候專心學,搞業餘愛好的時候專心去搞”。
可見,對于大學生來說,斜杠之間的内容看似毫無關系,卻可以完美地融合。
在不久前剛剛結束的第四季《中國詩詞大會》上,來自中國科學院大學的碩博連讀生孫曉婧(培養單位:國家空間科學中心)獲得了亞軍,給人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記者從國科大了解到,孫曉婧2017年本科畢業後考入中國科學院大學,詩詞拓展了她的想象,也打開了她對于宇宙概念的啟蒙。
作為空間環境研究與應用方向的研究生,夜觀天象是孫曉婧的必修課。如今,詩詞已經成為孫曉婧生活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她不僅詩詞儲備豐富,而且能夠發散思維。最終,她決心探索宇宙奧秘,用一生來仰望星空。
“斜杠”不是“開挂”,而是為了多一次機會
如今,斜杠大學生已不僅是媒體上熱議的“鳳毛麟角”,普通大學生也正在探索着自己的“斜杠人生”。
2017年,中國青年報社社會調查中心聯合問卷網對1988名18~35歲青年進行的一項調查顯示,52.3%的受訪青年确認身邊有“斜杠青年”,56.7%的受訪青年認為“斜杠青年”可以高效利用時間,充實生活。此外,受訪青年認為“斜杠青年”也存在着缺乏突出技能(45.5%)和增加職業規劃迷茫感(40.1%)等問題。
來自首都經貿大學的研究生王婕妤就是其中一員。就讀應用統計專業的她如今在舞蹈和配音領域小有成果。“國标舞我是從大一開始接觸的,就是因為喜歡,所以就一直堅持,跟社團裡的同學也都關系蠻好的,就沒有覺得自己是在費力堅持什麼,比較開心。學習這些技能,有的是因為興趣愛好,有的是覺得将來工作可能會需要這些。”
在王婕妤看來,多學一些是為了讓自己在求職時更有優勢。“多學點總是沒有壞處的,這些額外的技能有助于我在投簡曆的時候,給自己多一點信心。劣勢就是比較累,上研究生之後發現有些‘斜杠’比較影響我的學習時間,以至于我下學期不打算去學國标舞了”。
對于一些大學生來說,斜杠是為了成為更好的自己。
李圓(化名)在河北大學就讀的專業是廣告策劃,同時,她還是一名瑜伽教練。“這也算是我的另一項技能吧。最初是因為想要塑造身型,之後發現瑜伽能給我帶來更多的樂趣,比如排解壓力、改善氣色、修身養性,等等,所以就一直堅持瑜伽。後來發現瑜伽行業别有洞天,自身也喜歡集體上課的氛圍,就一步步地走到了今天。”
李圓對于這項斜杠是認真的,她說:“為了考瑜伽教練資格證,去培訓機構進行集中式的訓練,現在想起來也是苦中作樂吧。之所以堅持這麼長時間,一開始可能就是為了變美變健康,堅持一兩年後就純粹是熱愛了。”
“學習這門手藝給我帶來很多益處,例如,當在工作過程中經常看電腦導緻頭暈眼花的時候,傍晚的瑜伽能讓我的身體和心态都得到無比的放松,擺脫消極情緒的惡性循環。再者,下課之後與學員們的交談打趣也能帶來很多快樂。劣勢就是需要控制飲食,并且付諸很多時間和精力。”
“瑜伽教練”這一斜杠中的内容甚至為李圓打開了就業新方向。關于未來的職業發展道路,李圓表示,目前求職側重廣告策劃相關的職位,如果覺得自己不适合幹這行,會轉向副業做一名全職的瑜伽教練。
“斜杠”不能成為大學生逃避現實的借口
和普通的興趣愛好不同,斜杠往往代表着一種專業身份,當大學生擁有了斜杠,他們勢必會為斜杠中的内容付出體力和精力,在這個過程中,如何平衡專業學習和斜杠内容,如何能讓自己理智地看待斜杠内容和未來發展之間的關系,成為大學生的必修課。
對于正在追尋斜杠人生的大學生,王聰建議,首先要學好本專業的内容。“專業是自己的飯碗,要把它做好。在這個基礎上有能力的就多去發展一下自己的愛好,給自己拓寬一些視野,有時候在發展第二愛好的時候也能促進自己專業的學習”。
李圓說:“假如你真的決定成為斜杠青年,就要找到最适合自己的領域。既然選擇了更多,就意味着承擔的更多。成為一名斜杠青年,就選擇了自由,然而自律換取自由,沒有足夠的自律性,反而讓斜杠成為一種逃避的借口和盲從。所以,要結合自身情況考慮,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才是最重要的。”
北京科技大學的一位行政學老師表示,在職場,多元技能是必須做到的,單一技能的人沒有太多的上升空間。“我建議同學們在校期間提前準備,向一專多能方向發展。同時社會的飛速發展,我們學習技能不應隻為了生存,斜杠意味着在五鬥米之外每一個人的個性發展、身心自由。
北京林業大學園林學院輔導員劉偉在接受中國青年報·中青在線記者采訪時表示,對于成長在網絡環境下的這一代年輕人來說,“斜杠”是一種必然趨勢。
劉偉認為,在當下的校園環境中,大學生們有足夠空間可以選擇自己想要的大學生活,斜杠是完全可以實現的,但不是每一個人都要這麼做。“我們學校有的學生就有很多選擇,這些選擇不僅是興趣或者愛好,它們可以變成謀生的手段。‘能’,不一定真的要去這麼做。但是‘能做’就打開了一個人未來發展的選擇面,給了他們更多機會”。
“既然是斜杠,那就是需要認真對待的。每一個斜杠後面的一個詞,都可以成為你謀生的手段,如果隻是喜歡,我覺得那不能叫斜杠。現在很多學生說自己是斜杠青年,實際上他是因為第一個選擇(例如專業學習)太難,就去選擇了斜杠後面的部分,那他哪件事情都撿不起來。”劉偉說。
“不能因為逃避什麼而選擇,而要因為熱愛什麼而選擇。”劉偉說。(葉雨婷)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