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長安之戰?公元229年,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結束後返回漢中,這年冬天,他将府營遷移至南山下的平原,重點修築了“漢、樂”二城,作為整個漢中防禦的基本依托,我來為大家科普一下關于司馬懿與諸葛亮的長安之戰?下面希望有你要的答案,我們一起來看看吧!
公元229年,諸葛亮在第三次北伐結束後返回漢中,這年冬天,他将府營遷移至南山下的平原,重點修築了“漢、樂”二城,作為整個漢中防禦的基本依托。
蜀漢的防線有三道魏延此前制定錯守的“諸圍”是第一道防線;諸葛亮構築的漢、樂二城為第二道防線作“諸圍”的支援基地;在漢中以南的劍閣要道建立關隘,是第三道防線。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
在諸葛亮這次北伐前,蜀漢北部防禦格局完全成型,固若金湯,足以抵禦曹魏大軍進攻。
公元230年,曹真三路大軍伐蜀,被以漢、樂二城為依托的蜀漢軍擊敗,損失了大量辎重,兵員。
在這次“自衛反擊戰”中,諸葛亮派魏延、吳懿以偏師西入羌中,以少勝多,大敗郭淮,費曜,這就是“陽溪之戰”。
此次戰役之前,李嚴奉命從江州派軍兩萬增援漢中,此後被諸葛亮任命為中都護,留在了漢中,負責丞相府管理事務。諸葛亮如果出征,李嚴就在漢中代行丞相職責。
當然,戰争期間,李嚴這個“代理丞相”最重要的事情,就是給前方作戰的諸葛亮督運糧草。
影視劇中的李嚴
李嚴是蜀漢第二号人物,能力出衆,讓這種重臣在後方坐鎮,可見諸葛亮對北伐的重視,也符合他謹慎穩重的用兵準則,但諸葛亮沒有想到,就是這個任命,給他帶來了無法預料的後果,這是後話。
公元230年到公元231年春,曹魏多地大旱,半年都沒有下雨,糧食減産,關中、雍涼災情最嚴重。(自去冬十月至此月(三月)不雨《三國志明帝紀》)
諸葛亮和司馬懿的第一次交鋒公元231年2月,諸葛亮判斷曹魏軍糧困難,再次出師北伐。此前第三次北伐攻占武都,陰平的作用也體現出來了,蜀漢打通了與北方少數民族的陸上聯系,聯絡鮮卑轲比能起兵攻占石城響應蜀軍。
諸葛亮在漢中這兩年也沒閑着,他囤積了大量糧草,還發明了“木牛”這種運輸工具,在第四次北伐中首次使用,一定程度上減少了軍糧運輸困難。
此時,曹真病死,司馬懿空降到西部戰區擔任司令。這也是諸葛亮和司馬懿這對宿敵第一次正面交鋒。
影視劇中的 諸葛亮和司馬懿
諸葛亮第四次北伐的兵力,頗有争議(小編這裡采信認可度較高的4萬兵力說法);諸葛亮的兵力少于司馬懿,基本沒有争議。
這也是諸葛亮五次北伐中,唯一的一次兵力少于曹魏防守兵團。
諸葛亮再出祁山,包圍了祁山堡。吸取了第二次北伐攻陳倉不克的教訓,諸葛亮圍而不攻,在祁山堡東北修建鹵城作為前進大本營,等待魏軍決戰。
司馬懿反應迅速,立即率領大軍趕赴隴西。
張郃聯想到此前趙雲偏師取郿縣的往事,建議分兵防守庸、郿,被司馬懿拒絕,留下費耀和戴陵以四千精兵協助郭淮防守上邽,保護糧道,親自率領所有主力趕到鹵城與諸葛亮對峙。
司馬懿也是三國傑出的軍事家,準确判斷出諸葛亮沒有派遣偏師,庸、郿後方不必擔憂,吸取了去年曹真三路伐蜀被各個擊破的教訓,合兵一處。
影視劇中的司馬懿
救兵如救火,司馬懿卻并不急于救援祁山堡,諸葛亮的戰術是“圍點打援”,如果貿然去解圍,勢必中了諸葛亮的“錦囊妙計”,他在鹵城對面登山倔營,與諸葛亮對峙,但堅決不與蜀漢軍交戰。
張郃認為,蜀漢軍遠到而來,兵力也少于魏軍,糧道很脆弱。應該以大軍牽制諸葛亮軍,出奇兵截斷糧道,一舉粉碎諸葛亮的北伐。被司馬懿再次拒絕。
司馬懿的戰役設想是:
祁山堡很險固,諸葛亮缺乏進攻堅固據點的能力,事實上無法攻克。諸葛亮的目的就是調出魏軍,在野戰中殲滅,不論救援祁山堡,還是切斷糧道,都必然中了諸葛亮引蛇出洞之計。諸葛亮的補給線很長,運糧困難。魏軍補給雖然也不容易,但情況比蜀軍還是要好一些。并且自從諸葛亮第一次北伐後,為了應對隴右後勤壓力,曹魏就在上邽附近大肆屯田。隻要堅守不戰,後勤壓力更大的蜀漢軍必然被迫撤退。
雙方都是高手,照此下去,蜀漢這次北伐隻能無功而返。
司馬懿設計得滴水不漏的戰役設想,諸葛亮卻看出他有一個漏洞:司馬懿幾乎将兵力全部集中在鹵城前線,後方重要的補給基地上邽兵力不足,嚴重的頭重腳輕式戰場态勢。
當然,這個破綻其實也算不上破綻,諸葛亮用兵謹慎,“應變将略,非其所長”,善出正兵而不善出奇,是不會深入曹魏後方去襲擊上邽的。
上邽雖然兵少,城牆卻很堅固,蜀軍短時間内無法攻取,司馬懿兵團數日内就可以趕到救援,鈍兵于堅城之下,又被内外夾擊,蜀漢軍隊将面臨非常不利局面,諸葛亮善于用兵,不會如此兵行險招。
諸葛亮讓司馬懿的算盤落空了,他以少量兵力将司馬懿兵團牽制在鹵城,親率大軍奔襲上邽,這是諸葛亮第一次在戰場出奇制勝。
影視劇中的諸葛亮
他的目标也不是上邽,而是屯田,他将上邽附近大量青麥割取後,剩下的麥田也被盡數破壞。
兵力缺乏的上邽守将費耀、戴陵根本不敢阻止,眼睜睜的看着諸葛亮割麥,等到司馬懿知道情況不妙,率軍救援,諸葛亮已經布好陣勢,在上邽以東等着他了。
順便說一下,上邽守将郭淮不顧兵力不足,主動出擊,加之時間緊迫,蜀軍沒能将所有青麥毀壞,保護了極小的一部分屯田。
更令人想不到的是,就這麼一點屯田,後來居然成為了戰場的勝負手。
諸葛亮終于在戰場上與救援上邽的司馬懿兵團正面遭遇,但老謀深算的司馬懿害怕被殲滅,憑險固守,避免交戰。尋殲司馬懿兵團未果的諸葛亮也隻好率軍返回鹵城。
與宣王遇于上邽之東,斂兵依險,軍不得交,亮引而還。——《漢晉春秋》
司馬懿尾随諸葛亮回到了鹵城前線,形勢再次回到沉悶的戰場對峙中,司馬懿還是堅守不戰,時間拖到了五月。
影視劇中的三國戰場
不殲滅或者重創司馬懿兵團,諸葛亮就無法奪取隴右,但司馬懿這“烏龜不露頭”戰術也很讓人無奈。為了誘出司馬懿決戰,諸葛亮下達了驚人的命令:撤圍祁山堡!
祁山堡位于蜀軍後方,也就是說,諸葛亮自斷了糧道和後路。
當然,從表面上也可以理解為諸葛亮兵力不足,隻能收縮戰線,陷入内外交困境地。
魏軍将士群情激奮,紛紛請戰,但司馬懿鐵了心當縮頭烏龜,讓衆将士大為不滿。魏軍以優勢兵力,優勢兵種(騎兵)居然隻能堅守不戰,激進的更是明言“公畏蜀如虎,奈天下笑何!”
空降的司令官司馬懿此時威信尚未完全确立,隻能同意衆将之請,向諸葛亮發起進攻,以張郃率軍攻南圍,親自率領主力進攻諸葛亮主營。
敵人終于出動了!諸葛亮命王平以少量兵力堅守南圍;以魏延,高翔,吳班為主将,集中主力迎戰司馬懿。
這場仗的結果,出現了兩種截然不同的記錄。一種是《晉書》的記載,諸葛亮兵敗逃亡,損失慘重。
亮屯鹵城,據南北二山,斷水為重圍。帝攻拔其圍,亮(軍)宵遁。追擊,破之,俘斬萬計。——《晉書》
這個記錄,主流學者基本公認不可靠,不合情理的地方太多。比如衆所周知,此次戰役張郃陣亡。逃之夭夭的諸葛亮居然還能在鹵城北面的木門道伏擊射死張郃,匪夷所思。
影視劇中的張郃
這裡,小編采信另一種記載,也就是《漢晉春秋》的說法,諸葛亮大勝。
亮使魏延、高翔、吳班赴拒,大破之,獲甲首三千級,玄铠五千領,角弩三千一百張,宣王還保營。——《漢晉春秋》
才斬殺三千顆首級,能稱為大勝?
請注意,這是“甲首”,也就是穿着铠甲的士兵首級。三國時代,曹魏還沒有闊綽到士兵人人披甲程度,能夠穿上全副铠甲,武裝到牙齒的,隻是少數精銳士兵或者小隊長。加上繳獲的玄铠、角弩推測,這次戰役司馬懿的損失至少在萬人以上。
兵力和兵種都處于劣勢的蜀漢軍居然可以在正規戰中打出這樣的戰績,在古代軍事史上也是頗為罕見的。這很有可能歸功于諸葛亮的軍事創造----八陣圖。
八陣圖是怎樣實現以步制騎的呢?請看下回《八陣圖猜想》
完。
本文為“職業鏟台”原創,首發于公衆号“三國故事”,轉載請注明,違者必究。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