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遺憾,這裡沒有蜿蜒曲折的八卦劇情,也沒有靈魂拷問和人性扭曲,而是通過一些符号我們來學點知識。
偶然看到甲骨文的“心”字,下圖中心的象形文字,是不是似曾相識,跟我們現在用的❤心形符号很像,那甲骨文中的“心”字是怎麼變成我們現在寫的“心”字呢?
心字演變的圖片
從“漢字趣談”中了解到,在甲骨文的形體中,心像人和動物的心髒形狀,其上面的左右短斜可以看作是心髒上的血管和心髒内的瓣膜。從金文到小篆,“心”的字形逐漸有了變化,開始慢慢地接近現在的“心”字寫法。
從上面的圖看是不是最上面的甲骨文寫法更加時尚呢,遙遠的古人通過這樣的方式來給我們比心。
那麼現在比較流行的心形符号❤是不是來源于我們的甲骨文呢,從民族自豪感出發,我當然願意這麼相信了,不過還有其他幾種說法,我們也了解一下。
一種說法是愛心符号來源于屁屁。
美國的心理學家加爾迪諾·普蘭紮恩(Dr.Galdino F. Pranzarone)通過分析神話和其他人的相關研究後得出:
盡管心形符号與心髒的解剖面有着本質上的不同,但是典型的心形符号兩側都是兩個圓形突出與女性的臀部極為相似。
大家可以欣賞一下,這個研究屬實有點幸福。
阿芙洛狄忒雕像,公元1世紀
還有一種說法來源于植物,說相比較人的一個器官而言,某些植物的葉子或者果子,更加貼近心形。
自然界的葉子
實話實說,是比屁屁靠點譜。大家也可以展開想象,還有桃子什麼的,也是很像的。
相傳西元前7世紀古希臘城市昔蘭尼(Cyrene,現位于利比亞境内),有一種現已滅絕的歐芹科植物名叫羅盤草(Silphium)。有一種說法是這類植物可以治療咳嗽、嗓子疼,還有着不錯的止痛效果,因其藥用價值很高,出口這個植物甚至成為了這座城市的重要貿易,因此羅盤草被印在了當時的銀币上。
銀币上的羅盤草
這麼好的東西滅絕了,着實有點可惜了,以後有機會,我會帶大家再多了解一下這個植物。
最後還有說法就是回歸本源,跟我們的象形文字一個思路,就是随着西方解剖學的發展,心形符号來自于心髒的形狀,回過來說,沒有解剖學,我們古人也能畫個八九分像了。
當然之前心形符号也隻是小範圍的傳播,到現在的全球流行,能夠顯示在我們每個人的手機上,還有一段路要走。
一個廣泛傳播的途徑是跟我們日常會玩到的撲克牌有關,撲克牌上面有紅桃和黑桃兩個花色,現在可以想象一些他們的區别,有很多人會誤以為他們是一緻的,隻是顔色不同,其實不然,他們不僅形狀不一樣,代表的含義也是不同的。
埃及馬穆魯克在1370年發明了第一幅撲克,由杯子、硬币、劍和馬球棍組成;到1450年,日耳曼人改成了盾牌、玫瑰、橡子和鈴铛。直到1500年的早期形成了現在通行的三葉草(梅花)、寶石(方塊)、皮克(黑桃)和心(紅桃)。随着撲克牌逐漸流行起來,心形符号也随之成為不可改變的主流。
可以這麼說把心形地位推上巅峰的是撲克牌的出現和流行。
另外上世紀70年代,同如今的國際性大都市不同,受到冷戰餘波的影響,昔日的紐約可謂是經濟蕭條、黑幫橫行,民不聊生。為了振興紐約的觀光産業,1977年,美國設計師格拉瑟受紐約州政府邀請,為紐約設計一個logo,讓更多的人前來紐約州參觀。
據稱,格拉瑟是在出租車後座上想到這個logo設計,并随手畫在信封上。Logo由大寫字母“I”、一顆紅心以及用字母“N”、“Y”組成。沒想到這樣簡單且富有創意的Logo出人意料的火了起來,也為紐約的帶了巨大的影響。
“我❤ NY”這也是第一例把這個語标符号當動詞“愛”去使用的實例。此後,它不僅成了愛的标志,還直接代替了動詞:“我♥[X]”成了人們在情人節卡片、情書和(後來的)文本消息表達了他們對彼此的感情的方式。
這可能是這個心形符号第一次在現代社會廣泛傳播的起源。
現在我們可以随時随地通過心形符号來表達我們的喜歡、愛意。
最後還是通過幾句古詩來結束我們的變“心”之旅。
人生若隻如初見,何事秋風悲畫扇。
等閑變卻故人心,卻道故人心易變。
引用:
漢字趣談
微信公衆号【養眼博物館】
《木蘭詞 拟古決絕詞柬友》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