tft每日頭條

 > 生活

 > 張骞出使西域時漢朝疆域

張骞出使西域時漢朝疆域

生活 更新时间:2025-04-19 06:53:20

絲綢之路,開啟了漢唐外貿的巅峰,可和你們知道當時為什麼要出使西域,出使的意義和目的是什麼嗎?那麼今天小編就和大家一起來回顧下當時的曆史背景和要素。

首先我們談下西域的具體概念,各種曆史的記載是不盡相同的,在漢代基本上就有兩種說法:

一種是指陽關、玉門關以西直至歐洲的廣大地區;

一種是指西域三十六國,即進新疆、南疆地區。到清代,則将南疆與巴爾喀什湖以東、以南的天山以北地區合稱“西域”

張骞出使西域時漢朝疆域(當時是漢代的國情促使了張骞出使西域)1

西域遺迹(樓蘭遺址)

談到出使西域,不得不談到當時漢朝的死對頭匈奴。漢代初期,匈奴在北方的勢力不斷地壯大,冒頓單于統一了匈奴各部,并不斷地向外擴張,打敗了東部的東胡,和西部的大月氏,并不斷向南侵犯,漢朝北部邊境受到嚴重威脅。漢高祖七年(公元前200年)劉邦曾率大軍進攻匈奴,結果被匈奴軍隊圍困在“白登”“今山西陽高縣境内”曆史上稱作“白登之圍”當時漢朝剛成立不久,國力不是很強,甚至有些虛弱,無法支持對匈奴的大規模戰争,漢高祖劉邦采用了謀士婁敬的建議,同匈奴和親。随着匈奴勢力的壯大,漢文帝時,匈奴就征服了西域的全部國家,并統治了西域,由于匈奴的殘暴,仗着自己的勢力壯大,匈奴越來越不把漢朝放在眼裡,不僅經常侵犯漢朝邊界,還在邊界為非作歹,燒殺搶掠,毀壞田地,對漢朝影響頗壞,威脅不小。

與此同時,西漢政府修養生息的政策取得明顯成效。到漢武帝時期,呈現出一派繁榮昌盛的景象,漢對匈奴發動反擊戰争的物質條件成熟了。

漢武帝繼位後,便開始謀劃反擊匈奴,其指定的策略是:一方面積極組織軍隊從正面進攻,另一方面盡量争取和聯合匈奴矛盾尖銳的西域各國,從側翼夾擊匈奴,以達到“斷匈奴右臂”的目的。

漢武帝從匈奴俘虜口中得知,西遷的大月氏對匈奴最為痛恨,一直打算報複匈奴,但苦于自身勢力弱小又沒有聯合者。于是,漢武帝決定招募使臣出使大月氏,聯絡大月氏,共同夾擊匈奴。漢中郡城固(今陝西城固縣)人張骞以郎官身份應募出使。

張骞出使西域時漢朝疆域(當時是漢代的國情促使了張骞出使西域)2

張骞出使西域

張骞第一次出使西域,曆時13年,出發時隊伍達百餘人,歸來僅剩他和甘父兩人。張骞此次出使雖未達到與大月氏結盟的目的,但卻傳播了漢朝的威聲,了解到大量關于西域的地理、物産、軍事等情況,為漢朝軍隊發動對匈奴的反擊戰争提供了大量重要額資料。

公元前119年,漢武帝決定再次派張骞出使西域,此行的目的是與西域大國烏孫結盟,招引烏孫回河西故地,并聯絡西域其他國家,徹底擊敗匈奴。此次張骞及其副使率領将士300人,每人備馬兩匹,攜帶牛羊萬頭以及金币、絲帛千巨萬,張骞一行順利抵達烏孫,受到烏孫王熱情歡迎,但烏孫王不願意接受漢王朝請其回河西故地的建議。張骞在此停留期間派其副使分别趕往大宛、康居、大月氏、大夏、安西(今伊朗)、身毒(今印度)、于阗(今新疆和田)、扜彌(新疆于田)及周邊諸國。張骞于武帝元鼎二年(公元前115)與烏孫使者數十人返回長安。烏孫使臣親眼目睹了漢王朝的富強,烏孫王接到報告後,随即與漢朝結盟,共同抵抗匈奴。與此同時,被張骞派往各國的副使也同樣有關國家的使節一起陸續回到長安。自此,漢朝與西域及西方諸國建立起了友好關系。張骞亦因其出使有功,被封為“大行”(負責外交禮儀的官員)。次年,張骞病逝于長安。

張骞兩度出使西域,達到了孤立匈奴的目的,為漢朝軍隊取得反擊匈奴戰争的勝利創造了條件。随着匈奴勢力的削弱,絲綢之路得以暢通,大大促進了中西政治、經濟、文化交流。首先,在政治上,吸籌之路暢通後,我國新疆與内地首次連為一體,關系日益密切。到公元前60年(宣帝神爵二年),漢朝在西域設立都護,從此确立了新疆與中原王朝的隸屬關系。其次随着張骞及其副使出訪中亞、南亞、西亞各國,各有關國家也派出使臣回訪長安,由此建立起了中國與絲綢之路沿線國家經常性的外交往來。再次,在中西方外交關系的同時,絲綢之路貿易日趨繁榮與興旺,且以使臣相互往來為主要形式的官方貿易日益占據主導地位。

張骞出使西域時漢朝疆域(當時是漢代的國情促使了張骞出使西域)3

張骞出使西域路線圖

史書記載:漢王朝每年派出使臣十多批,每批使團人數從數百人到百餘人不等,出使一次時間長達數年或十數年,往返的使團經常在絲綢之路上相互遇到。漢朝出使者“皆貧人子,私縣官赍物,欲賤市以私其利外國”。而外國來華使者同樣也是“奉獻者皆性賈賤人,欲通貨市買,以獻其名”。可見,外交使團相當于官方商隊,他們是以官方交往為名,行貿易之實。由此,中原絲綢、漆器、鐵器等物品遠遠不斷地流向天山南北及中亞、南亞及西亞各地。境外的奇禽異獸、樣呀珠寶等奢侈品也大量湧入中國内地。在西漢政府維護下,絲綢之路貿易日益呈現出官方的、經常性的、遠達西方各國的色彩。中外經濟貿易往來空前活躍。與此同時,文化思想也沿着絲綢之路進行着廣泛的交流。

總之,張骞出使西域及随後漢王朝對匈奴戰争的勝利,不但解除了漢王朝的邊患,為漢王朝社會經濟的發展創造了安定的環境,而且直接推動了絲綢之路的暢通,從而使中國在對外貿易上取得了很大的成就,使得漢朝對外的經濟和文化上的交流空前的飛躍,由此也增進了各國人民之間的友誼,使人們增長了見識。不得不說張骞出使西域給漢朝帶來了一定的發展,奠定了漢朝聞名于世的基石。

《秦風漢韻》

,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

查看全部

相关生活资讯推荐

热门生活资讯推荐

网友关注

Copyright 2023-2025 - www.tftnews.com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