衆所周知,盤古是中國神話的創世神,開天辟地後化成世間萬物。
根據《三五曆紀》記載,“天地混沌如雞子,盤古生其中”,天地起初像一個雞蛋,盤古是從雞蛋裡生出來的。既然有蛋生盤古說,那麼這個“蛋生說”,又是哪隻“雞”生出來的,盤古創世說是從哪裡來的?
盤古傳說
神話傳說,是古人對自然萬象的一種解釋方式。最廣為人知的盤古蛋生說,混沌雞蛋代表古人對宇宙世界誕生的猜測,盤古長了一萬八千歲,把天地撐開,跟着天地一起長大,則是對時間和空間的想象,盤古死後,化成世間萬物,則是感知到萬物互相轉換、生生不息的自然規律。盤古創世說,實際上是一場關于世界本質的假想。
雖然創世說帶給我們一次美妙的想象,但後來的古人似乎更喜歡人性化的盤古。在盤古傳說2.0版本中,吳楚一代傳出:“盤古氏夫妻,陰陽之始也”。給盤古配了一個妻子,并出現使用工具開天辟地的說法,加入了斧子和鑿子,盤古就從一個創世神變成一個普通老百姓。
關于盤古傳說的來源
關于盤古傳說的來源,有各種說法。有認為盤古是瑤族神犬“盤瓠”音轉而來,有認為盤古原型與《山海經》神獸燭龍相似,有認為與伏羲女娲創世有關,盤古即伏羲,等等。本文取盤古為“盤瓠”音轉說法。
從時間上來看,盤古傳說大約源于漢代,後被三國時徐整記錄在《三五曆記》。而盤瓠傳說在《後漢書》中早有記載,稱黃帝的曾孫高辛氏,受犬戎之擾,神犬盤瓠為其殺敵立功,與公主婚配,繁衍後代,号曰蠻夷,所以盤瓠有南方“蠻夷之祖”的稱号。
盤瓠傳說在瑤族的圖騰神話中已有足迹,廣泛流傳于南方少數民族地區,并在當地形成祭祀盤王(盤瓠)的傳統。
袁珂先生認為,徐整在作《三五曆記》時,吸收了南方少數民族中“盤瓠”或“盤古”的傳說,結合先秦時的混沌說和陰陽說,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塑造出了盤古這位創世神,告訴我們宇宙世界是如何構成的。
另外,根據現存資料,最早記錄有關盤古神話流傳的地區,是南朝任昉的《述異記》:“今南海有盤古氏墓……桂林有盤古氏廟,今人祝祀。南海中有盤古國,今人以盤古為姓。”曆史上南海、桂林多指嶺南地區,可見,盤古傳說與南方少數民族文化關聯密切。
盤古神話年代已久,僅有文獻論證不足,大多都是推測。可以肯定的是,盤古神話在最初的構想中,吸收了多方因素,然後發展演變定型,最後衍生出了各種不同的版本。
參考文獻:
袁珂.中國古代神話.中華書局.1960年版
黃劍華.盤古神話傳說的由來與演變.月讀.2022年第7期
覃乃昌.壯侗族民族創世神話是盤古神話的主要來源.廣西民族研究.2007年第3期
雷娜.原始-神話思維的元思維性.河南社會科學.2020年第28卷第5期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