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圖文

 > 二氧化碳如何盡快排出

二氧化碳如何盡快排出

圖文 更新时间:2025-02-08 01:12:20

二氧化碳如何盡快排出(二氧化碳蓄積煩惱多多)1

曹鐘強 華東醫院麻醉科副主任醫師。作家,著有長篇小說《醫戀》和《日出月入手術室》,電影《醫緣》編劇、導演

蔣立冬 黃松 繪圖

衆所周知,人體呼吸就是吸入氧氣,呼出二氧化碳。血液二氧化碳分壓是指血液中物理溶解二氧化碳所産生的壓力,正常的範圍在35-45mmHg。當其分壓超過50mmHg時,要警惕發生呼吸衰竭可能。在圍手術期的過程中,因為二氧化碳蓄積導緻二氧化碳分壓飙升,常常會讓原本還比較平穩的生命體征急轉直下,如果再夾雜其他并發症,如高血壓,心動過速,那情形更加撲朔迷離,不及時糾正,煩惱多多,危害多多。

周末,原本節奏不緊不慢的手術室突然接到一個手術通知,說是要增加一台胃癌根治術。增加就增加呗,我們開始接病人進手術室。當病人進入手術室後,按照常規,我們給他測血壓、心電圖和血氧飽和度,不料,不測不知道,一測吓一跳,病人的血壓居然高居201/126mmHg,我立刻詢問病人:“你有高血壓嗎?”答案是:“有。”“那你早上吃過降壓藥嗎?”“沒有。”這如何處理啊?是立刻暫停手術,讓病人回病房休息一兩天,等血壓調整好以後再進手術室;還是就地調整病人血壓,讓病人盡早接受手術?相比較,前者更加安全,但需要時間,甚至是幾天的時間。考慮病人妻子剛才簽字時潸然淚下的一幕,我又不忍心了,經過一番思量,決定還是自己努力點,讓病人在手術室調整血壓,盡早接受手術治療。

于是,經過一系列心理安慰和藥物治療,在病人血壓稍趨穩定後就開始麻醉誘導病人,那次麻醉誘導應該是順利的,氣管插管也順利,接着就是手術醫生上台給病人手術野消毒,鋪巾,再以後就是劃皮,打開腹腔,探查腫瘤分布,遊離腫瘤位置,結紮血管,斷下腫瘤标本,用縫合器縫合端口,止血。手術前前後後延續了兩個多小時,手術醫生開始給病人放置引流管,關腹膜、肌鞘,縫合皮膚、皮下組織。手術中給患者輸了四個單位的紅細胞,因此,血壓盡管有波動,但基本在掌控之内。就這樣,手術結束了,病人進入蘇醒期,哪知道,這跌宕起伏的情形随之開始。

這一刻,我停止麻醉維持藥,病人漸漸有了蘇醒迹象,聯想到病人在誘導前就有吓死寶寶級的高血壓,我就開始預想一旦病人那一刻真的發生嚴重高血壓,我就一邊給他鎮痛,一邊給他用藥物降壓。殊不知,情況變得比我想象的更快捷,血壓迅速從143/78mmHg蹿到189/112mmHg,緊接着就攀登上212/136mmHg。快,快按照預案用藥,這時候,他越來越有蘇醒征兆,一支利喜定再加上10ug舒芬太尼下去,血壓巋然不動,堅挺在200/120mmHg之上,同時,心率開始快跑,達到120次/分以上,二氧化碳分壓達到50mmHg,這麼辦?再這樣下去,病人情況會告急,我連忙用艾司洛爾來減速心率,但效果依然不佳,毫不給面子呀,我得另想其他招數。

想另招先得搞清病人發病原因,起先思路還停留在病人原先就有高血壓的思路上,但一支佩爾下去,降壓作用不但不明顯,相反一路上蹦,最高達到270/146mmHg,心率更是像在應急百米沖刺,居然達到140次/分。再仔細分析,發現二氧化碳分壓超過60mmHg,并且還有再接再厲,勇攀高峰的勢頭,顯然原先強攻高血壓思路有點狹隘。

就在這個時候,同事徐凱、孫少潇先後過來了,大家一起分析原因,探讨應對之策,迅速達成共識,那就是盡快降低病人體内二氧化碳蓄積。大家協同處理,一是繼續鎮痛,二是繼續降壓,三是輔助病人呼吸,盡快減少病人體内二氧化碳蓄積。同時,用一支新斯的明來恢複病人肌力。三管齊下,立刻奏效,病人血壓明顯趨穩,意識更加清醒,潮氣量加大,二氧化碳分壓一路下跌,從60mmHg狂瀉至48mmHg,血壓也悄然回歸理性,心率不再讓人看了揪心,平穩蘇醒希望大增。

經過進一步努力,病人二氧化碳分壓進入35至45mmHg安全區間,人基本清醒了,險情脫離了,安然返回病房休養。這以後盡可能處理好患者體内二氧化碳蓄積的這個要領在臨床總結中被放在重中之重位置。

錄入編輯:李琪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圖文资讯推荐

热门圖文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