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都經曆過這樣的情況:
寶寶半夜睡覺時,突然大聲尖叫、手腳揮舞,好像遇到了什麼可怕事情,有時候我們大聲喊他,他也仿佛不認識我們一樣,依然自顧自地大喊大叫、甚至推開我們……
遇到這樣的場景,爸爸媽媽怎麼可能不焦慮呢!
一方面擔心寶寶是不是遇到了什麼事情,導緻心理陰影,夜裡做噩夢
另一方面,更擔心寶寶是不是身體上有什麼被忽略的病痛不适。
不過呢,好消息是,我們幾乎不用過于擔心。
睡眠專家韋斯特在她的《韋氏嬰幼兒睡眠聖經》一書中,關于這個部分的第一句話就是:
這都是很明顯的現象——任何一種都不代表嚴重的情感困擾或障礙。
今天,我們就來根據嬰幼兒夜間醒來的4種情況,做出介紹和分析。
第1種:嬰幼兒在睡眠中突然大聲哼唧、哭鬧、翻身這種現象在嬰幼兒階段更為常見。
因為嬰兒的睡眠模式和兒童、成年人都不同,他們的睡眠周期隻有45分鐘,并且其中有差不多一半的時間都屬于淺睡眠。
也就是說,嬰兒的睡眠就是非常不踏實、睡不長、容易驚醒的。嬰兒需要在成長的過程中慢慢學會接覺,度過這些頻繁而來的睡眠周期交替期,才能逐漸睡得長、睡得踏實、睡得好。
因此,在睡眠周期交替之時,很多嬰兒都會出現哼唧、哭鬧、翻身、扭動等情況,有的寶寶表現比較激烈,或者剛好有冷熱不舒服、想尿尿、胃腸脹氣等情況,就會更加明顯,并且有可能徹底醒過來,這時候因為還沒睡夠,寶寶又困又煩躁,自然就會哭鬧不休、難以安撫了。
解決方法:
這種睡眠周期交替之時的蘇醒,與噩夢、病痛等都沒有關系,就是一種正常的現象。
家長們根據寶寶的睡眠特性,選擇觀察或者安撫,幫助寶寶度過這個階段,進入下一個睡眠周期即可。
第2種:噩夢
每個人都會做噩夢,因此不用過于焦慮孩子的噩夢。噩夢是自然發展的一部分,在2~3歲時達到最高點。
噩夢發生的原因:
噩夢為什麼讓孩子感到害怕?
我們如何緩解寶寶做噩夢?
第3種:夜驚
夜驚是一種最讓父母感到可怕,但其實并無大礙的現象。表現為:
孩子突然驚聲尖叫、掙紮亂動、出汗、心跳加速、緊閉雙眼或睜大眼睛,程度比噩夢更誇張,無論家長怎麼呼喊,好像聽不見一樣不理會、也好像看不見父母。
有的時候還會伴有一定的夢遊。
持續時間大約5~15分鐘後平息。
往往他們醒後并不記得夢見了什麼,也不會産生恐懼感。
夜驚一般發生在入睡後2小時之内。
睡眠專家韋斯特說,夜驚相對少見,大約隻有5%的孩子會發生這種情況,其中男孩居多,并且會一直持續到上小學。
如果父母有過夜驚或夢遊的曆史,孩子發生夜驚現象的比例會更高。
為什麼會發生夜驚?
一般認為與壓力、作息改變、換環境、生病、快速發育期、白天強刺激過多導緻大腦沒有充分休息等因素有關。
夜驚發生的頻率并不高
為什麼夜驚不用太擔心?
因為夜驚是發生在非快速眼動階段,也就是深睡眠期,這時候我們是不會做夢的,因此,孩子并沒有什麼恐懼感,醒來後也不會記得這件事情。
孩子出現夜驚怎麼辦?
第4種:夢遊
根據《兒科睡眠問題臨床指導:診斷與治療睡眠問題》一書顯示,15%~40%的孩子都至少有過一次夢遊,3%~4%的孩子會頻繁夢遊。
因此,如果孩子出現夢遊,不用過于擔心。
夢遊的表現:
孩子夢遊該怎麼辦?
終于在半夜完成了這篇關于夜醒的文章。
實際生活中,我們經常會分不清孩子的噩夢和夜驚,然後往往孩子害怕噩夢,家長擔憂的卻是夜驚。
希望這篇文章,可以幫到你們
你還有什麼幫助寶寶減輕噩夢恐懼的小方法?歡迎在評論區分享哦!,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