網絡廣告發展到今天,經曆了從最初的短信聯盟到現在的廣告聯盟,廣告形式也有了很大的變化,出現了CPC、CPM、CPA、CPS、CPT等衆多廣告形式。今天就為大家科普這些廣告術語,一次搞懂!
1、CPM:按展示付費
CPM—英文全稱Cost Per Mille 或者是Cost Per ThousandImpression, 也稱千人印象成本。CPM是一種展示付費廣告,隻要展示了廣告主的廣告内容,廣告主就為此付費。這種廣告的效果不是很好,但是卻能給有一定流量的網站、博客帶來穩定的收入。
傳統媒介多采用這種計價方式。CPM每千人訪問費用,就是千次展示費用,舉個例子來講10/cpm,意思就是每一千ip訪問你挂網站的這個頁面,你将得到10單位的貨币。
現在國内很多用的是彈窗,彈窗大多給用戶帶來不好的印象,對一些想發展壯大的網站有大的影響,一般 10元左右/1000IP。
有人認為,CPM的計算不能按照被看到作為衡量标準,如果一個Banner在頁面底部,需要滾屏才能看到,隻要這個Banner在該頁面中被展示了1000次,即使1000次中沒人滾屏到頁面底部看這個廣告,也應該計算為一個CPM。
2、CPT:按時長付費
CPT—英文全稱Cost Per Time。CPT是一種以時間來計費的廣告,國内很多的網站都是按照“一個月多少錢”這種固定收費模式來收費的,這種廣告形式很粗糙,無法保障客戶的利益。但是CPT的确是一種很省心的廣告,能給你的網站、博客帶來穩定的收入。阿裡媽媽的按周計費廣告和門戶網站的包月廣告都屬于這種CPT廣告。
CPT方法是中國絕大多數網站采用的報價方式,這種收費模式簡單易用,廣告主自主選擇的空間大。
但是CPT沿用幾年,廣告主漸漸發現這種收費形式缺乏說服力。對客戶和網站都不公平,無法保障廣告客戶的利益。由于各大媒體尚未能實時地公布其每天的不同頁面的日訪問量和日不重複訪客數,因此,廣告主在衡量廣告投放效果時隻能根據媒體公布的數據進行估算,這種評估方法難以體現互聯網廣告所應有的精确性和實時性,而隻是根據經驗估算出廣告所能傳達到的用戶數量及相應所需付出的費用。
同時,一個越來越明顯的趨勢是,随着媒體頁面訪問量的不斷變化提高,媒體卻缺乏有力的第三方數據向廣告主證明這種頁面訪問量增長的準确可靠性,隻能被動地每半年或每一年調整一次價格,以提高自己的收人。
3、CPC:按點擊付費
CPC—英文全稱Cost Per Click。CPC是一種點擊付費廣告,根據廣告被點擊的次數收費。如關鍵詞廣告一般采用這種定價模式,比較典型的有Google的AdSense for Content、百度聯盟的百度競價廣告以及淘寶的直通車廣告。
就是每一次點擊計一次費,但有些聯盟是有明确規定的,每個ip在一段規定的時間内不計第二次點擊的費用,這其實是一種不合理的計費方式。
這樣的方法加上點擊率限制可以加強作弊的難度,而且是宣傳的最優方式。但是,此類方法就有不少人覺得不公平,比如,雖然浏覽者沒有點擊,但是他已經看到了廣告,對于這些看到廣告卻沒有點擊的流量來說,廣告成了白忙活。
4、CPA:按行為付費
CPA—英文全稱Cost Per Action。CPA是一種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計價方式的廣告,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定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CPA的計價方式對于網站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計價方式要大得多。
這種模式的存在是因為CPC有可能存在欺騙性,所以就産生了CPA,這種方式很實用,CPA計價方式是指按廣告投放實際效果,即按回應的有效問卷或定單來計費,而不限廣告投放量。CPA的計價方式對于網站而言有一定的風險,但若廣告投放成功,其收益也比CPM的計價方式要大得多。
如,有某知名連鎖經濟品牌酒店在投放網絡廣告的時候,按照每注冊一個會員,給網站付20元。但是國内的這些聯盟有些會扣量,所以選這樣這種廣告模式的站長應該選那些可信可靠的聯盟。咋看下,貌似CPA應該最難做,但同時做好了收益也是最好的,就好比股票風險高收益可能最大,貨币風險最低收益最少。
5、CPS:按銷售付費
CPS—英文全稱Cost Per Sales。CPS是一種以實際銷售産品數量來計算廣告費用的廣告,這種廣告更多的适合購物類、導購類、網址導航類的網站,需要精準的流量才能帶來轉化。凡客的網站聯盟是這種廣告形式的典型代表。
這種模式的好處是相對會容易得到廣告主的認同,不好的地方是在現有條件下,其實會導緻廣告資源的浪費,例如一個網站投放了當當的CPS廣告,10000個訪客中可能會有100個人對當當感興趣,但另外9900個其實就浪費了。所以大型媒體一般不會采用這種結算方式,采用此類方式的媒體一般處于長尾端。
綜上:
(1)CPT和CPM隻在第一步收取廣告費用,即媒體隻需要将廣告對廣告受衆進行了展示,即可向廣告商收取廣告費用。
(2)CPC隻收取第二步費用,消費者看到廣告後并進行了點擊行為以後,媒體向廣告商收取廣告費用。
(3)CPA和CPS處于第三步,即消費者有看到廣告後并點擊了廣告,進一步了解活動情況後在廣告主的網站完成某些特定行為(例如付款消費,填表注冊等)。
相比而言,CPM和CPT對網站有利,而CPC、CPA、CPS則對廣告主有利。目前比較流行的計價方式是CPM和CPC,最為流行的則為CPM。
從廣告價格上來分,CPT和CPM的表面價格相對較為低廉,而CPC居中,CPA和CPS的價格則似乎要高很多。需要指出的是,這裡說的價格隻是表面價格,不等于性價比。一般情況下,CPA和CPS的性價比相對固定,而CPC和CPT、CPM則根據網站對用戶的粘性不同而有區别。
從作弊難易程序來看,CPT和CPM的選擇,通常取決于網站的質素,而網站的質素,衡量标準似乎隻有網站統計和第三方統計,但這些都是很容易作弊的,國内滿天飛的刷流量軟件和網站,就是CPT和CPM作弊的最佳工具,盡管站長們都知道,但是廣告商卻隻能在一段時間内廣告效果不如意時才能有所察覺。
對于CPC廣告,盡管存在一定的技術防範措施,作弊也相對容易,國内甚至有網站出售點擊廣告包月,這也是導緻國内CPC廣告聯盟式微的原因吧。而CPA也相對較為容易,隻要有足夠多的時間和精力去注冊和驗證虛假用戶。唯CPS廣告幾乎不在乎作弊,也是幾個廣告類型中唯一很難作弊的廣告模式。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