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你能想象到--五年之後,回想起現在,原來我當時要是這麼做就好了--嗎?
舉個例子,做什麼職業?按興趣選擇工作。這句話聽起來無比正确。可很多人這麼做時,卻很迷茫。
*來源網絡
什麼叫有興趣,玩手遊、看電影、逛街、追劇、刷視頻,這些是興趣。
有人剛畢業,覺得銀行要做好幾年櫃員,所以沒興趣,有人因為重複基礎事務性工作像打雜,所以沒興趣。但當深究下去,衆多職業領域都是從基礎和打雜幹起。表面的快樂未必是匹配你的工作,表面的痛苦也未必是不适合你的工作。如果真想了解你是否鐘情于一份職業,重點是了解做什麼工作,需要什麼能力,其工作過程的感受是如何的。
就拿電子競技來說,最近幾年,可是非常火,很多愛玩遊戲的人都非常羨慕,那麼高的薪資,還可以每天光明正大地玩遊戲,但是職業選手每天的感受可沒那麼爽,他們有規律的、有章法的做電競練習,和那些體育選手并無區别,在他們看來是枯燥、是堅持,這才有去年EDG奪冠。
*來源網絡
為什麼現在就業難?
第一個原因
大學生人才結構失衡,就業崗位供求矛盾加大。
中國社會上大學生總數量到底多不多?在本科學曆都已經爛大街了,走在大街上随便抓個人都是大學生嘛。但是我進一步問一個問題,就是中國具有大專文化程度以上人口比例有多少?
大家猜一個數字?
2021年,我國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人口達到2.18億,占比總人口的15.5%
而在,2010年,6歲以上人口中,大專及以上文化程度的人口為1.18億,這意味着,10年間這一數據增加了1億。
根據人社部和教育部對高校畢業生就業情況的調研結果顯示,近兩年高校畢業生絕大多數在中小型企業就業。但就目前而言,我國的在工商部門注冊的中小企業約有1100多萬家,平均100多人擁有一家中小企業,所以能提供的崗位數量自然就很有限,特别是一些好工作,更是要擠破大家的腦袋。
*來源網絡
第二個原因
找到一份工作對很多大學生,特别是高學曆畢業生來說并不是特别困難,但是随随便便都能找到的工作恐怕大都令人不滿意,而找到一份薪水較高、前景不錯又符合個人價值觀的好工作實在不是一件簡單的事情。
大學生對職業的了解程度大多還屬于粗略模糊的淺層觀察,缺少深入的近距離接觸和觀察,這樣容易使他們被感情欺騙,受幻想蒙蔽。很多畢業生不了解自己的專業前景,不明确自身的發展方向,臨近畢業随大流走向勞動市場,要麼我看不上公司,要麼公司看不上我,這不是就業,而是“碰業、撞業。”
為什麼不制定職業規劃?
直接與我們息息相關的就是職業生涯裡的職業定位,為什麼找工作難,為什麼大家會覺得生涯規劃虛無缥缈,不切實際。
王國維在《人間詞話》說:“古今之成大事業、大學問者,必經過三種之境界:‘昨夜西風凋碧樹。獨上高樓,望盡天涯路’,此第一境也;‘衣帶漸寬終不悔,為伊消得人憔悴’,此第二境也;‘衆裡尋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卻在、燈火闌珊處’,此第三境也。”
*來源網絡
迷茫的階段:面對很多問題,會表現出迷茫,不知道該如何選擇。初入社會或職場,缺少目标和方向。
奮鬥的階段:目标确立,接下來就是一種實施,努力,或是執着。是已經做出決定後,所表現的奮鬥情形。
實現的階段:朝目标的方向前進,在足夠的積累後,量變成為質變,自我價值的實現也就自然而然追求到了。
我們都知道大體的生涯規劃是什麼意思,是幹什麼的,但是實際上職業規劃專業理論的作用占比還是非常小的,職業規劃本身不是個專業問題,是個綜合問題,職業生涯規劃就和我們平常上班一樣,不是讀了很多著作,複制了很多就可以了,一切還是要靠于實踐和經曆,職業規劃本身不是個專業問題,是個綜合問題,務實的、落地的,針對性的東西才有效。
對于大學生來說,學校的生涯規劃老師,隻能教授他們簡單的東西,最後上交一份職業生涯規劃書,比如工作十年後,我就可以年薪百萬的00後,到此生涯規劃課程結束,夢想雖好但不會起到太大的作用。
所以再完美的職業規劃書放到我們手上,發現碰到的全是職場環境中的現實問題。如說,你規劃了下一步職業發展路線,但找了快半年了,還沒找到工作,怎麼辦?繼續等,還是重新規劃?
職業規劃說到底對于大學生來說是一個看得見摸得着的現實問題
我們都會有覺得難東西,如果可以,希望你能夠将你覺得難的原因找出來,然後對症下藥,逃避永遠不是解決問題的辦法,甚至會越來越嚴重。
嘗試一下,你突然發現自己還是很優秀的,隻不過被固有思維限制住了。
職業生涯從來不是虛無缥缈的,真正有目标的人也會覺得難,但是他們在說難的同時依然會默默的努力着。
而我們在說難的時候始終無動于衷,那麼ta将會一直難下去。
行動起來,五年之後的你,一定會感謝現在努力的你!
如果你想有一個看得見,摸得着的未來,歡迎私信留言。
,更多精彩资讯请关注tft每日頭條,我们将持续为您更新最新资讯!