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維字摩诘,唐朝詩人,有“詩佛”之稱。王維精通佛學,受禅宗影響很大,他的詩中往往有很濃厚的佛教意識。蘇轼評價其:“味摩诘之詩,詩中有畫;觀摩诘之畫,畫中有詩。好玩的國學精選王維的五首禅詩,和讀者朋友一起領略那禅宗自空即自性的境界。
1、終南别業
中歲頗好道,晚家南山陲。
興來每獨往,勝事空自知。
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
偶然值林叟,談笑無還期。
這是王維最著名的一首唐詩。開頭兩句說自己年齡大了以後,開始隐居南山笃信佛教。隐居生活悠閑自得,沒有嘈雜的人聲鼎沸,也沒有紅塵滾滾的煩惱。興緻來時,他獨自遊覽自得其樂,不求人知,隻求心領神會而已。最有名也最有哲理的是“行到水窮處,坐看雲起時”。這句話一方面是寫景,更有深意的是這句詩中蘊含的哲理。人生有成功和失敗,有鮮花和淚水。關鍵是我們用什麼心态去看。身處絕境也不要失望,可能這正是希望開始的地方。正如陸遊的“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一樣,在絕望中蘊含着希望。
2、 竹裡館
獨坐幽篁裡,彈琴複長嘯。
深林人不知,明月來相照。
完全一副深山高士的獨樂圖。不為人知又如何?我擁有一輪明月和閑适的心境,就夠了!
3、山居秋暝
空山新雨後,天氣晚來秋。
明月松間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歸浣女,蓮動下漁舟。
随意春芳歇,王孫自可留。
這首詩為山水名篇,情景交融,動靜結合,于詩情畫意之中寄托着詩人高潔的情懷和對理想境界的追求。相對于污濁的官場,清風明月,蓮舟浣女,牧童短笛,更有詩意和禅機。
4、 鳥鳴澗
人閑桂花落,夜靜春山空。
月出驚山鳥,時鳴春澗中。
全是寫景,卻動靜結合,無聲勝有聲。按照禅宗的理解,這是一個非空非有、亦空亦有、非動非靜、亦空亦靜的禅宗之境。
5、辛夷塢
木末芙蓉花,山中發紅萼。
澗戶寂無人,紛紛開且落。
壇經上說,“萬象有而非有,一心空而非空”,在孤寂無人的山谷,芙蓉花獨自開放,又默默凋零,生的喜悅和死的悲哀都是空境,在空寂中生死明滅,來去自由。這就是禅的境界。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