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朱氏集驗方》記載:“宋仁宗在東宮時患痄腮,命道士贊甯治之”,這個痄腮就是現在的腮腺炎,這位道士“取赤小豆四十九粒咒之,雜他藥敷之而愈”。其實,道士是故弄玄虛,因為赤小豆本身有解毒的功能。當時,有個叫任承亮的人,他“患惡瘡”,他的朋友“ 投以藥立愈”。這個任承亮很好奇,就問:“您用這是什麼藥呢?”結果,朋友的回答得很痛快,說:“這個,赤小豆也。”
赤小豆又名赤豆、紅飯豆、飯豆、蛋白豆、赤山豆。富含澱粉,因此又被人們稱為“飯豆”,它具有“津津液、利小便、消脹、除腫、止吐”的功能,被李時珍稱為“心之谷”。赤小豆是人們生活中不可缺少的高營養、多功能的雜糧。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幹燥成熟的種子,秋季果實成熟而未開裂時收獲。主産于廣東、廣西、江西等地。
赤小豆的副作用雖然赤小豆有減肥的作用,但久食赤小豆則令人黑瘦結燥,嚴重時會影響消化系統的吸收。還有就是陰虛而無濕熱者,及小便清長者忌食赤小豆。被蛇咬者百日内食用赤小豆的話,會引發非常嚴重的後遺症。
赤小豆和紅豆的區别
分類區别
赤小豆是豆科植物赤豆的種子,但是有一個别名是紅豆,是蔬食紅豆,與愛情和相思的紅豆無關。紅豆是含羞草科植物海紅豆、孔雀豆植物種子的統稱。所以人們經常誤會它們是同一種東西。
外形區别
赤小豆,除了赤豆、紅小豆、飯豆等别名,又稱為紅豆。在本地市場,赤小豆和紅豆則是兩種色澤接近,長相卻不一樣的幹豆。赤小豆呈細長形,顆粒比紅豆小;紅豆呈圓柱狀,表面為暗棕紅色。
紅豆,又稱相思豆,體積比較大,最常用的就是用來做美味的紅豆沙糖水。而赤小豆體積比較小,最适合用來煲湯或者煮粥來吃,有利尿消除水腫的作用,非常适合産婦食用。
功效區别
赤小豆,性質平和、味甘、酸,是一種營養豐富的小幹豆。在每100克的赤小豆中,含蛋白質20.7克,脂肪0.5克,碳水化合物58克,粗纖維4.6克,鈣67毫克,鐵5.2毫克,還有磷,維生素B1、B2、煙酸以及皂草甙等營養物質。由于赤小豆含有皂草甙物質,具有通便、利尿和消腫的作用,所以常吃赤小豆,可以清血、消除内髒疲勞,對心髒病和腎髒病患者特别有益。此豆還有“久食瘦人”的說法,對老年性肥胖症,有一定的減肥效用。
紅豆,五味屬甘酸,酸甘化陰,故能補陰血。有疏風清熱,燥濕止癢,潤膚養顔的功效。
中醫師說,赤小豆與紅豆盡管長相不同種屬卻相同,同屬豆科植物,性質和營養成分也接近,隻是赤小豆的功效強些。所以中醫入藥都用赤小豆,而紅豆則隻供一般食用。
本文内容僅為普及中醫藥食同源常識,不做為處方,如有需要請在醫生的指導下操作使用。
文章部分内容和圖片來源網絡,若有侵權,請聯系删除。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