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按:本文來自微信公衆号“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36氪經授權發布。
作者 | 語境
編輯 | 石燦
3月7日晚,多數商家和主播都在籌備3.8婦女節的促銷直播 ,薇娅和李佳琦也照例在8點開啟了直播間。
與此同時,在知乎有一場完全不同的直播正在進行。晚上7點,“逐夢演藝圈”未果的畢志飛導演,這次決定轉身逐夢直播圈。
圖片來源:知乎@畢志飛
畢志飛的“直播首秀”,是3月5日一場直播辯論的延續。畢志飛和知乎法律領域優秀回答者王瑞恩,針對話題“肖戰粉絲舉報AO3是對是錯”在知乎直播展開了一場辯論。
由于畢志飛的網絡設備問題,他最終以電話連線的方式完成了直播,并未出鏡。即便如此,由于話題的關注度和畢志飛的熱度,持續100分鐘的直播,吸引了22萬人在線觀看,11萬條彈幕實時在線讨論。
3月7日,畢志飛開啟第二次直播,觀看人數在半小時後就突破20萬,結束時,直播間在線觀看人數共計32萬。兩場直播,都刷新了知乎直播的曆史記錄。被頻頻“碰瓷”的畢志飛,這次讓知乎“蹭”了把熱度。
“我們當天交流後,知乎的工作人員說收到很多用戶反饋,希望我能再來一次直播,和他們交流一下。而且因為手機設備問題,沒能視頻連線直播确實有點遺憾。”畢志飛向刺猬公社(ID:ciweigongshe)解釋了加場直播的原因。
3月5日的直播辯論,和多數人想象中劍拔弩張的辯論不太一樣。“看這兩人的辯論還不如看大學生辯論。”樂晰(化名)沒能堅持看完100分鐘的直播,在中途尴尬退場。
辯題是一石激起千層浪的熱門話題,一進直播間,觀衆情緒激烈,彈幕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勢大面積刷着“糊”和“火”等對立的觀點。在畢志飛掉線、王瑞恩善意提醒“減少刷屏,保持直播通暢”的情況下,直播間觀衆依然“熱情”不減。
知乎直播間畢導卡頓時刻
反觀兩位辯手,節奏不緊不慢,雖然在認真講道理,但氣氛令人昏昏欲睡。
“一是沒能露臉連麥,感覺在辯論時不很對等,所以當時多少有點小小的心灰意冷,就影響了發揮;二是王瑞恩比較年輕,我們倆之前也不認識,其實也都有點不好意思太直接。"畢志飛解釋第一次直播辯論“無聊”的原因。
辯手和觀衆都沒過瘾,知乎慷慨地把兩人請進了自家公司辦公室,不用擔心掉線,燈光攝制就位,準備“來點狠的”。
作為主持人和特邀嘉賓,王瑞恩稱這次還是“老幹部下象棋的方式”對談,但也在個人知乎号上幽默地發布“挑釁”畢志飛的直播預告,“畢導演,我就是你的破壁人”。
截自知乎和直播頁面
至于這兩場直播的起源,要追溯到畢志飛發微博長文邀請肖戰演出新電影。
畢志飛常常給人留下了擅長“蹭熱度”的印象,有人稱其為影視圈孫宇晨。雖然經常被指責“碰瓷”,但他的影評功力一直不錯,專業度強,也有網友發出疑問,“影評寫的這麼好,為什麼自己拍出來的電影這麼爛?”
由于近期對“肖戰粉絲事件”,豆瓣App被無辜牽連,評分急走直下降至2.0,這讓畢志飛深有感觸。3月2日晚,他在微博中寫到:“我的電影《純潔心靈·逐夢演藝圈》在上映首日,從淩晨零點到下午4點多,也是2.0分。”
回憶了自己的慘痛經曆後,畢志飛很快進入正題,“如果肖戰能夠出演我的新電影,我們再邀請一些優秀人士和老戲骨共同努力......如果能幫助我這個‘倒數第一’‘電影圈老大難’拿到,咱們不說6分了,拿到5分,就絕對可以讓肖戰在電影圈一戰成名,并穩穩站住腳跟。”
面對又一次“蹭熱度”的質疑,在知乎“如何評價畢志飛發文邀請肖戰出演他的新電影?”話題下,畢志飛本人下場“親自答”,“大家可以當脫口秀段子看,但那個是正經寫的”。
除了簡單的解釋,他在回答中用近三千字表明了自己的立場,“舉報平台沒有錯,肖戰粉絲完全沒有必要因此道歉”,并稱不論舉報者的初衷和動機如何,都是“給廣大普通民衆、社會家長和千千萬萬的少年兒童做了一件好事”。
而這一觀點引起了法律話題的優秀回答者王瑞恩的注意。他從論證邏輯方面認為其中有不嚴謹之處,忽略了事件的必要事實背景,回擊“舉報合法合規,不等于舉報并大肆宣揚自己進行了舉報一定合法合規,不等于捏造事實進行虛假舉報合法合規”。
兩人通過文字交鋒後,王瑞恩向畢志飛發起直播邀請。
截自知乎頁面
如果說第一次直播辯論是前菜,第二次直播則上了不少主菜。
第一次的辯題基本圍繞“舉報文化的對錯”展開,畢志飛占領法律高地,王瑞恩則認為合法不是唯一衡量維度,并提出“法治的進步要有一以貫之的堅守”“擺脫對立法者全知全能的迷信”“要為創作制造土壤”幾個主論點。
有知乎網友指出了辯論中值得玩味的地方——法律出身的王瑞恩在談給予藝術創作空間,而藝術出身的畢志飛在一直強調法律。
為了解決上次辯論的遺留問題,直播間“主播”在大量問題中,挑選最具代表性、最尖銳的正面回答。為了彌補上次未能連麥的遺憾,畢志飛主動掌握話語權。
在直播中,他坦誠自己此前沒有足夠了解同人文化,“以為是同性戀文化”。這次直播前,他對同人文化和AO3網站都做了功課,還在網友的熱情幫助下讀了《下墜》這篇引起争議的同人文。
截自AO3頁面
繼“舉報文化”之後,與創作者相關的問題首先被提及,“如果青少年涉獵成人作品,是家庭和學校的教育問題,為什麼要創作者背黑鍋?”
畢志飛收到不少來自家長的擔憂,“為了保護成年人的創作自由,就要犧牲孩子的成長健康嗎?”他代替家長們辯護,同人創作者以弱者的身份發聲,而孩子更是弱者。将來他也想去創作同人影視,但面對揭竿而起的創作者們,他認為“不能隻考慮小圈子的利益”,應該為未成年人營造更好的成長環境。
王瑞恩重新解讀了弱者的概念,是“未被充分代表的一群人”。為什麼這次事件會引起同人圈的大地震,因為事件的本質是“大衆”長期從“小衆”那裡奪走了一些東西,而代表小衆的,不僅僅是同人圈一個群體。
另一個争議點在于平台。“如果隻是對一篇文章不滿,為什麼要針對整個平台?這是否是對所有人的創作破壞?”
“舉報的原因如果不為肖戰,你會說是一件不好的事嗎?”畢志飛舉例,好比有人開了一家地下賭場,突然有一天因為某個人的舉報被發現取締,這是賭場的問題,這個人不該被責備。
有評論質疑這樣的類比,把平台比作賭場,說明畢志飛沒有認清AO3的性質。但王瑞恩的突破點不在于此,他将這種對文章、作者或是平台的“不滿”,比喻為“校園霸淩”。
校園霸淩,是孩子們拉幫結派,對不喜歡的人進行孤立和壓迫。而這次肖戰粉絲的舉報行動,與飯圈常有的組織行動、校園霸淩如出一轍。在飯圈的行為模式下,粉絲,特别是不成熟的青少年慢慢養成了,“我不需要跟人去講道理,如果有些行為是我看不慣的,解決的方法就是找到足夠多和我有一樣想法的人,用碾壓式暴力解決問題。”
“上次我們交鋒的節奏不夠快,導緻一些重要的問題沒有談到,另外也不夠直接和犀利。”畢志飛這一次吸取了經驗,雖然第二次直播依然是老幹部“下象棋”,但的确出現了幾次“将軍”時刻。
其中一個“賽點”,是關于同人創作對明星本身名譽權侵權的讨論。
侵權與否,是肖戰本人和同人作者的民事糾紛。對此,畢志飛多次直問求證雙方舉證的勝訴概率,王瑞恩在“可參照公衆人物案例太少,不好說”的僵持下,最後松口“大概率是勝訴的”。
畢志飛锲而不舍:“如果你是律師,你會怎麼建議肖戰?”
“如果我是他的粉絲,我不支持他起訴;如果我站在肖戰的對立面,那我會支持他起訴。”言下之意,如果為肖戰着想,即使“對簿公堂”能赢得官司,并不有利于維護他的個人形象。
而畢志飛則更加“大愛”“無私”,認為不能隻站在肖戰的立場考慮,“既然能勝訴,起訴就意味着公衆能認識到,舉報沒有問題,大家日後也會規避諸類名譽權侵權的行為”,是好事。
雙方的交鋒接近尾聲,直播間右下角彈出觀衆投票通道,但本場直播,還有一道“餐後甜點”。
截自知乎直播
畢志飛告訴刺猬公社,“甜點彩蛋”的想法由王瑞恩提出。當時正值三八婦女節前夕,女性話題在近年來備受關注,兩人希望借助知乎直播,針對“演藝圈和職場中的潛規則、性騷擾”展開拓展交流。
雖然職場中的潛規則和行騷擾不分性别,但女性在職場中始終是弱勢群體。權利多由男性主導,而權利滋生腐敗,最終導緻資源的分配者通過不正當的方式去分配資源。在這種環境下,職位較高的女性還會面臨着被惡意揣測的風險。
職場中的女性和同人文化中的創作者一樣,都處于弱勢,因為代表權被忽略,導緻不能發聲或發聲無用。同人創作者多為女性,現在的同人創作有很多基于男性同性展開,這種圍觀男性、消費男色的現象,側面反應出女性主義的反抗和女性意識的覺醒。
在這一點上,畢志飛與王瑞恩站在統一戰線。
無論是肖戰粉絲事件還是職場潛規則,它們背後折射出的共同問題是,我們需要沒有被權利架構壟斷的方式,來實現自己的申訴和表達。
王瑞恩說,“很多人呼籲大家要站出來。但最理想的難道不是大家不需要站出來嗎?有合理反饋的渠道,就能直接解決問題。”
由此一來,直播的辯題也就不複存在了。
在2000多名觀衆的投票後,王瑞恩最終獲得了58%的支持率。
“我其實不太在意最終結果,因為我們的初衷就是通過辯論的形式,讓各方觀點都得到表達。”王瑞恩說,這不是一個非黑即白的領域。
他和畢志飛最後也達成了一定的共識,“我并不反對基于充分、真實的信息,合法提出的舉報,也認可存在一些可能侵犯著作權、肖像權、名譽權等(權利)的同人作品,因此完全放任是不可取的。”
這場直播在為知乎帶來流量的同時,也引發知乎對直播内容方向上的思考。
2019年10月11日,知乎直播功能正式一上線就引起了很大的争議。
大衆對直播的心理需求基本涵蓋了“顔值”“攀比炫耀”“情感陪伴”“體驗替代”等方面,而這些路數并不适合知乎。知乎用戶@蒼默離對直播功能的評價是,“戰略正确,定位模糊,執行尴尬”。
知乎方面對直播定位是“知友們分享知識、經驗、見解,與知友們讨論交流的工具”,但從主頁頂端搜索欄左側的入口進入直播内容後,發現其内容并沒有鮮明特征。
截自知乎直播欄目
知乎似乎也處于摸索狀态,直播入口設置隐藏的很深,沒有高調曝光的意思。如果你想要觀看畢志飛的首秀直播,需要打開知乎—搜索畢志飛—尋找個人賬戶—點擊頭像—進入直播間。
知乎直播一直不溫不火,直到“遇到”畢志飛。
畢志飛增加了知乎直播的話題度和争議性,卻沒有影響直播的“和諧”氛圍。首場直播采用辯論形式,卻沒有太大火藥味,仿佛被知乎基因注入靈魂。
雖然由于用戶規模擴大,知乎“不和諧”的聲音也越來越多,但是平台一直具備理性思辨的特質,用戶也反對盲目戰隊跟風,認可有理有據的讨論氛圍。另外,王瑞恩補充說明内容“和諧”的原因是,“我和畢導并沒有直接的利益沖突,辯論的目的也是為了展現給第三方看,可以通過什麼角度去切入這個問題,獲得聽衆的認可。”
“肖戰粉絲事件”引發的話題層出不窮,從舉報風氣到創作自由,從家庭學校教育到分級制度,在各個平台被熱議。因為事件牽扯粉絲、明星,帶有鮮明的娛樂屬性,新浪微博是話題讨論度最高的平台之一。到目前為止,微博依然處在觀點迸發狀态,具備情緒煽動性的發言更容得到轉發關注。
在知乎,話題的熱議度也居高不下,但讨論相對更有秩序。在畢志飛與王瑞恩的首場辯論後,知乎梳理了“反對與反對之後”專題總結,納入現場辯論的回放,“舉報文化的對錯”和其他後續兩個問題的讨論,并附有知乎用戶代表性的觀點。
截自知乎頁面
這兩場直播實驗,分别給用戶方和平台方以啟發,開創了知乎熱點辯論直播的先河。
王瑞恩告訴刺猬公社,目前他收到不少知友的私信聯系,想要參與直播對談。他也計劃再邀請知乎各個領域的用戶和業内人士,圍繞熱點事件或者一些比較有趣的行業現象做出讨論,希望能每周安排一次直播。
第一次直播,源自王瑞恩半開玩笑地邀請和畢志飛爽快的應戰,而第二次直播,則有知乎官方在背後助力。為用戶和觀衆提供一邊吃瓜,一邊運用思辨能力的渠道,是知乎日後值得延續的直播内容方向。
畢志飛也透露了自己的直播意願,“之後的直播安排不好說,但我覺得知乎本身有‘求知’和‘科普’的屬性,直播連麥的形式很适合兩方針對一些話題進行探讨、辯論,以及和網友互動交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