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學内容:英文寫作
适合人群:英語教師、英語專業學生、初高中生等
我們都知道議論文的三要素是:論點、論據和論證。
我們可以這麼理解:
立場是什麼
“立場”是面對一個現象時個人的選擇。
比如對于“大學生是否可以兼職”,立場可以是“可以兼職”,也可以是“不可以兼職”。
又比如“大學生兼職的好處多于壞處,你同意嗎?” 那麼你的立場可以是“是的,我同意”,也可以是“不,我不同意”。
所以,我們說的“觀點”就是我們的立場”。
說明過渡使用電腦給中學生帶來的害處(至少兩點)
那麼這個題目的立場不能選擇,就是:過渡使用電腦對中學生有害。
說說遠程學習的優點和缺點
那麼這個題目的立場不能選擇,就是:遠程學習既有優點、又有缺點。題目沒讓我們做選擇,我們就不用選擇。如果必須要站隊,那麼我們要麼說“利大于弊”,要麼說“弊大于利”。
Research says more and more business training and business meeting take place online. Do the advantages outweigh the disadvantages?
這個題目的立場可以選擇,可以是“利大于弊”或者“弊大于利”。
It is as important for older people to study or learn new things as it is for younger people.
這個題目的立場可以選擇,可以是“老人在學習新事物這個問題上,跟年輕人一樣重要”,也可以是“老人在學習新事物這個問題上,不如年輕人那麼重要”。
以上是“立場”的具體舉例。如果題目中讓我們做出選擇,那麼無論我們作出怎樣的選擇,都是對的。如果題目沒有讓我們做選擇,而是給一個指定的觀點,讓我們去論證,那麼這個立場就是指定的。
論點是什麼
“論點”是用來為“立場”服務的,一個立場通常需要有三個或以上的“論點”來論證。如果說立場是人們自己如何站隊、站哪一隊的選擇,那麼論點就是人們站隊的理由。一個人無論作出什麼選擇,總是有原因的。這些原因就是論點。
值得單獨一說的是:上文說過的觀點也可以是論點,範圍大一點的觀點是立場,小一點的是論點。他們是相對的。比如在“大學生是否可以兼職”這個題目裡面,“大學生可以兼職”是立場,即一個人持有的觀點;“大學生能在兼職中收獲社會經驗”就是一個論點。
但是維度切換一下,在“大學生到底能不能在兼職中收獲社會經驗”這個題目裡,“大學生能在兼職中收獲社會經驗”就變成了立場,即一個人持有的觀點。需要有下一級别的論點來進行解釋說明。
論點之所以重要,是因為當我們“想要表達自己的一個見解”,或者“勸服對方接受某個想法”的時候,我們必須要動之以情、曉之以理地把這個道理講通透。要想方設法地從各個不同的角度去說明“自己的見解為什麼好”,或者“為什麼别人應該接受你的某個想法”。
舉個生活中的例子。
假如某男生A追求某女生B,但B不知道該不該接受A的追求,于是就問C。C就開始分析了:
A帥啊
A有才華啊
A有人格魅力啊
A積極努力啊
A家庭條件也不錯
以上的這些小點,都是C在解釋說明為啥B應該接受A的原因。如果C隻說“我覺得A挺好,你應該接受”。B其實内心還是猶豫不決。
一切不給論點的觀點,都是耍流氓。
論據是什麼
“論據”是用來證明論點的,它相當于偵探破案找到的“證據”,有了這個證據就可以證明某個觀點或論點。論據一定是一個事實,是無可争議的東西。如同破案一樣,論據是如同“指紋”、“血迹”一樣的事實,通過這些事實可以判斷某人有無“犯罪”。對于論說文來說,論據越具體越好,與論點的連接越緊密越好。
比如剛才我們說過的“A追求B”的事兒。
“A帥”是論點。
“帥哥更能令人心情愉悅”是論據。
甚至是學術一點的(不管真假哈),“有研究表明,在異性發生争吵的時候,如果男性是帥哥,有73%的女生會選擇原諒”,也是論據。
古人曾說“食色性也”,這種古文引用也是論據。
“從遺傳學上來說,五官端正、帥氣能把優秀基因遺傳給下一代。”這也是論據。
論證是什麼
論證就是運用這些“論據”來證明自己的“論點”正确、有道理,從而達到實現“讓别人接納、認可你的觀點”的這個論述過程。
至于該怎麼論證才對,論證有哪些方法,我們下一節詳細說。
把剛才的例子(C勸服B接納A的追求)拿來重新使用一下。假如我是C,我的立場是支持B接納A的追求,那麼我可能會說如下一番話:
我覺得你應該接納A的追求。首先吧,A帥呀。不說别的,單說外表,帥哥更能令人心情愉悅。帥哥總比醜男強吧。古人都說過“食色性也”,可見接受帥哥的追求,并沒有什麼錯啊。有網友說“如果男朋友長得帥,吵架的時候還能消消氣,長得醜的話,隻會越看越氣。”這話你仔細想想,還真有幾分道理呢。其次,A這人賊有才華。後面就不論述了。。。
(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