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過幾天,就是一年一度的中秋佳節。俗話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今年中秋卻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這意味着,今年中秋當晚賞月,隻要天氣晴好,我們有可能看到又大又圓的月亮。
為什麼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五圓”?農曆八月的月亮到底哪天圓?背後的原因是什麼?近日,記者帶着這些問題走訪了中科院雲南天文台。
今年中秋,十五的月亮十五圓
雲南天文台工作人員2021年拍攝到的一次滿月。
中秋佳節,月圓人團圓。
中科院雲南天文台助理研究員湯儒峰介紹,今年中秋當天,可以欣賞到農曆八月最圓月,也就是“十五的月亮十五圓”,最圓月出現的具體時間是9月10日17時59分左右。
“中秋當天,月亮要到北京時間19點35分才升起,因此當我們看到月亮的時候,已經不是最圓的了。但人眼看不出這個細微差别。”湯儒峰說。
實際上,“十五的月亮十五圓”這一現象并不少見。專家介紹,從2021年到2023年,連續三年中秋都是這樣。
湯儒峰解釋,一般來說,滿月出現在農曆十四、十五、十六、十七都是正常的。其中,以農曆十五、十六居多。以2022年為例,滿月12次,農曆十五出現5次,農曆十六出現5次,農曆十七出現2次。以2023年為例,滿月13次,農曆十五出現4次,農曆十六出現7次,農曆十七出現2次。
“兩年共出現滿月25次,其中農曆十五滿月9次,農曆十六滿月12次,農曆十七滿月4次。”湯儒峰說,這就是為什麼大家常說“十五的月亮十六圓”。
背後的原因是什麼?
中科院雲南天文台工作人員李知非介紹,從天文上講,當地球在月球與太陽的中間位置,月球處于地球正後方時,我們在地面上看到的月亮就是最圓的;當月球處于地球正前方時,地面看不到月亮。一般來說,我們把月亮圓缺的一個周期稱為一個“朔望月”,把完全見不到月亮的一天稱“朔日”,定為農曆的每月初一;把月亮最圓的一天稱“望日”,通常為農曆的每月十五或十六。
朔望月的周期約為29.5天。也就是大概每隔14.75天,月球就會正好轉到地球的正後方。李知非說,月球的公轉軌道不是圓形而是呈橢圓形,而月球的公轉軌道本身也在旋轉,月球受到的地球引力不一樣,使得月球公轉速度不均勻。因此,月球出現在地球正後方位置的時間也是有差别的,有時候稍快,可能就是十五的月亮十四圓,有時候稍慢,就是十五、十六圓,甚至十七圓。
如何精确測量地月之間距離?
李知非說,月亮哪天最圓,主要取決于地球、月亮和太陽的相對位置關系。那麼月球到底離我們有多遠?很多人都知道是38萬公裡左右,其實遠的時候月亮距離我們40.5萬公裡以上,近的時候則隻有36萬多公裡。
據了解,目前,測量地月距離最精确的方式就是月球激光測距。所謂月球激光測距,就是通過精确測定激光脈沖從地面觀測站到月面反射器的往返時間,從而計算出地月距離。
說起來簡單,但這背後,是我國在該領域取得的一項重大技術突破。
中科院雲南天文台月球激光測距實景圖。受訪者供圖
經過長期月球激光測距技術研究,2018年1月22日,中科院雲南天文台研究人員利用1.2m望遠鏡激光測距系統,多次成功探測到月面反射器Apollo15返回的激光脈沖信号,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
中科院雲南天文台研究員李語強介紹,雲南天文台成功實現月球激光測距,填補了我國在月球激光測距領域的空白,也為我國天琴引力波探測項目的實施提供了測距技術支持。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