愛情中,女生最害怕遇到哪兩種男人?一種是PUA,玩弄感情的,這種能躲就躲;還有一種,你想躲但不一定能躲得過,就是“媽寶男”。
最近有一女生私信提問我:
“老師,我感覺很苦惱,和現在的男友一起八年,準備要結婚了,可是他特别聽媽媽話,他媽媽和他說不要着急和我結婚、我條件不夠好之類的,還要給他相親。他還說他媽媽講的都沒錯,應該好好考慮,他媽媽怎能這樣說呢?我該怎麼辦?”
為什麼“媽寶男”讓女生感到害怕?
我能理解,很多女生讨厭“媽寶男”,尤其是對“媽寶男”家庭感到恐懼,因為嫁個“媽寶男”感覺上不是嫁給一個人,而是嫁給對方背後的父母,甚至一整個家庭。
和“媽寶男”在一起,在婚後,就難以避免地要遭遇對方媽媽的控制。
我見過一個最奇葩的案例,是30多歲的老公偶爾要和爸媽一起睡,然後把自己老婆晾在自己房間。
最後,老婆受不了吵着要離婚,丈夫才稍微改變一些,但在家裡,女生就被婆婆落得了“不懂體諒”的罪名。
“媽寶男”之所以讓女生感到可怕,不僅是因為他們會破壞關系中的信任感,而是男方會甘願當家庭的傀儡,沒有獨立性和主見,讓女生感到郁悶和憤怒。
很多女性一開始并不能發現對方是“媽寶男”,甚至在剛戀愛時,“媽寶男”還會有一個共通的優點:孝順!
不少人會把“孝順”當做擇偶的一大标準,覺得一個和家裡關系好的男人,有家庭責任感,懂得付出,能扛得起責任。
可是偏偏沒有想到,“媽寶男”的這種責任感,隻是盲目聽話,也叫做“愚孝”。
他們往往會:
1.結不結婚看老媽;
2.家人意見必須聽;
3.“不好意思,我盡力了”。
當你發現和男友一起好幾年,但他最後卻因家裡人一句話要分手,說:“我能怎麼辦?”時,你是不是要崩潰了?
雖然戀愛時遇到“媽寶男”可以有選擇,大不了你可以選擇分手。但是如果已經進入了婚姻,又不能完全離開時,我相信很多當妻子的女生,最糾結的也是這一點:“媽寶男”心理的男人,對婚姻大多也都專一。除非是他背後的媽媽否定你,不然他們不會随便提出離婚。
對于好多女性來說,離婚或是不離婚,是錯一次還是錯一生的區别。
“媽寶男”的心理模式是什麼?
如果不想離婚,我們要先了解“媽寶男”的心理模式,再嘗試去把控這段婚姻。
1.共生依戀
他們“聽話”背後,是一種對母親的依戀。
人在成長階段,都會經曆一個從“母嬰一體”到“母嬰分離”階段。6個月前的嬰兒,會認為和媽媽是一體,不分你我的,這時媽媽也會盡可能滿足孩子的“共生”需求,但無微不至地滿足,會讓孩子逐漸感到自己的無所不能,但人總歸要“斷奶”的。
從對饑餓感的滿足,到長大後對衣食住行、工作房車的滿足,孩子會一直覺得自己在舒适圈内,遇不到挫折和挑戰。自己雖然已經長大,但潛意識心理上和6個月的嬰兒沒區别。
有些媽媽還會給30歲的兒子買内衣,在家裡還一口口喂孩子吃飯,我們普通人會覺得無法理解,但在他們眼裡,會覺得這是一種家庭氣氛。
如果媽媽不滿足孩子的所有需求,或延緩滿足,那麼孩子的“共生”感覺就會逐漸消退,心理上開始知道自己和媽媽不一樣,那麼“共生依戀”自然就被打破了,男人之後會開始獨立,嘗試正面生活中的各種問題。而“媽寶男”和母親的關系,是走不到這一步的。
2.家庭永遠大于愛情
很多人不理解,為什麼“媽寶男”會聽父母的話,甯願放棄自己最愛的人,去選擇一個不愛的對象結婚?
他們的心理模式,是長期受父母影響,把好的不好的,都投射到現實婚姻中,例如:
他們會合理化自己的犯錯,在婚姻内愛上第三者時,他們會覺得我對家庭是忠誠的,隻是情感上和身體上開了小差而已;
當對自己另一半不好時,他們會馬上道歉,但行為上卻回避責任,不會去做真正的改變;
當遇到家人和妻子的兩難選擇時,他們往往會先考慮自己家人的感受。
“共生依戀”最可怕的是,孩子和父母之間會存在一種“報恩”心理聯結。讓孩子覺得,自己一輩子欠父母的。
父母會灌輸:“鴉有反哺之義,羊知跪乳之恩”,天下無不是之父母,等等的觀念給孩子。
當孩子有自己想法時,父母會澆來一盆冷水,說“你不聽父母的早晚會吃虧”或“你聽我們的話就是報答了。”
他們會一直認為,孝順才能為自己帶來家庭存在感。如果不聽媽媽的話,那麼他會感到愧疚,害怕媽媽否定自己,甚至會覺得自己簡直“不是人”。
雖然,表面上我們看“媽寶男”們自己也很糾結,他們無法對母親說不,但其實,他們也想去抗争,去自我獨立,但缺乏了勇氣和方法。
如何幫“媽寶男”找回獨立的人格狀态?如果你的另一半有“媽寶男”心理,如何影響他,讓他回歸到獨立的人格狀态呢?
1.不直接否定母子關系
有些姑娘很反感自己丈夫過于聽媽媽的話,甚至在男人面前說媽媽的壞話,這是一個大忌。
作為一個陪伴自己成長的女人,男人是無法從認知上,完全否定母親的付出的。
再說,每個人都有自己的親子關系,完全的否定他和媽媽的關系,相當于否定了家庭,否定了親情。
我們應該做到認同他和媽媽的關系,但也要指出:你媽媽對你的控制欲太強了。
2.鼓勵他跳出舒适區反思
男人長期在自己家庭的舒适區裡生活成長,自然會依賴家庭,無法獨立思考。我們可以引導他去考慮“你隻聽父母的,這樣真的好嗎?”
或聽他訴說,從小到大,他和父母之間相處中好和不好的時刻。因為,有一個控制欲強的母親,其實孩子大多數是敢怒不敢言的。
不論多大年齡的男人,隻要能反思自己過去幾十年來堅持的,其實不一定是最好的選擇,那麼他就可能會被鼓勵改變。
3.愛情與親情并不二元對立
和一個“媽寶男”組建家庭,不僅僅需要情感的付出,還需要清晰的認知。尤其是,要有心理邊界,不能混淆他的母子關系,與自己的婚姻關系。
讓他看到,我們作為伴侶的自己,内心世界的自信和強大。鼓勵丈夫多為自己的家庭考慮,為愛情投資。
很多“媽寶男”并不是不願意承認自己太聽父母話, 而是,他們習慣性地被家庭權力影響,而害怕獨立面對問題,面對這個複雜多變的世界,在父母的羽翼之下,就猶如他們内心逃避的舒适區。
同理,他可以被父母影響, 也可以被我們影響,伴侶也可以成為承托另一半的一股力量,讓他一步步從家庭的控制中走出來。
真正意義的孝順并不是被綁架,即使和父母相處是不平等的,也應有勇氣表達自己的觀點和看法。
尤其是作為成年人來說,首先得有獨立認知和意志,才能獲得别人更高層次的信任,這種信任會給到父母一種這孩子長大了的感覺。
所以,作為另一半的我們,也需要有獨立的内在力量,對方才有可能向你傾訴,向你表達他們内心真正的顧慮,開啟自我成長的道路。
-END-
策劃:M T
作者:鄧炯源
編輯:番 薯
設計:昊 昊
(文中所有圖片均來源網絡,侵權可聯系删除)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