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教育

 > 杭州13歲兒童離家出走

杭州13歲兒童離家出走

教育 更新时间:2024-07-01 06:56:53

小孩子愛淘氣,好奇心重,不愛受大人控制,稍不留神就跑遠了,最近這類走失求助不少。孩子大點了情況會不會好些?與小時候“被動”走失不同,有的孩子還會怄氣“主動”出走。杭州蕭山北幹派出所在20日就接到了一對父母的報警求助:“我兒子又離家出走了……”

男孩挨批評負氣出走

這對“父母”真是心大

離家出走的是個11歲男孩,叫小徐,民警趕緊查看監控,發現他騎着自行車去了市心路上某小區。聽到這個消息,老徐夫婦告訴民警:“肯定是去同學家玩了,以前經常這樣的,晚上我們去接。”

杭州13歲兒童離家出走(杭州蕭山一熊孩子)1

▍小徐騎着自行車出走

孩子接到沒?到了晚上,民警打電話給老徐了解情況,得到的答複讓人心裡一涼——小徐還沒有回家。電話那頭,接下來的話更是讓民警無語:“這孩子已經多次離家出走了,你們不用急着去找,給他個教訓。”

小徐父母“心大”,民警卻已經心急火燎,放下電話馬上回看監控:在這裡!确定了小徐當前的位置,民警駕車趕往現場,可是小徐似乎在和警車“躲貓貓”,從發現他蹤迹的小區一路到旺角城,再到星光天地,折騰一天一夜連個影子都沒摸着。眼看天邊泛起魚肚白,民警心裡嘀咕:難道是自己回家了?

打通電話,那頭老徐的聲音還帶着惺忪睡意,稱孩子并沒回家。這下民警更急了——你們睡得着,我們再困都睡不着了。通過進一步擴大視頻追蹤範圍,這次發現小徐出現在紅楓小區,民警也留個了心眼,換上便裝趕過去找人……

杭州13歲兒童離家出走(杭州蕭山一熊孩子)2

▍民警從監控中找到小徐

從家裡出走兩天兩夜後,小徐終于被民警找到,但他對溝通十分排斥,不願意回家,甚至對民警拳腳相加,局面一時僵住了。轉機發生在民警遞給他牛奶和面包那一刻,小徐接過食物後逐漸安靜下來,突然“哇”地一聲哭了,在民警的安撫中,啜泣着訴說了事情的經過。

原來,小徐因為做作業拖拉被父母責罵,一氣之下出走。由于身上沒帶多少錢,這兩天餓得不行了就買點快餐充饑,過着風餐露宿的生活。“我知道錯了,再也不會離家出走了。”小徐滿臉淚水。

在派出所,民警告訴小徐以後不要再這麼任性,好好讀書才能對得起父母的一片苦心。同時,也沒忘勸導老徐夫婦注意教育方法,更要以身作則。小徐的母親不停道謝,還表示:“以後我們一定注意改進對孩子的教育方式。”

孩子“被動”走失較常見

帶娃一族可得上點心

美好時光易逝,不知不覺春天已過去大半,天氣暖了孩子也“皮”了,近段時間,因為貪玩或大人疏于照看導緻孩子走失的事例不少。

21日晚6時許,杭州蕭山瓜瀝派出所接到學生家長報警:“孩子放學沒回家,也沒在學校。”黨山警務站民警徐洋馬上組織隊員巡邏查找,校方得到消息後也趕緊尋找,黨山警務站也馬上組織專人開始巡邏查找。

在學校周邊範圍找了一圈,眼看天黑了,孩子仍沒找到,衆人心中忐忑。行駛中,突然有人喊了一聲:“前面有個孩子!”這下巡邏車上的人來了精神,随着車子緩緩停在路邊,學校老師一看,果然是走失的學生,大家這才松了一口氣。孩子被找到時又冷又餓,學校的於主任趕緊買來了食物給學生充饑。

徐洋說,19日也有一小孩走失,轄區熱心群衆報警稱,看到有個小男孩獨自走路,身邊沒有大人,車來車往的非常危險。

民警迅速趕到現場,把孩子帶到安全處了解情況,徐洋問他:“小朋友,你叫什麼名字啊?怎麼沒和爸爸媽媽在一起?”小家夥穿着紅色衛衣,腳踏藍色拖鞋,面對民警一點也不怵,聲音清脆地說出自己和父母的名字,可尴尬的是,具體哪幾個字不清楚。

杭州13歲兒童離家出走(杭州蕭山一熊孩子)3

▍徐洋在警務站内照顧小男孩

被民警帶回警務站後,小男孩倒是不怕生,東看看西摸摸,徐洋和他玩“舉高高”,情緒還不錯。讓人慶幸的是,家長發現孩子不見後趕忙報警求助,随後到警務站把孩子接走了。臨走前,徐洋叮囑孩子家長:“這次真是幸運,遇到了好心人報警,以後可不能再馬虎大意了。”家長連連點頭稱謝。

别讓孩子離開視線

防走失這樣做

防止孩子走失,家長平時多教育引導,讓他們樹立安全意識最為重要——

講故事是個好辦法,購買一些繪本書和孩子一起閱讀,當孩子被可愛的卡通人物和生動的情節吸引後,很容易在腦中留下“外出不能離開家人”的深刻印象。

做遊戲寓教于樂,可以和孩子玩“老鷹抓小雞”“開火車”等小遊戲,讓孩子養成不掉隊、避免被“壞家夥”抓住的習慣,即便人群擁擠,孩子也會主動緊緊跟随家人。

教孩子記住自己和父母的名字;記住所在城市名字、小區名字和門牌号;熟記親人特别是爸爸媽媽的電話,并教會孩子如何打電話,并牢記緊急電話号碼110、119、120。切記,告訴孩子平時不能随意撥打這些電話。

▍網絡圖片

外出時,這樣做可最大程度避免孩子走失——

給孩子穿顔色較鮮豔的衣服,或戴鮮豔的帽子,或背亮色的小書包,這樣在人群中更容易被發現;在孩子身上放一張聯系卡,寫上家人的聯系電話;非必要情況下,随時牽着孩子的手,任何情況下不要讓孩子離開自己的視線範圍。

借助防走失産品,給孩子多一重保障——

防走失包背在孩子身上,帶子牽在爸媽手中,“遛娃”的感覺怪怪的,但是安全感滿滿,可以有;防走失報警器的效果很好,孩子和大人離開一定距離,它就馬上報警,唯一的問題是遇上好動的孩子,警報響個不停似乎有點擾民。

智能手機、智能手表具備定位功能,普及難度不高,關鍵時刻能發揮作用。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教育资讯推荐

热门教育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4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